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324982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97
- 出版时间:2023-10-01
- 条形码:9787522324982 ; 978-7-5223-2498-2
内容简介
唐代处于封建社会的鼎盛期,经过中国传统社会几千年的人文思想积淀以及经验积累,形成了比较完善和系统的社会救济法制,包括救荒、恤孤贫残、军人优抚、社会特殊人群救济等方面, 与此前历代相比,唐代政府比较重视社会救济,制定了一系列法制救济社会成员尤其是灾荒时期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救济目前占有突出的地位。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促使我国古代的社会救济史的研究趋于整体化和系统化,并在此基础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正是为了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社会救济道路。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写作意图
1.7 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2章 唐代社会救济概论
2.1 唐代的社会环境
2.2 唐代的社会救济思想
2.3 唐代社会救济法律制度的来源与形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唐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政府 下的组织体系
3.1 政府
3.2 社会
3.3 宗族
3.4 唐代社会救济主体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唐代的灾荒救济法律制度
4.1 唐代的灾荒概况及危害
4.2 法律对唐代灾荒救济程序的规范
4.3 唐代灾荒救济中的 治与监察制度
4.4 唐代政府有关灾荒预防的法律制度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唐代对社会弱势群体救济的法律制度
5.1 对年老之人救济的法律制度
5.2 对残疾人救济的法律制度
5.3 对妇女的救济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唐代对特定人群的救济法律制度
6.1 对官员的救济制度
6.2 对军人的救济法律制度
6.3 对学子的救济制度
6.4 对少数民族的救济制度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唐代社会救济法律制度的意义与当代借鉴
7.1 唐代社会救济法律制度的实施情况
7.2 唐代社会救济法律制度的特点
7.3 唐代社会救济法律制度的意义
7.4 唐代社会救济法律制度的当代借鉴
7.5 在弘扬中华民族 文化的基础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救济体系
7.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武宇红,1970年生,山西长治人。西安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唐代法律制度研究。全国外国法制史学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法律文化研究会理事。主持省部级课题两项,获省部级奖励一项,发表论文十余篇。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国富论:“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传世名作
¥10.9¥38.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8.6¥28.0 -
规则为什么会失败:法律管不住的人类行为暗码
¥29.9¥59.0 -
法律常识一本全
¥10.5¥38.0 -
中国古代司法的精神
¥26.2¥36.0 -
法治在中国-制度.话语与实践-(修订版)
¥23.4¥32.0 -
文字之讼-语言与民事案件
¥21.3¥29.0 -
论法治与德治: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的内在观察(八品)
¥22.6¥58.0 -
批判法学-一个自由主义的批评
¥8.0¥20.0 -
患者安全.法律政策和实务
¥26.2¥36.0 -
简约法律的力量
¥14.3¥34.0 -
20世纪日本法学
¥12.4¥30.0 -
一看就懂的法律常识/李叔凡
¥17.3¥59.8 -
民法典
¥20.7¥42.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2¥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2.9¥39.8 -
实证派犯罪学
¥9.8¥18.0 -
蛛丝马迹-犯罪现场专家讲述的故事
¥24.9¥42.0 -
宪法哲学导论
¥12.8¥31.0 -
法治的细节
¥30.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