×
大气环境监测物联网与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包邮大气环境监测物联网与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52.7 (7.8折) ?
1星价 ¥52.7
2星价¥52.7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607851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6
  • 出版时间:2023-07-01
  • 条形码:9787306078513 ; 978-7-306-07851-3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的背景下,在课题《大气环境监测多源异构数据采集和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和《我国东部大气环境集成观测与数据共享技术》的支持下,充分借鉴吸收国内外优选技术和经验,在大气环境监测智能化运维管理、生态环境监测物联网体系等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充分凝练,出版的专业参考书。本书全面介绍了大气环境监测联网与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基本思路、关键技术、解决方案和实施经验。

目录

**章 背景与现状**节 背景一、国家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二、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数量增长迅速三、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第二节 国内外现状一、中国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现状二、国内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联网系统的联网情况三、国内联网平台的应用四、国外联网平台的现状第二章 需求与目标**节 总体需求一、大气污染防控需求二、环境监测智能化需求三、高质量监测数据的要求第二节 总体建设目标一、实现大气环境监测网多网合二、满足新数据质量需求,实现数据生产全程溯源三、智能化管理,提高运维效率四、支撑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第三章 总体设计**节 设计思路一、人、设备、数据与过程的关联二、大气环境监测网多网合三、物联网、数字孪生与深度学习的融合应用第二节 设计原则一、可行性和适应性原则二、前瞻性和实用性原则三、标准性和开放性原则四、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五、安全性和保密性原则六、高并发能力支撑的原则第三节 设计依据一、环境保护标准与规范二、信息与安全规范第四节 框架设计一、业务框架设计二、系统框架设计三、物联网框架设计四、基于数字孪生的物联网模型设计五、前端站点的业务建模第五节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物联网质量管理目标设计一、设备故障率目标二、数据获取率与数据有效率目标三、质量控制目标四、质控频率目标五、质量保证目标六、设备运行环境目标七、仪器参数目标第六节 生态环境监测物联网规范体系设计第七节 数据库设计一、数据审核与分析二、设备管理与控制三、设备运维与质控四、颗粒物与光化学组分第八节 标准化资源目录一、资源目录二、资源可用性记录三、节点子系统标识四、链上元数据第四章 关键技术**节 区块链一、概念二、区块链的技术原理…… 第五章 空气质量主动监测智能化站房第六章 基于物联网的QC&QA第七章 数据审核与自动化诊断第八章 数据分析第九章 智能化运维管理第十章 应用案例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徐伟嘉,博士,广东旭诚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臭氧污染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低碳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