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431219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51
  • 出版时间:2024-01-01
  • 条形码:9787122431219 ; 978-7-122-43121-9

本书特色

1.实用性,本书对能够加速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增强填埋气产生和利用、能进行渗滤液自身处理或减少渗滤液排放量和处理量的渗滤液在填埋场中的循环处理技术,以及经济、节能和有效处理渗滤液的塘-湿地处理系统做了较多的阐述。2.全面性,本书详细介绍了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的来源及形成过程、成分和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垃圾渗滤液的生物处理技术、高ji氧化处理技术、膜处理技术,以及塘系统和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处理技术等。3.参考性,本书归纳了国内外有关垃圾渗滤液处理和处置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对于促进和提升垃圾渗滤液化技术和工程规范化运行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垃圾渗滤液处理处置技术及应用为主线,在介绍垃圾渗滤液的成分、性质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国内外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性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侧重介绍了垃圾渗滤液的生物处理技术、高级氧化处理技术、膜处理技术,以及塘系统和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处理技术等,其中既有能够有效处理“年轻”和“中年”填埋场渗滤液的生物处理技术,也有适于处理“老年”填埋场渗滤液的反渗透和高级氧化处理工艺,同时也介绍了一些新工艺、新技术以及多种处理技术联用的工艺等。 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性和针对性,可供从事废水处理处置,尤其是渗滤液处理处置、资源化利用及污染控制等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市政工程、生态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目录

第1章 垃圾渗滤液的成分和性质 1
1.1 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及垃圾填埋场的分类 2
1.1.1 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及其变化趋势 2
1.1.2 垃圾填埋场的分类 3
1.2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及形成过程 4
1.2.1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 4
1.2.2 垃圾渗滤液产生量的影响因素 5
1.2.3 垃圾填埋场中废弃物的降解过程 5
1.2.4 垃圾填埋场中污染物的溶出分析 6
1.2.5 填埋场渗滤液中污染物衰减速率规律 8
1.3 垃圾渗滤液成分和性质的评价 8
1.3.1 垃圾渗滤液的物理性质 8
1.3.2 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的组成 8
1.3.3 垃圾渗滤液水质评价 9
1.3.4 垃圾渗滤液的特性 11
1.4 垃圾渗滤液成分和性质的影响因素 13
1.4.1 垃圾成分对渗滤液性质的影响 13
1.4.2 填埋场结构对渗滤液性质的影响 14
1.4.3 垃圾填埋参数对渗滤液水质的影响 15
1.4.4 垃圾填埋场“年龄”对渗滤液性质的影响 15
1.4.5 降雨及雨水径流对渗滤液的影响 24
1.5 国内外垃圾填埋场中渗滤液性质实例分析 27
1.5.1 国内填埋场垃圾渗滤液的成分 27
1.5.2 国外填埋场垃圾渗滤液的成分和含量 33
1.5.3 国内外填埋场垃圾渗滤液的成分一览 36
参考文献 37 第2章 垃圾渗滤液的生物处理技术 41
2.1 好氧生物处理 42
2.1.1 活性污泥法 43
2.1.2 生物膜法 44
2.1.3 优化好氧生物处理系统 48
2.2 厌氧生物处理 50
2.2.1 厌氧反应器技术的发展 50
2.2.2 厌氧生物处理的优点 52
2.2.3 典型厌氧反应器及其应用 52
2.3 厌氧(缺氧)-好氧生物处理 74
2.3.1 厌氧(缺氧)-好氧两段式处理工艺 75
2.3.2 组合式处理系统 78
2.3.3 季节性温度变化对部分硝化-厌氧氨氧化处理高氨氮垃圾渗滤液的影响 100
参考文献 110 第3章 垃圾渗滤液的高级氧化处理技术 116
3.1 高级氧化处理技术概述 117
3.1.1 高级氧化处理技术的发展 117
3.1.2 渗滤液处理中常用高级氧化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 117
3.1.3 高级氧化工艺的特点 139
3.2 臭氧处理垃圾渗滤液的高级氧化工艺 141
3.2.1 臭氧氧化法对生化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 142
3.2.2 固定床催化臭氧氧化法 144
3.2.3 聚铁混凝-臭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 149
3.2.4 臭氧氧化-三维电极电解联用技术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 156
3.3 Fenton 法与类Fenton 法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 160
3.3.1 Fenton 氧化法在垃圾渗滤液预处理中的应用 161
3.3.2 UV-Fenton、Fenton 和O3 法处理垃圾渗滤反渗透膜浓缩液的对比研究 171
3.3.3 锆柱撑膨润土负载纳米Fe3O4 多相类芬顿处理“老龄”垃圾渗滤液 178
3.4 光催化氧化法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 185
3.4.1 水热法制备纳米TiO2 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实验研究 186
3.4.2 光催化内循环耦合MBR 处理垃圾渗滤液工艺研究 191
3.4.3 UV/H2O2/O3 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实验研究 195
3.5 过硫酸盐处理垃圾渗滤液 202
3.5.1 亚铁活化过硫酸盐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203
3.5.2 微波(MW)/ 活性炭(AC)强化过硫酸盐(PS)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206
参考文献 212 第4章 垃圾渗滤液的膜处理技术 217
4.1 我国垃圾渗滤液发展历程 218
4.2 反渗透技术概述 218
4.2.1 反渗透的分离机理及分离规律 219
4.2.2 反渗透膜组件 220
4.3 DTRO 系统处理填埋渗滤液的工程概况 225
4.3.1 长生桥垃圾卫生填埋场概况 225
4.3.2 长生桥填埋渗滤液的组成成分 226
4.3.3 渗滤液处理工艺流程 227
4.3.4 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参数 229
4.4 DTRO 系统除污染效能 231
4.4.1 电导率的去除 232
4.4.2 COD 的去除 235
4.4.3 BOD5 的去除 236
4.4.4 NH3-N 的去除 236
4.4.5 pH 值的变化 237
4.4.6 DTRO 总去除效能 238
4.5 DTRO 系统出水水质及回用 239
4.5.1 DTRO 系统出水水质 239
4.5.2 DTRO 系统出水有机物检测 240
4.6 DTRO 系统运行性能及影响因素 242
4.6.1 水通量 242
4.6.2 系统脱盐率 245
4.6.3 运行压力 248
4.6.4 运行温度 249
4.7 膜污染的分析及防治 250
4.7.1 膜污染的类型 250
4.7.2 污染膜的扫描电镜分析 251
4.7.3 膜污染的线扫描分析 254
4.7.4 膜污染的FT-IR 分析 257
4.8 膜污染清洗研究 257
4.8.1 膜污染清洗类型 257
4.8.2 DTRO 污染膜片清洗研究 258
4.8.3 DTRO 工程清洗实践 260
4.8.4 减缓DTRO 系统膜污染措施的改进 262
4.9 膜污染机理分析 262
4.9.1 膜污染的影响因素 262
4.9.2 膜污垢层的形成机理及过程 263
4.10 反渗透浓缩液回灌的研究 265
4.10.1 反渗透浓缩液处理技术 265
4.10.2 浓缩液回灌技术概述 266
4.11 浓缩液回灌对填埋场特性影响研究 270
4.11.1 浓缩液回灌的中试试验研究设计 270
4.11.2 回灌浓缩液的水质及回灌量 271
4.11.3 浓缩液回灌对渗滤液水质的影响 271
4.11.4 浓缩液回灌对垃圾堆体稳定化的影响 277
4.11.5 浓缩液回灌的影响因素 278
4.12 DTRO 系统工程应用实例 285
4.12.1 蒙城县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厂 285
4.12.2 DTRO 处理系统在甘肃某垃圾填埋场的应用 289
4.12.3 DTRO 系统在云南省某乡镇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应用 291
4.12.4 DTRO 系统在四川省安岳垃圾填埋场的应用 294
4.13 微滤 299
4.13.1 微滤技术概述 299
4.13.2 微滤技术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案例 300
4.14 超滤 304
4.14.1 超滤技术概述 304
4.14.2 超滤膜用于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的工程案例 304
4.15 纳滤 310
4.15.1 纳滤技术概述 310
4.15.2 纳滤膜在武陵源区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312
参考文献 314 第5章 垃圾渗滤液的稳定塘与土地处理工艺 319
5.1 垃圾渗滤液塘和土地处理系统的应用现状 320
5.1.1 塘处理系统 320
5.1.2 土地处理系统 321
5.2 渗滤液塘和人工湿地系统应用研究 322
5.2.1 渗滤液生物塘应用研究 322
5.2.2 渗滤液人工湿地系统应用研究 325
5.3 垃圾渗滤液的塘联用处理技术 333
5.3.1 废水稳定塘工艺处理某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 333
5.3.2 上海老港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塘处理工艺 336
5.4 垃圾渗滤液的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338
5.4.1 塘与人工湿地联合处理工艺在挪威Esval 填埋场的应用 339
5.4.2 美国佛罗里达州Escambia 县Perdido 填埋场渗滤液塘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343
5.4.3 渗滤液处理的塘-湿地系统优化设计和运行的考虑事项 347
参考文献 350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宝贞,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国际水科学院终身院士,国际水协会(IWA)理事,曾任国家科委第13专业顾问组(城市建设与市政工程)副组长、水研究与技术(AQUA)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美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处理客座顾问、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寒冷地区给水与污水处理设施设计指南撰写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等社会职务。曾获“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 20世纪70年代起,王宝贞在国内外率先研究并逐渐完善了污水处理与利用生态系统和生态塘,引起国际污水处理界的重视和好评;他倡导的污水处理与利用生态工程已成为国际污水处理新的发展方向。1999年首次成功地完成了生物制氢技术的中试研究,为生产规模生物制氢奠定了基础。这项成果曾被评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一。王宝贞主持和负责的国家科技攻关专题“饮用水高效除浊与安全氯化消毒技术”“负载式生物膜处理技术”“生态塘污水处理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其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6项,发表论文200多篇(SCI收录250余篇),教材和专著合著10部。培养博、硕士研究生90余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