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历史文化空间的当代创新设计

城市历史文化空间的当代创新设计

1星价 ¥53.2 (7.0折)
2星价¥53.2 定价¥7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84463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30
  • 出版时间:2023-10-01
  • 条形码:9787521844634 ; 978-7-5218-4463-4

内容简介

本书将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问题放在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综合考虑目前影响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政策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理论联系实际,寻求在城市发展中的城市设计的具体方法。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的*终目标,是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保护城市历史的连续感,并且使城市的特色得以发扬,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城市设计必须要考虑市场和人文因素,提供保护的多种模式和方法,以适应城市的发展规律。

目录

**章 绪论 **节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现状 第二节 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对策纲要 第二章 空间形态的演变 **节 空间形态的概念与空间形态重塑 第二节 空间形态重塑的表现 第三节 物质形式的贬值与精神内容的升值:空间形态的演变 第四节 空间形态演变的现状分析 第三章 历史文化空间的资源特性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进驻 **节 历史文化空间的资源特性 第二节 以历史文化空间资源特性为导向的文化创意产业融合 第三节 历史文化空间对 性文化创意产业的选择 第四章 城市历史空间的保护和场所文化精神的发扬 节 城市历史空间中历史文化要素的系统整合 第二节 城市重要空间节点历史感的保护和场所文化精神的发扬 第五章 多模式的历史建筑及环境的保护、利用和 新方法 节 多模式的历史建筑及环境的保护方法 第二节 多种模式的历史建筑及环境再利用的方法 第六章 产业结构的优化 节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第二节 准精神产品比重的增加:历史文化空间再生中产业结构的优化 第三节 历史文化空间再生中产业结构优化的样态分析 第七章 历史文化空间再生中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 终形成 节 空间再生后的组成主体与内部环境 第二节 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方式与集聚门类 第三节 文化空间再生中创意产业集聚的经济效益 第四节 新时代全局发展轨迹与区域发展走势 第五节 历史文化空间发展的总体问题与发展对策的思考 第八章 城市历史文化空间的现代化建设实践案例分析 节 辽宁地区博物馆的创设 第二节 辽宁地区博物馆的社会服务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隋晓莹,女,辽宁大连人,1981 年出生,中共党员,大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双师型导师,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应用工程师,辽宁省美术家协会青年美术家大连分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青年美术家分会会员,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师分会会员,大连市女美术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环境设计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建筑及景观环境的数字艺术表现和空间优化设计研究。近年来先后在《美术观察》、《机械设计》、《城市建筑》、《艺术与科技》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编参编教材3部。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30余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国家外观专利28项,软件著作权5项。主持省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项,参与建设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1项,校教学成果奖3项。个人及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省部级行业竞赛奖项近50项,指导学生获批国家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6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