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亚研究:理论基础与研究议题

中亚研究:理论基础与研究议题

1星价 ¥111.0 (7.5折)
2星价¥111.0 定价¥1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2138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28
  • 出版时间:2023-08-01
  • 条形码:9787522721385 ; 978-7-5227-2138-5

内容简介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近年来区域国别研究浪潮的兴起,近年来中国的中亚研究获得了强劲且良好的发展动力。不过,中亚研究的学理化程度仍有待提高是学界的一个共识。本书的主要目标在于讨论有助于提高中亚研究学理化水平的若干理论路径和攸关中亚地区稳定的部分核心议题。其中,**部分考察了三十年来中亚研究的基本状况,并基于此分析了可针对中亚地区开展学理研究的两条路径:比较区域研究的运用和中层概念的创新;第二部分则讨论了三个或许可衍生相关学术命题的涉中亚研究议题:“颜色革命”、地区治理、地区秩序。通过在研究中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内”“外”互动的结合,本书希望能在倡导并促进国内的中亚学理研究上做出初步探索。

目录

**部分 中亚研究的理论探讨 **章 中国中亚研究30年来进展评估 **节 国内现有对中亚研究状况的评估及其问题 第二节 构建新的区域研究成果评估框架 第三节 中国中亚研究成果评估——以1996-2019年的博士学位论文为中心 第四节 中亚研究需要努力的方向 第五节 结论 第二章 比较区域研究视域下的中亚研究 **节 比较区域研究的类型及其异同 第二节 中亚研究中的区域内比较 第三节 中亚研究中的跨区域比较 第四节 中亚研究中的区域间比较 第五节 结论 第三章 中亚研究中中层概念的创新 **节 区域研究中中层概念创新的具体路径 第二节 中亚研究中层概念创新的基本状况 第三节 结论 第二部分 中亚研究议题之一:“颜色革命” 第四章 “颜色革命”衰退的路径与机制 **节 “颜色革命”既有研究的回顾与总结 第二节 研究假设、案例选择与数据分析 第三节 “颜色革命”衰退的路径分析 第四节 消解与阻遏:“颜色革命”衰退的机制探究 第五节 结论 第五章 吉尔吉斯斯坦“革命”反对派的动员基础 **节 吉尔吉斯斯坦“革命”动员的独特性 第二节 反对派政治动员的基础——三种非正式政治力量 第三节 反对派利用三种非正式政治力量进行政治动员的过程 第四节 吉尔吉斯斯坦非正式政治力量动员的机制 第五节 结论 第六章 “颜色革命”中的路径依赖 **节 研究背景:“颜色革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三次政权更迭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案例选择 第三节 理解“反复”:路径依赖机制中的关键节点与正反馈 第四节 关键节点:2005年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两国对“颜色革命”的应对 第五节 正反馈:“政权-社会运动”互动模式的形成与固化 第六节 结论 第三部分 中亚研究议题之二:地区治理 第七章 作为研究议程的中亚地区治理 **节 深入研究中亚地区治理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第二节 考察中亚地区治理变迁需要重点关注的四个维度 第三节 中亚地区治理变迁研究涉及的四个主要研究议题 第四节 结论 第八章 中亚地区治理模式的变迁 **节 2005年之前中亚地区治理中的规则治理 第二节 2005年之后中亚地区治理中的关系治理 第三节 中亚地区治理模式转变的动力与影响 第四节 中亚地区治理模式转变的影响 第五节 结论 第九章 外部行为体参与中亚地区治理的困境——以欧盟为例 **节 欧盟在特定地区践行“规范性力量”身份成效的分析框架 第二节 欧盟在中亚地区的民主推进计划与实践 第三节 欧盟民主推进计划面I临的**重困境:规范绩效不佳 第四节 欧盟民主推进计划面临的第二重困境:规范竞争激烈 第五节 欧盟民主推进计划面临的第三重困境:规范共鸣不高 第六节 结论 第四部分 中亚研究议题之三:地区秩序 第十章 欧亚秩序的套娃模式 **节 欧亚秩序的套娃模式:内涵及其组成 第二节 套娃秩序在欧亚地区的运作及分异 第三节 套娃秩序与高加索、东欧次区域的动荡——俄格冲突和乌克兰危机 第四节 套娃秩序与中亚次区域的大致稳定——“颜色革命”和“安集延事件” 第五节 结论 第十一章 相互尊重与大国互动 **节 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第二节 俄罗斯在其“近邻”地区追求尊重与承认 第三节 蔑视与反抗:俄罗斯与欧盟在共同周边地区的互动模式 第四节 尊重与合作:俄罗斯与中国在共同周边地区的互动模式 第五节 结论 第十二章 大国在中亚的互动模式 **节 域外大国在中亚进行“无声的协调” 第二节 大国在中亚进行“无声的协调”的具体体现 第三节 大国在中亚开展“无声的协调”的主要原因 第四节 结论 结语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曾向红,博士,二级教授。现任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获聘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兰州大学首批萃英学者,1982年生于湖南安化,在国内多家核心期刊发表文章若干。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理论、中亚中东问题,所授课程为《近现代史纲要》、《国际关系前沿问题研究》、《国际关系概论》(本科生)、《国际政治学概论》(本科生),以及《国际政治原著选读》(研究生)。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