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265624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96
  • 出版时间:2024-03-01
  • 条形码:9787302656241 ; 978-7-302-65624-1

本书特色

本书以高校实践为抓手,主要探索顶级工学院的未来图景及创新机制,挖掘创新型工程人才的本科培养模式。

内容简介

在以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为新动能的新一轮产业革命下,中国需要各类工程人才,既需要传统的工程技术人才,也需要工程科学人才,当然更需要有很好引领型人才。在未来,教育的关键更在于构建合适的教育体系和激活、培养学生,使他们在未来能够保持竞争力。 本书基于实用主义,以高校实践为抓手,主要探索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探索**工学院的未来图景及创新运行与管理机制的核心特征,总结出可供借鉴的创新型世界很好工学院运行和管理机制。其二,挖掘创新型工程人才的本科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来支撑国家战略发展与产业及社会需求。其三,探索新一轮产业革命下中国特色民办大学的协同建设路径,探索突破大学边界、建立拥有优选教育资源的工科**教学研究平台范式。 本书为包括高校教师、政府相关人员和教育工作者等在内的读者对象提供相应思考和借鉴。

目录

总论 1
一、关于工程教育的一些观点 1
二、项目的缘起 10
**章 世界卓越工学院运行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型研究 24
**节 顶级工学院与工程人才的未来画像 24
第二节 研究目的、过程与方法 34
第三节 研究发现 36
一、教育使命、愿景和理念 36
二、专业学科与课程结构 40
三、教学方式 47
四、管理制度特色实践与文化价值观 51
五、融合共生与内外协同 54
六、国际化 61
第二章 工程人才的创新型本科培养模式研究 69
**节 工程人才教育与改革 69
一、工程人才教育模式的挑战 72
二、工程人才教育模式的未来核心 76
第二节 国外顶级本科工程人才培养的模式 79
一、美国创新型本科工程人才教育 79
二、欧洲创新型本科工程人才教育 90
第三节 国内创新型本科工程人才教育 97
一、清华大学 97
二、北京大学 99
三、其他优秀大学 102
第四节 顶级工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思考 104
一、教育定位与理念维度 105
二、教育制度及教学方式维度 105
三、课程体系设计维度 108
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国际协同”维度 109
第三章 新一轮产业革命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办大学协同
建设路径 112
**节 中国民办大学协同基本现状 112
一、高校发展之校际协同困境 112
二、人才培养与科研协同困境 113
三、科技成果与产业协同困境 115
四、构建新的民办**工学院的协同路径 117
第二节 典型国内优秀民办大学的建设现状 118
一、黄河科技学院:有特色的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 118
二、西京学院:书院制管理模式的协同建设路径 123
三、西湖大学:新型民办研究型大学的协同建设探索 125
第三节 典型世界顶级私立大学的协同建设启示 130
一、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导向的全方位协同路径 130
二、加州理工学院 134
三、两所顶级工学院协同建设路径核心特征 137
第四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办大学协同建设的四个体系
探索 139
一、多元价值主体协同管理体系探索 140
二、民办教学中的教育教学协同体系探索 142
三、科研导向的师资队伍与教师评估体系建设 143
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中国特色学科体系
设计 143
第四章 工学院建设战略规划的关键点 145
第五章 建设世界卓越工学院的实用性建议 149
结束语 154
参考文献 155
附录 160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林建华,无机固体化学家,历任重庆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校长,现任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关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问题。如知识开放时代的大学教育理念,通识教育、工程教育改革,新教育模式的经验与规律的总结;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政府、社会与大学的关系,市场竞争与行政指令对大学的影响,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