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202223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42
  • 出版时间:2023-10-01
  • 条形码:9787572022234 ; 978-7-5720-2223-4

本书特色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至少经历一次创伤事件。创伤事件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冲击和压力,其影响可能长达数年。深入了解和认识心理创伤及其应对和疗愈,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这本书帮助大家系统了解心理创伤的成因和疗法,打开超越创伤的新视角,值得一读。 ——刘正奎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研究员 创伤与疗伤,是人生的重要议题之一。不期望有创伤,不代表不会遭遇创伤;讳谈创伤,不代表创伤就能自愈。直面创伤知识,也许比直面创伤本身更能使人具有心理韧性和启发性。无论你是心理学人还是心理学爱好者,都可以通过这本书读懂心理创伤的故事,在不知不觉中,收获疗愈和超越,收获积极成长。 ——席居哲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这本书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以严谨的前沿研究和引人入胜的案例,为创伤心理研究者构建系统、科学的知识框架,为普通读者展现与创伤相关的万千世界,提供创伤后的成长之路。无论您是否亲历过创伤事件,抑或只是对心理创伤怀有好奇之心,这本书都将为您提供深刻的理解、实用的工具和灵感,实现心灵的疗愈与超越。 ——李丹枫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副教授

内容简介

人的一生难免经历创伤,突发的灾难、同伴的霸凌、家庭的虐待、亲人的离世都可能是创伤经历者一生的噩梦。不被正视的创伤经历往往引发心理障碍,不被妥善处理的心灵伤口始终无法痊愈,每个人都应该掌握走出创伤阴霾的能力。作者对创伤心理进行科学的解读,揭示常见创伤经历的类型与后果,普及创伤后心理症状及心理障碍的表现,讨论为什么有些人能在创伤后积极适应,而另一些人产生病理性后果。在深入解读创伤的类型和创伤心理的表现后,作者进一步介绍如何培养成功应对创伤的能力,在经历创伤后该如何自救,助人者正确的助人对策和方法以及转危为机的途径。

目录

目录 什么是心理创伤 高考是心理创伤吗? 新冠疫情是心理创伤吗? 共识:心理创伤与死亡紧密相连常见心理创伤的类型 自然灾难:地球的怒吼 战争创伤:战火的冲击 性暴力:禁忌的话题 丧亲:不可避免的创伤 童年创伤:用一生治愈童年 替代性创伤:共情的力量创伤后的症状表现 创伤后应激反应:非正常时期的正常反应 再体验症状:无法忘却的过往 回避和逃避:逃离创伤的方式 高警觉:时刻紧绷的神经 性情大变:不良情绪与认知 躯体化:不会遗忘的身体 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理论解释每个人一生至少经历一次创伤 创伤发生率 性别差异 文化差异 常见创伤模式 高风险人群与创伤相关的心理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退伍老兵的战争后遗症 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更广泛的创伤后遗症 急性应激障碍:正常的应激表现还是精神障碍? 抑郁症:灵魂陷入寂静 成瘾综合征:借酒浇愁愁更愁 祸不单行:共病现象一花一世界:创伤后的心理恢复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率 病程发展差异模型 相关实证研究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专业疗法愈挫弥坚:心理韧性的作用 什么是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的构成 直面创伤经历 认知策略:换个角度看创伤 保持希望 社会支持:主动寻求帮助 情绪调节:学做情绪的主人创伤后的自救之路 创伤经历者需要什么? 共同的心路:抚平心理创伤的五个阶段 整合创伤:理解创伤经历的理论框架 不能说什么和可以说什么 自我疗愈之路 家人需要做什么?问题管理家:低强度的心理干预 什么是问题管理家? 基本助人技巧 核心治疗策略香自苦寒来:创伤后的成长 什么是创伤后的成长? 灵感之源:创伤增强创造力 成长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至少经历一次创伤事件。创伤事件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冲击和压力,其影响可能长达数年。深入了解和认识心理创伤及其应对和疗愈,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这本书帮助大家系统了解心理创伤的成因和疗法,打开超越创伤的新视角,值得一读。 ——刘正奎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研究员 创伤与疗伤,是人生的重要议题之一。不期望有创伤,不代表不会遭遇创伤;讳谈创伤,不代表创伤就能自愈。直面创伤知识,也许比直面创伤本身更能使人具有心理韧性和启发性。无论你是心理学人还是心理学爱好者,都可以通过这本书读懂心理创伤的故事,在不知不觉中,收获疗愈和超越,收获积极成长。 ——席居哲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这本书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以严谨的前沿研究和引人入胜的案例,为创伤心理研究者构建系统、科学的知识框架,为普通读者展现与创伤相关的万千世界,提供创伤后的成长之路。无论您是否亲历过创伤事件,抑或只是对心理创伤怀有好奇之心,这本书都将为您提供深刻的理解、实用的工具和灵感,实现心灵的疗愈与超越。 ——李丹枫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副教授

作者简介

梁一鸣,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讲师,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临床心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创伤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在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Child Abuse & Neglect等SCI/SSCI索引收录的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上海市启明星计划扬帆专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