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20184439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76
  • 出版时间:2024-04-01
  • 条形码:9787020184439 ; 978-7-02-018443-9

本书特色

2003年,李洱的《花腔》与莫言的《檀香刑》获得首届“21世纪鼎钧双年文学奖”,入围第6届茅盾文学奖。有评论家称:这是一部相当杰出的作品,一部可能代表现有中文小说写作*好水准的作品。 一部直观呈现了二十世纪中国史,真正实现了世界小说形式与本土现实之间的统一,售出英文版、法文版、德文版、意大利文版、韩文版等多种语种。 本书对于近二十年来中国小说的艺术变革与创新,具有一种总结性的意义,是所有这类实践中一个真正成熟、摆脱了外在化弊病、使形式变化与作品内涵完全水乳交融的罕见例子。 二十世纪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各种主要文化身份的语言特色在小说中应有尽有,并且很好地凭借小说叙述使其达到艺术的整合。 李洱:“我相信,许多读者都会从葛任的经历中,看到一种存在的勇气,一种面对种种威胁而艰难地寻求自我肯定的力量。”

内容简介

《花腔》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李洱的长篇处女作,小说以寻找主人公葛任为基本线索,以破解葛任的生死之谜为结构核心,描写了葛任短短一生的生活境遇、政治追求及爱情经历,讲述了个人在历史动荡中的命运。书中众多的人物性情不同、身份各异,以不同的腔调来叙述这桩历史谜案,显得意味深长。 对于先锋文学以来中国小说的艺术变革与创新,《花腔》具有总结性的意义,是所有这类实践中一个真正成熟、摆脱了外在化弊病、使形式变化与作品内涵完全水乳交融的罕见例子。

目录

卷首语 1 **部 有甚说甚 @ 消息3 & 二里岗战斗的常识9 @ 毛驴茨基13 & 与田汗拉家常22 @ 早产儿27 & 葛任家谱31 @ 帽子戏法35 & 李有源之子41 @ 张家口43 & 白圣韬的丈人52 @ 诗朗诵56 & 谁曾经是我59 @ 鼻出血63 & 粪便学66 @ 菩萨心肠70 & 东方的盛典76 @ 二人行83 & 雪泥鸿爪88 @ 上一次远行90 & 忧郁斯基99 @ 易子而食108 & 梅苏膏(哥)114 @ 屎白疗伤119 & 大宝126 @ 活口不留128 & 白圣韬的结局134 第二部 向毛主席保证 @ 喜鹊唱枝头137 & 劳改队139 @ 歌乐山142 & 蚕豆花146 @ 命令150 & 东方红154 @ 奔丧156 & 父亲之死161 @ 革命友谊169 & 初恋172 @ 葛任赴日177 & 大贞丸号178 @ 黄鼠狼给鸡拜年184 & 显微镜186 @ 蚕豆乖,乖蚕豆195 & 行走的影子200 @ 杨凤良204 & 关于杨凤良211 @ 密电216 & 一个谜案的揭晓222 @ 盼星星,盼月亮222 & 山花烂漫226 @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229 & 宗布的大荒山之行236 @ 白圣韬又被吊了起来242 & 慢性腹泻248 @ 白圣韬见到了葛任251 & 透明,轻盈,绯红255 @ 杨凤良之死258 & 邱爱华265 @ 葛任却没有走268 & 真诚的痛恨271 @ 马缰绳273 & 阿庆之死277 第三部 OK,彼此彼此 @ 我是来还愿的283 & 一点说明285 @ 忘掉过去,就意味着背叛287 & 南陈北李290 @ 忘掉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续)295 & 希望小学298 @ 晕船300 & 交通线305 @ **夜306 & 剧团310 @ 葛任劝我走316 & 好一朵茉莉花319 @ 胡安之死322 & 历史诗学331 @ 每天都有人头发变白335 & 关于阿庆的一点补充340 @ 狗的哲学343 & 巴士底病毒348 @ 扁桃体发炎352 & 万物为刍狗355 @ 谈诗论道359 & 徐玉升与《逸经》365 @ 组阁368 & 杨凤良的后人371 @ 一箭双雕376 & 对邱爱华之死的补充378 @ 迷雾中的冰莹383 & 费朗的记述389 @ 屁股擦干净393 & 张奚若396 @ 川井寻兄398 & 七福神与喜鹊宴403 @ 调查研究411 & 我成为我的开端416 @ 阿庆的工作汇报419 & 真实就是虚幻?424 @ 白圣韬427 & 西官庄邮局431 @ 循序渐进433 & 姑祖母的顾虑436 @ 劝降438 & 小休息,大休息441 @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445 & 尾声452 后 记457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三年的写作过程,实在是一次精神的历险。对我来说,书中的每个细节都是一次临近寂灭的心跳,每声腔调都是一次躲闪之中的出击。——李洱 李洱是一位依靠自己的小说和深刻的理论阐释赢得普遍声誉的学者型作家。他具有全球化视野,对于中国社会具有深刻的理解,能娴熟地运用各种叙事技巧,创造了独具一格的文体,表现出不断探索的勇气和健旺的艺术创造力。--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把这长篇(《花腔》)读一回,犹如从百年历史中走了一遭。只是这历史,并非通常通常叙述的历史,而是在这通常叙述的历史背面的历史。——张新颖(复旦大学教授) 二十世纪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各种主要文化身份的语言特色在小说中应有尽有,并且很好地凭借小说叙述使其达到艺术的整合。它真正实现了世界性小说形式与本土现实之间的统一——李洁非(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作者简介

李洱 中国先锋文学之后*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1966 年生于河南济源,1987 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曾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讲习所教授。 著有长篇小说《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应物兄》,出版有“李洱作品系列”(八卷)。《花腔》2003 年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10 年被评为“新时期文学三十年”(1979—2009)中国十佳长篇小说。《应物兄》获“新世纪二十年长篇小说 20 部”专家奖、读者奖,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主要作品被译为英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捷克语、韩语等在海外出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