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761053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00
  • 出版时间:2024-03-01
  • 条形码:9787517610533 ; 978-7-5176-1053-3

本书特色

该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体系、类别、用途、特点及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结构清晰,全面系统。分门别类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陵墓建筑、宗教建筑、坛庙建筑、园林建筑、民居建筑和建筑小品的概貌。 要言不烦,图文并茂。不仅用简明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各类建筑的源流、特点,还辅以图片,力图呈现许多代表性建筑的面貌。 大家小书,浅显易懂。深厚的底蕴,晓畅的语言,是广大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入门读物。 实用性强,普及性强。在讲授形式上,不是按朝代的历史顺序,而是按照不同建筑的类型来讲授,更突出实用性和普及性。 特别关注了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 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大特点——木结构体系“墙倒屋不塌”。 对外译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古建筑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古建筑,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但古建筑常给人一种“晦涩难懂”的刻板印象。该书作者楼庆西从新的角度,将中国古建筑分为宫殿建筑、陵墓建筑、宗教建筑、坛庙建筑、园林建筑、民居建筑和小品建筑七个门类,用简明生动的语言,细致、详实、准确地科普了中国古建筑的知识,通俗易懂。书中还配有大量实例图,便于读者直观理解。对外译介此书,可让海外读者对中国的古代建筑有更深的了解,提升中华文化自信力。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建筑》是商务印书馆1997年出版的“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中的一本,作者为原清华大学古建筑研究所所长,该书为修订版本。该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体系、类别、用途、特点及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结构清晰,按用途将中国古代建筑分为宫殿建筑、陵墓建筑、宗教建筑、坛庙建筑、园林建筑和民居建筑六大类,加上建筑小品,共列7章;内容丰富,不仅用简明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各类建筑的源流、特点,还辅以许多代表性的建筑实例加以详细阐释,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是了解中国古建筑的入门读物。

目录

001 概述 **章 宫殿建筑 010 **节 宫殿建筑的发展 012 第二节 北京紫禁城的建造 015 第三节 北京紫禁城的规划 019 第四节 北京紫禁城的建筑 026 第五节 北京紫禁城的设计思想 032 第六节 沈阳故宫 第二章 陵墓建筑 043 **节 陵墓建筑的发展 048 第二节 明清两代的皇家陵墓 057 第三节 陵墓地面上的雕刻 062 第四节 陵墓地下部分的雕刻 第三章 宗教建筑 071 **节 佛教建筑艺术 090 第二节 道教建筑艺术 092 第三节 伊斯兰教建筑艺术 第四章 坛庙建筑 097 **节 祭天地、祖先的坛庙 106 第二节 历史名人的纪念建筑 111 第三节 地方的家庙与祠堂 第五章 园林建筑 114 **节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发展 118 第二节 清代的皇家园林 126 第三节 南方的私家园林 132 第四节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特点和造园经验 第六章 民居建筑 138 **节 北方的四合院 140 第二节 土窑洞 142 第三节 一颗印民宅 144 第四节 吊脚楼和鼓楼 147 第五节 傣族竹楼 150 第六节 江南水乡的民宅 152 第七节 奇特的土楼 155 第八节 石头民房 157 第九节 蒙古包 第七章 建筑小品 161 **节 牌楼 171 第二节 华表 177 第三节 影壁 185 第四节 碑碣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楼庆西,浙江衢州人,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师从梁思成先生,主要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的研究。曾任清华大学古建研究所所长。主要著作有 《中国古建筑二十讲》《中国建筑形态与文化》《中国建筑的门文化》《中国宫殿建筑》《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