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098731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48
  • 出版时间:2023-11-01
  • 条形码:9787568098731 ; 978-7-5680-9873-1

本书特色

本教材内容属于艺术设计学科与生态学的交叉性研究领域,符合社会与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具有较高社会意义。结合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可以进一步更好地辅助教学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总结好的经验,在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尝试。根据社会的发展与需求调整、完善教学体系与内容,采用密切联系实际的考查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等等。从而达到培养时代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的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人才。教材出版,可以紧密配合市场需要,准确定位,加强对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技能性引导,激发学生对技能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力求取得令人满意的效益。

内容简介

教材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型公共艺术的概念、生态型公共艺术的历史与发展、生态型公共艺术的属性、生态型公共艺术的特征、生态型公共艺术的功能与价值、生态公共艺术的不同类型、生态型公共艺术的材料、生态型公共艺术设计的方法、生态型公共艺术未来发展趋势。本教材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公共艺术的相关知识和原理,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将生态理念与公共艺术设计相融合,顺应时代与社会对当代设计的新要求,系统而有侧重的梳理生态型公共艺术的特征与价值,讲授其创意、设计与制作的方法和原则,培养学生绿色、生态的设计意识和顺应未来设计发展的创新能力。

目录

目录

Contents



第1章 公共艺术的概念与属性 /1

1.1 公共艺术的概念 /2

1.2 公共艺术的属性 /5

1.3 关于“公共艺术”容易混淆的问题 /10



第2章 公共艺术的特征 /13

2.1 参与互动性 /14

2.2 社会性 /15

2.3 多样性 /17

2.4 适应性 /19

2.5 通俗性 /21



第3章 公共艺术的功能与价值 /23

3.1 审美功能 /24

3.2 创造公共文化 /26

3.3 彰显地域/城市的文脉与气质 /27

3.4 将艺术融入生活 /28



第4章 公共艺术的历史与发展 /30

4.1 世界公共艺术的沿革 /31

4.2 中国公共艺术的沿革 /35

4.3 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态势 /39



第5章 公共艺术的类型 /4

45.1 壁画 /45

5.2 雕塑 /51

5.3 景观装置 /58

5.4 景观小品 /63

5.5 室内置景 /70

5.6 地景造型 /74

5.7 水景造型 /80

5.8 灯光造型 /85

5.9 街头艺术 /89



第6章 公共艺术的材料 /92

6.1 公共艺术中“材料”的意义 /93

6.2 代表性材料及工艺 /100



第7章 公共设施设计 /123

7.1 公共设施的概念 /124

7.2 公共设施的类型 /125

7.3 公共设施设计的发展趋势 /132

7.4 公共设施的设计原则 /136



参考文献 /141



后记 /142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彭静,女,教授,中国地质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获得中国地质大学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获得中国地质大学年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参编教材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素描》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指导学生获得湖北省高等院校美术作品、艺术设计本科毕业生优秀作品展三等奖。多篇论文及作品分别发表于《艺术百家》、《美术》、《艺术与设计》、《民族艺术》、《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等高级别期刊。主持设计武汉(国际)园博会台湾园岩贴壁画项目、长江文明馆大型水墨壁画项目、武汉宜家广场围墙装饰壁画等多个公共艺术设计项目。长江日报、腾讯大楚网等多家媒体多次对彭静的艺术作品及艺术成果作大篇幅的专题报道。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