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034988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0
  • 出版时间:暂无
  • 条形码:9787510349881 ; 978-7-5103-4988-1

内容简介

企业型基金会是特定历史时空条件下的产物。对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来说,它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认识这一新生事物?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本书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描述并阐释企业型基金会的发展。首先,企业型基金会的发展扎根于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其次,企业型基金会的发展浸润在当下的社会现实之中。*后,企业基金会的发展受限于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本书通过对九家企业型基金会的实地调研,笔者发现,在现阶段,企业型基金会占据非常好的优势资源,在参与国家重大战略、推动民生服务和促进地方慈善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录

**章 导论 **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企业基金会发展的社会传统 **节 慈善的社会思想史 第二节 善会善堂研究 第三章 企业基金会发展的现实基础 节 新时代的慈善观 第二节 商业的发展和资本概念的普及 第三节 共同富裕与第三次分配 第四节 地方性的慈善文化 第四章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基金会的发展 节 “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第二节 新时代企业家慈善精神的共性特质 第三节 企业家慈善精神对基金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企业基金会发展的社会生态关系网络 节 企业与企业基金会的黏合 第二节 行政管理与企业基金会发展的规范化 第三节 专业机构与企业基金会发展的关系 第四节 企业型基金会发展社会生态关系网络的诊断 第五节 企业型基金会社会生态“良性发展”模型的探索 附录1 实地调研访谈提纲 附录2 接受调研的九家企业型基金会的基本情况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司开玲,女,1982年出生,江苏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与社会学院副教授,社会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社会学、残障社会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曾获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励。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