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之源)

包邮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之源)

¥96.8 (7.5折) ?
1星价 ¥96.8
2星价¥96.8 定价¥12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2264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70
  • 出版时间:2023-11-01
  • 条形码:9787522722641 ; 978-7-5227-2264-1

内容简介

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源头,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体现形式。挖掘和梳理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是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有助于弥合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在应然性上的实相强势和实然性上的位相弱势之间的矛盾。立足范式理论划分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阶段,基于“哥白尼式革命”逻辑阐释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生发的背景,着眼“生活的生产”“流动的现代性”和“马克思如何使用现代化概念”等被遮蔽、被弱化或被误读的问题进行考证和复原,围绕学术界已有的相关命题对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进行二阶观察,从方法论层面思考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何以显性化等问题,是本研究的主要思路和内容。寄望通过此研究,以点带面、聚点成面,逐渐形成对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相对完整的认识,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学理支撑。

目录

**章 绪论 **节 问题提出和研究理念方法与框架思路 一 为什么要研究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 二 研究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的理念方法 三 研究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的框架思路 第二节 研究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动力来源 一 在教学中回应学生的困惑的现实需要 二 思考马克思主义功能价值的题中之义 三 选题的双重意义折射学术研究之契机 第三节 研究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学术条件 一 笔者自身的学术旨趣和研究基础 二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及其特点 第四节 研究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基础概念 一 “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二 “现代化思想”与“现代化理论” 三 “现代化”、“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四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与“恩格斯现代化思想” 第二章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生发的背景与阶段 **节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生发的背景因素 一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生成的“哥白尼式革命”逻辑 二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生发的“时代”之“时势” 第二节 基于范式理论的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阶段划分 一 库恩范式理论的内涵特点及其变迁规律 二 以范式理论划分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阶段 第三章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再读与重释 **节 市民文化:马克思研究现代化的出发点 一 市民文化在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的定位 二 将市民文化视为现代化先决条件的合史性 三 “市民文化催生现代化”之命题的有限性 第二节 马克思*早*完整描述资本主义现代化 一 命题客观定位马克思研究的状态水平 二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缘起的分析 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的阐释 四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结果的认识 第三节 马克思眼中的先发型与后发型现代化 一 发达—不发达:马克思现代化命题之框架 二 跨越卡夫丁峡谷:马克思现代化道路之设想 三 欧洲中心论:引发马克思现代性论争之论域 第四节 双刃性与吊诡性:马克思现代化观的基调 一 “双刃性”和“吊诡性”的内涵及功能考辨 二 三种现代化观:特点与性质的评价 三 关于马克思现代化观的争论:介绍与分析 四 马克思对“双刃性”和“吊诡性”的阐释及价值 第五节 马克思对现代化与殖民主义关系的认识 一 提出殖民主义充当历史“不自觉工具”命题 二 马克思以英印美中作为诠释的四个空间视域 三 马克思阐释现代化与殖民主义关系的特点 第四章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去蔽与复原 **节 生活的生产:马克思思想中被巡蔽的现代性维度 一 “生活的生产”在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的定位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徐奉臻,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全国高校经济理论与思政教改研究会会长。获得国家、省级奖励几十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20余项、独立出版著作5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光明日报》等期刊报纸上发表文章近百篇,有多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曾获黑龙江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宣部高质量优秀理论论文奖等。在全国进行理论宣讲500余场,被评为中宣部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入选国家第二批“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获首届全国思政教师教学能手竞赛**名,被评为首届全国思政课教师影响力标兵人物。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