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1106151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526
- 出版时间:2024-03-01
- 条形码:9787211061518 ; 978-7-211-06151-8
内容简介
本书是1979年教*部组织十院校编写的高校教材,40多年来不断修订重印,使用范围之广和时间之长实为始料所不及,这是广大师生对我们的极大信任、鼓励和支持,也是鞭策我们继续改进的动力。40年来,本教材始终注意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参照学术研究新进展,及时总结和吸收文物考古和出土文献方面已获公认的新发现、新数据、新观点;同时广泛认真地汲取教学一线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结合深入审读自查,不断修正已知错误如字词舛误、过时地名等,每个印次都更加完善。
目录
**章 中国的原始社会
**节 中国历史的开端
一 猿人及其社会生活
二 古人和古人创造的文化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母系氏族社会
一 新人与氏族公社的形成
二 母系氏族公社的传说和遗存
三 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经济生活
四 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社会生活
第三节 父系氏族公社和原始社会的解体
一 父系氏族公社的遗存和社会组织
二 父系氏族公社的经济和文化艺术
三 家庭、私有制的发展和部落战争
四 古代传说中的部落和部落联盟
第二章 夏商时期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节 夏王朝的建立与灭亡
一 夏王朝的建立及其国家机构
二 夏代的经济和文化
三 夏王朝的兴衰
第二节 商代奴隶制国家的发展
一 商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二 商代国家机构的发展
三 商代社会经济和文化
四 商代后期社会矛盾与商的灭亡
第三章 西周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节 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强化
一 周王朝的建立
二 周初大分封和宗法制、井田制
三 西周国家机器的强化
第二节 社会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
一 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 哲学、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三 社会生活
第三节 西周中后期社会矛盾和西周的衰亡
一 西周中期社会危机的加剧
二 西周王朝的衰亡
第四章 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
**节 王室衰微和大国争霸
一 春秋初年的政治形势
二 大国争霸
第二节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一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 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第三节 下层民众的反抗和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
一 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腐朽统治
二 下层民众的反抗斗争
三 新兴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
第四节 春秋时期的文化
一 轻天重民思想的形成与朴素唯物主义的发展
二 老子和《道德经》
三 孔子和《论语》
四 孙武和《孙子兵法》
五 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第五章 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
**节 各国封建政权的建立和变法运动
一 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二 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三 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四 其他诸侯国的改革
五 诸侯国中央集权制政体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 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一 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二 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四 封建社会初期的阶级构成
第三节 各国的兼并战争和秦的统一
一 战国时代封建战争概述
二 魏国独霸中原时期
三 秦、齐对峙时期
四 秦、赵大战时期
五 秦统一六国时期
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一 学术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
二 史学与文学艺术
三 自然科学的发展
四 社会生活
第六章 秦帝国的建立和秦末农民战争
**节 秦帝国的建立
一 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
二 巩固统一的措施
三 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形成
第二节 秦代社会主要阶级构成
一 来源不同的两种地主
二 农民阶级中的不同阶层
三 官、私奴隶
四 商人、手工业者和游民
第三节 秦末农民战争
一 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和阶级矛盾的激化
二 陈胜、吴广起义
三 项羽、刘邦领导的反秦战争和秦王朝的灭亡
第七章 西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节 西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巩固发展
一 楚汉战争和西汉王朝的建立
二 汉初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
三 文景之治
四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五 昭宣中兴
第二节 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 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 手工业的发展
三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第三节 西汉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
一 汉族的形成
二 汉与匈奴的关系
三 汉与西域各族的经济文化联系
四 汉与西南、东南各族的关系
五 汉与东北各族的关系
第四节 王莽改制与绿林、赤眉的农民战争
一 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
二 王莽改制及其失败
三 绿林、赤眉起义
第五节 西汉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一 哲学
二 史学、文学和艺术
三 科学技术
四 社会生活
第六节 西汉时期的中外关系
一 西汉与中亚各国的密切往来
二 汉与东亚、南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八章 东汉中央集权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
**节 东汉前期政治
一 东汉王朝的建立与政府职能的调整
二 巩固王朝的措施
第二节 东汉社会经济
一 恢复社会生产的措施
二 农业
三 豪强地主田庄
四 工商业
第三节 东汉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一 匈奴的分裂和班超出使西域
二 东北各族
三 南方各族
四 西羌与西南各族
五 对外关系
第四节 东汉中后期的腐朽统治和黄巾军起义
一 外戚宦官擅权
二 党锢之祸
三 阶级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四 黄巾大起义
第五节 东汉文化和社会生活
一 经学与学校教育
二 哲学和宗教
三 史学、文学、文字学和艺术
四 科学和技术
五 社会生活
第九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
**节 三国鼎立
一 从军阀混战到三国鼎立
二 魏国对北方地区的重建
三 诸葛亮治蜀与蜀国的后期政局
四 吴国对江南的进一步开发
第二节 西晋的短期统一及其崩溃
一 西晋的建立和统一全国
二 晋武帝与“太康之治”
三 “八王之乱”和西晋的灭亡
第三节 东晋十六国和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一 十六国前期的少数民族政权
二 东晋的建立与门阀制度的确立及发展
三 东晋的北伐与淝水之战
四 十六国后期的少数民族政权
五 东晋的衰亡
第四节 南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和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 南朝政权的更替
二 南朝中央集权的逐渐强化和门阀制度的渐衰
三 东晋南朝时南方经济的发展
第五节 北朝经济的缓慢发展和民族大融合
一 拓跋族的兴起和北魏统一北方
二 北魏前期的封建化
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四 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五 北魏的分裂和北齐北周的对峙
六 北方各族的大融合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文化和社会生活
一 哲学和宗教
二 史学、地理学、文学和艺术
三 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四 社会生活
第七节 魏晋南北朝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第十章 隋朝统一帝国的再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节 隋朝前期的政治
一 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二 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
三 隋朝与周边各族的关系
第二节 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 整顿发展经济的措施
二 社会经济的短暂繁荣
三 营建东都和开通大运河
第三节 隋朝的文化和对外文化交流
一 宗教文化
二 科学文化的发展
三 对外文化交流
第四节 农民战争和隋朝灭亡
一 社会矛盾的积累、激化
二 农民战争和隋朝灭亡
第十一章 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
**节 唐前期的政治和经济
一 唐王朝的建立与统一
二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三 武周政治
四 唐玄宗与“开元之治”
五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第二节 唐后期的政治和经济
一 天宝形势与“安史之乱”
二 唐后期的政治斗争
三 安史之乱后的经济改革
四 经济地理的变化
第三节 唐代的民族关系
一 突厥及西域诸王国
二 薛延陀和回纥
三 吐蕃
四 南诏
五 靺鞨族和渤海国
第四节 唐末农民大起义
一 唐末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黑暗
二 黄巢大起义的爆发
三 大齐政权的成败
四 唐王朝的灭亡
第五节 唐代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一 宗教和哲学
二 儒学和史学
三 文学
四 艺术
五 科学技术
六 社会生活
第六节 唐代的中外关系
一 唐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
二 和朝鲜、日本的关系
三 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四 和中亚、西亚、北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节 中国历史的开端
一 猿人及其社会生活
二 古人和古人创造的文化
第二节 原始社会的发展——母系氏族社会
一 新人与氏族公社的形成
二 母系氏族公社的传说和遗存
三 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经济生活
四 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社会生活
第三节 父系氏族公社和原始社会的解体
一 父系氏族公社的遗存和社会组织
二 父系氏族公社的经济和文化艺术
三 家庭、私有制的发展和部落战争
四 古代传说中的部落和部落联盟
第二章 夏商时期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节 夏王朝的建立与灭亡
一 夏王朝的建立及其国家机构
二 夏代的经济和文化
三 夏王朝的兴衰
第二节 商代奴隶制国家的发展
一 商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二 商代国家机构的发展
三 商代社会经济和文化
四 商代后期社会矛盾与商的灭亡
第三章 西周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节 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强化
一 周王朝的建立
二 周初大分封和宗法制、井田制
三 西周国家机器的强化
第二节 社会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
一 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 哲学、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三 社会生活
第三节 西周中后期社会矛盾和西周的衰亡
一 西周中期社会危机的加剧
二 西周王朝的衰亡
第四章 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
**节 王室衰微和大国争霸
一 春秋初年的政治形势
二 大国争霸
第二节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一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 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第三节 下层民众的反抗和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
一 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腐朽统治
二 下层民众的反抗斗争
三 新兴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
第四节 春秋时期的文化
一 轻天重民思想的形成与朴素唯物主义的发展
二 老子和《道德经》
三 孔子和《论语》
四 孙武和《孙子兵法》
五 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第五章 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
**节 各国封建政权的建立和变法运动
一 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二 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三 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四 其他诸侯国的改革
五 诸侯国中央集权制政体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 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一 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二 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四 封建社会初期的阶级构成
第三节 各国的兼并战争和秦的统一
一 战国时代封建战争概述
二 魏国独霸中原时期
三 秦、齐对峙时期
四 秦、赵大战时期
五 秦统一六国时期
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一 学术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
二 史学与文学艺术
三 自然科学的发展
四 社会生活
第六章 秦帝国的建立和秦末农民战争
**节 秦帝国的建立
一 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
二 巩固统一的措施
三 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形成
第二节 秦代社会主要阶级构成
一 来源不同的两种地主
二 农民阶级中的不同阶层
三 官、私奴隶
四 商人、手工业者和游民
第三节 秦末农民战争
一 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和阶级矛盾的激化
二 陈胜、吴广起义
三 项羽、刘邦领导的反秦战争和秦王朝的灭亡
第七章 西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节 西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巩固发展
一 楚汉战争和西汉王朝的建立
二 汉初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
三 文景之治
四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五 昭宣中兴
第二节 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 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 手工业的发展
三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第三节 西汉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
一 汉族的形成
二 汉与匈奴的关系
三 汉与西域各族的经济文化联系
四 汉与西南、东南各族的关系
五 汉与东北各族的关系
第四节 王莽改制与绿林、赤眉的农民战争
一 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
二 王莽改制及其失败
三 绿林、赤眉起义
第五节 西汉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一 哲学
二 史学、文学和艺术
三 科学技术
四 社会生活
第六节 西汉时期的中外关系
一 西汉与中亚各国的密切往来
二 汉与东亚、南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八章 东汉中央集权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
**节 东汉前期政治
一 东汉王朝的建立与政府职能的调整
二 巩固王朝的措施
第二节 东汉社会经济
一 恢复社会生产的措施
二 农业
三 豪强地主田庄
四 工商业
第三节 东汉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一 匈奴的分裂和班超出使西域
二 东北各族
三 南方各族
四 西羌与西南各族
五 对外关系
第四节 东汉中后期的腐朽统治和黄巾军起义
一 外戚宦官擅权
二 党锢之祸
三 阶级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四 黄巾大起义
第五节 东汉文化和社会生活
一 经学与学校教育
二 哲学和宗教
三 史学、文学、文字学和艺术
四 科学和技术
五 社会生活
第九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
**节 三国鼎立
一 从军阀混战到三国鼎立
二 魏国对北方地区的重建
三 诸葛亮治蜀与蜀国的后期政局
四 吴国对江南的进一步开发
第二节 西晋的短期统一及其崩溃
一 西晋的建立和统一全国
二 晋武帝与“太康之治”
三 “八王之乱”和西晋的灭亡
第三节 东晋十六国和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一 十六国前期的少数民族政权
二 东晋的建立与门阀制度的确立及发展
三 东晋的北伐与淝水之战
四 十六国后期的少数民族政权
五 东晋的衰亡
第四节 南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和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 南朝政权的更替
二 南朝中央集权的逐渐强化和门阀制度的渐衰
三 东晋南朝时南方经济的发展
第五节 北朝经济的缓慢发展和民族大融合
一 拓跋族的兴起和北魏统一北方
二 北魏前期的封建化
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四 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五 北魏的分裂和北齐北周的对峙
六 北方各族的大融合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文化和社会生活
一 哲学和宗教
二 史学、地理学、文学和艺术
三 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四 社会生活
第七节 魏晋南北朝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第十章 隋朝统一帝国的再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节 隋朝前期的政治
一 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二 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
三 隋朝与周边各族的关系
第二节 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 整顿发展经济的措施
二 社会经济的短暂繁荣
三 营建东都和开通大运河
第三节 隋朝的文化和对外文化交流
一 宗教文化
二 科学文化的发展
三 对外文化交流
第四节 农民战争和隋朝灭亡
一 社会矛盾的积累、激化
二 农民战争和隋朝灭亡
第十一章 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
**节 唐前期的政治和经济
一 唐王朝的建立与统一
二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三 武周政治
四 唐玄宗与“开元之治”
五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第二节 唐后期的政治和经济
一 天宝形势与“安史之乱”
二 唐后期的政治斗争
三 安史之乱后的经济改革
四 经济地理的变化
第三节 唐代的民族关系
一 突厥及西域诸王国
二 薛延陀和回纥
三 吐蕃
四 南诏
五 靺鞨族和渤海国
第四节 唐末农民大起义
一 唐末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黑暗
二 黄巢大起义的爆发
三 大齐政权的成败
四 唐王朝的灭亡
第五节 唐代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一 宗教和哲学
二 儒学和史学
三 文学
四 艺术
五 科学技术
六 社会生活
第六节 唐代的中外关系
一 唐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
二 和朝鲜、日本的关系
三 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四 和中亚、西亚、北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断代(八品)
¥15.5¥42.0 -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30.2¥48.0 -
家居设计解剖书
¥29.3¥39.0 -
中医基础理论
¥50.7¥59.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18.2¥26.0 -
古代汉语(第四册)
¥13.3¥35.0 -
编辑审稿实务教程
¥35.1¥45.0 -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本科教材)
¥23.8¥66.0 -
落洼物语
¥8.4¥28.0 -
EPLAN电气设计
¥29.9¥39.8 -
软件定义网络(SDN)实战教程
¥49.6¥69.8 -
[社版]大汉战神:霍去病传
¥14.0¥40.0 -
介入护理学(案例版)
¥52.4¥69.8 -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八版)(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41.7¥49.0 -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八版)(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17.9¥56.0 -
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第4版)(精)
¥56.9¥79.0 -
社会学概论(第二版)
¥33.0¥55.0 -
科技论文规范写作与编辑(第4版)
¥63.0¥75.0 -
三国史
¥27.5¥50.0 -
陶瓷工艺技术
¥41.7¥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