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研究: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研究: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星价 ¥54.9 (5.6折)
2星价¥54.9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397361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3
  • 出版时间:2023-01-01
  • 条形码:9787503973611 ; 978-7-5039-7361-1

本书特色

从本书中收录的论文可以看到,表演艺术家、作曲家与音乐学理论家们的直面接触,当面聆听,改善了以往学术会议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共同将这一重大理论问题逐渐引向深入,不断完善相关概念体系,为中国音乐表演理论话语体系的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内容简介

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是中国音乐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受诸种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理论综合体,可分为“实践型理论话语”和“理念型理论话语”两大类。其中,实践型理论话语包括音乐本体(律、调、谱、器)的创制、由这些创制综合形成的音乐体裁和相关作品,以及这些体裁形式和作品在演奏(唱)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总结。数千年来,中国传统音乐表演实践所处的文化场域主要体现为“宫廷和民间”、“仪式与非仪式”,以及现代语境下的“专业与非专业”等不同类型。历史场域的流变不仅改变了传统音乐表演实践的生态环境,也对表演训练技艺有着直接影响。就各类音乐表

目录

中国音乐表演理论话语的深层内涵 中国音乐表演理论话语体系的整体架构 音乐学,请把目光也投向表演——为2018年第二届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表演理论)学术研讨会而作 筐格在曲色泽在唱 一往情深与超旷空灵——对中国音乐艺术意境创造的感悟 音乐表演民族志的理论与方法 中国音乐表演理论话语需要“话语转换” 中国音乐表演的流派、风格与系统 从民族声乐表演到民族歌剧表演话语体系建构散议 “润腔”释义 声学视域下的京剧颤音研究 “派别”话语下的古琴音乐认同 中国音乐表演的历史与审美 《仁智要录·调子品》与古琴“调意”之渊源与流变 古代文献中的歌唱话语 中国音乐表演的审美——韵 祭孔雅乐三题——兼论中国古代雅乐的表演话语体系 曲牌[耍孩儿]的宫调、格律与联套方式在诸宫调中的实践——对中国传统曲牌发展脉络的窥探 安伽墓舞伎舞姿形态的再认定 新乡霸王鞭舞音乐考 中外音乐表演理论比较 试论民乐演奏的技法特性与审美表达——以琵琶艺术为例 大江东去浪干叠——唢呐在北方昆曲唱腔中的妙用 音动冰弦吹落梅花——琴箫合奏文献释读与实证 古琴单谱本集体打谱的实证探讨——写在明《松弦馆琴谱》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前身是1949年11月成立的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缪天瑞、李元庆先后任主任。1959年改称中国音乐研究所,直属文化部艺术局。1961年再次归属中央音乐学院,改称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1964年中国音乐学院成立,研究所划归该院。1973年并入文化部艺术研究机构(即后来的中国艺术研究院)。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