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走出迷思:现代国际法治基础理论思辨与重构

走出迷思:现代国际法治基础理论思辨与重构

1星价 ¥57.8 (8.5折)
2星价¥57.8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089272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60
  • 出版时间:2023-10-01
  • 条形码:9787513089272 ; 978-7-5130-8927-2

本书特色

本书对现代国际法治基础理论问题进行哲学思辨与重构,创新拓展了研究现代国际法治基础理论问题的学理视角。

内容简介

一、本书的学术创新思考 1.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对现代国际法治基础理论问题进行哲学思辨与重构,创新拓展了研究现代国际法治基础理论问题的学理视角。“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正引领世界各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公平、开放、合作、全面、创新及可持续的义利观、发展观与安全观,逐步形成一个内容科学、结构完整、逻辑严密的全球治理理论体系,也必然要求并指导现代国际法治基础理论体系的创新建构。 2.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探索思考更加公平合理国际法治秩序与理论建构中“法治”与“德治”融合互动的内涵、价值、原则与机制等,初步探讨了优化全球治理的基本模式和国际法治运行的基本方式。要引导国际社会协同建构更加公平合理国际法治秩序与理论体系,理应采用“德法并施”的治理模式,引领国际社会协同建构“国际德治”规则和理论体系,合理衡平其与现行国际法原则规范体系的关系,探索推进“道德”与“法律”融合互动机制、监督评价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等。 3.从权利与义务法律关系理论和当前社会存在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及其他不良现象等法治理论与实践出发,创新提出了“系统责任”应是推进更加公平合理国际法治秩序与理论建构的核心元素,在责任共同体建构过程中应当形成和强化“系统责任”维度,包括法学教研的引领责任,立法规则的衡平责任,行政执法的管控服务责任,司法的公正裁判责任,企业的社会发展责任,公民的社会主体责任,营造社会个体或组织自觉主动担负社会主体责任的大环境等。 4.从物质与意识关系等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和量子力学等现代物理学核心理论出发,对现代国际法治思想理论的主观属性进行了质疑和认知客观性的重构,进而论述了更加公平合理国际法治秩序与理论体系应有的问题意识和场域思维。 5.立足于全人类大数据、云计算与信息网络化时代的现代科技实践发展,探索提出了现代国际法治基础理论教育研究的思维转进与机制改革的方向路径,应遵循全人类社会治理的基本规律、回归国际法治基本常识和以思维之革新为先导,逐步实现由“传统问道”→“现代悟道”、由“移植借鉴”→“自觉建构”和由“知识垄断”→“群众话语”等革新转进。一、本书的学术创新思考 1.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对现代国际法治基础理论问题进行哲学思辨与重构,创新拓展了研究现代国际法治基础理论问题的学理视角。“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正引领世界各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公平、开放、合作、全面、创新及可持续的义利观、发展观与安全观,逐步形成一个内容科学、结构完整、逻辑严密的全球治理理论体系,也必然要求并指导现代国际法治基础理论体系的创新建构。 2.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探索思考更加公平合理国际法治秩序与理论建构中“法治”与“德治”融合互动的内涵、价值、原则与机制等,初步探讨了优化全球治理的基本模式和国际法治运行的基本方式。要引导国际社会协同建构更加公平合理国际法治秩序与理论体系,理应采用“德法并施”的治理模式,引领国际社会协同建构“国际德治”规则和理论体系,合理衡平其与现行国际法原则规范体系的关系,探索推进“道德”与“法律”融合互动机制、监督评价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等。 3.从权利与义务法律关系理论和当前社会存在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及其他不良现象等法治理论与实践出发,创新提出了“系统责任”应是推进更加公平合理国际法治秩序与理论建构的核心元素,在责任共同体建构过程中应当形成和强化“系统责任”维度,包括法学教研的引领责任,立法规则的衡平责任,行政执法的管控服务责任,司法的公正裁判责任,企业的社会发展责任,公民的社会主体责任,营造社会个体或组织自觉主动担负社会主体责任的大环境等。 4.从物质与意识关系等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和量子力学等现代物理学核心理论出发,对现代国际法治思想理论的主观属性进行了质疑和认知客观性的重构,进而论述了更加公平合理国际法治秩序与理论体系应有的问题意识和场域思维。 5.立足于全人类大数据、云计算与信息网络化时代的现代科技实践发展,探索提出了现代国际法治基础理论教育研究的思维转进与机制改革的方向路径,应遵循全人类社会治理的基本规律、回归国际法治基本常识和以思维之革新为先导,逐步实现由“传统问道”→“现代悟道”、由“移植借鉴”→“自觉建构”和由“知识垄断”→“群众话语”等革新转进。

目录

目 录
绪论
**章 国际法治的问题场域与话语体系
第二章 国际法治应有的“思想理念”
一、历史变革与使命:开创和认同“中国世纪”
二、文化基因与目标:发掘和解决“国际问题”
三、理论根基与气派:融汇和运用“中国智慧”
四、现状反思:什么才是“中国贡献”
第三章 迟滞国际法治研究的论理思维
一、国际法治研究存在何种思维问题
二、什么是“慵懒式”与“应有式”的论理思维
三、土壤与环境:两种消极思维因何演化形成习惯
四、“慵懒式”和“应有式”论理思维带来了哪些影响
五、应如何消除这两种思维的不利影响
第四章 对国际法治的内涵要义及关联问题思辨
一、概念比较的视角:识读国际法治的内涵
二、法律进化论视角:国际法概念内涵的演进
三、一种特殊的规范生态:国际法规范渊源的体系
四、国际法究竟应该如何运行:国际法效力基础的理论校验
第五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路径:国际德治与国际法治融合互动
一、问题探讨的场域与时代背景
二、应如何理解和识读“国际德治”
三、价值与功能:为何要倡导推进两者的融合互动
四、两者融合互动的思想主张与历史渊源
五、两者融合互动的策略与机制
第六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国际法治的基本原则
一、人类社会的根本德性:坚持国际社会本位原则
二、全球治理的应有人性:秉承以人为本原则
三、多元多极的本质要义:坚持宽宥包容原则
四、德治法治的核心基石:恪守诚信透明原则
五、全球治理的理想愿景:奉行公平共赢原则
第七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国际法治的“系统责任”
一、问题探讨的新时代与新世界
二、系统责任与国际法治的问题勾连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国际法治需要何种系统责任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国际法治将应对何种问题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国际法治应有的责任系统
六、“系统责任”思维的建构与维护功能
第八章 国际贸易法治对责任分配的“公平”观
一、何谓“公平”以及如何识别
二、外国法与国际法如何“公平”分配违约责任
三、为什么必须“公平”分配违约责任
四、国际法治如何实现违约责任的公平分配
第九章 国际民商事规则秩序的“平等”观
一、可靠性检视:实证研究方法反思
二、国际国内民商法中有关“平等原则”的立法实证
三、对平等原则的基本内涵与判断标准的思考
四、“平等原则”之于民商事规则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第十章 国际人权保护新理念:境外中国公民权益保障机制构想
一、当前新的时代背景及问题
二、尊重与保护人权是国际人权法中*基本的义务
三、加强海外中国公民权益国际保护的策略思考
第十一章 国际法学教育研究问题的检视与革新
一、问题的提出:钱学森之问
二、问题与出路:什么是国际法学教育研究的“中国问题”
三、方法与路径:如何解决国际法学教育与研究的“中国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宋云博,法学博士、博士后,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生与来华留学研究生导师,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海洋与自然资源法研究中心、海外利益保护研究中心、一带一路暨自由贸易法治研究中心等兼职研究员;第三届法律英语(LEC)全国统一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重庆市昭信教育研究院专家、深圳前海国合法律研究院智库专家、湖南省衡阳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在《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政法论丛》《南京社会科学》《道德与文明》《思想战线》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7项,撰写出版专著教材6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