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5300506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16
  • 出版时间:2024-05-01
  • 条形码:9787575300506

本书特色

1. 世上有些门本是专为你而开设,为何你历尽千辛万苦,却始终无法进入?
2. 深刻影响法律界,美国法学院通用教科书《法律之门》引用和推崇的文学经典。
3. 特别收录卡夫卡剖解自己人生之路的经典长信,《致父亲的信》。
4. 著名学者、翻译家冯亚琳教授经典译本,专文导读。
5. 特别收录卡夫卡罕见画作与详尽卡夫卡年表。
6. 赠送主题明信片,展示卡夫卡生活剖面。
7. 纪念卡夫卡去世百年,著名设计师廖韡倾情设计,再现卡夫卡精神。
8. 护封精装,开本适中,版式疏朗,收藏阅读两相宜。

内容简介

银行高管约瑟夫·K有着令人称羡的工作,前途无量,然而,在他三十岁生日清晨,一群黑衣人出现在他屋中,宣布他被逮捕了,罪名未知。如此遭遇,实在莫名其妙。K就这样与法庭就自己的审判展开了博弈,他*初的自信却在繁缛复杂的法律程序中消耗殆尽,他的抗争努力被缓慢转动的宏大体制绞得粉碎。作为一个个体,K*终宿命般走向无可奈何之境。
这是卡夫卡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也是其风格鲜明凸显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卡夫卡无情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个体在与外界的互动中所必然面临的生存困境。

目录

审判 1
译者序 3
再版前言 10
被捕 13
谈话——先是跟格鲁巴赫太太,而后是跟毕尔斯特奈小姐 28
初审 41
在空荡荡的审讯室里——大学生——办公室 57
打手 80
叔叔——莱妮 87
律师——工厂主——画家 107
商人布洛克——解聘律师 154
在大教堂里 183
结局 206
残篇 212
B 的女友 212
检察官 219
去艾尔萨家 225
与副经理的明争暗斗 227
那栋房子 230
探望母亲 233
后记 237 致父亲的信 241 卡夫卡年表 292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卡夫卡一生所经历的不是可怕的孤独,而是一个外来者的尴尬。这是更为深远的孤独,他不仅和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格格不入,同时,他也和自己格格不入。
——余华
我们必须承认卡夫卡作品的伟大和普遍性,因为他如此透彻地表现了从希望到恐惧、从绝望的明达到自愿的被骗之间的平庸道路。他的作品是无所不包的,因为其中表现了逃避人类的人这个激动人心的形象。
——阿尔贝·加缪
很少有作家能像卡夫卡那样,在把握和反映世界时,把原本的东西和基本的东西,把对于前所未有的事物的惊异表现得如此强烈。
——乔治·卢卡契
就作家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人是卡夫卡。……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W. H. 奥登
他的作品不受时间限制,或许更是永恒的。卡夫卡是我们这个灾难频仍的奇怪的世纪里伟大的经典作家。
——博尔赫斯
卡夫卡的小说是一种梦和现实的融合;即,它们既不是梦也不是现实。*重要的是,卡夫卡引起了一场美学的变革。一种美学的奇观。当然,没人能重复他做过的事。
——米兰·昆德拉
读《审判》的感觉,从头到尾如同沉陷在一个黑白的噩梦中。找不到出口,空气却越来越稀薄,压抑和窒息让人喘不过气。你用尽全力的喊叫没有人能够听到,你的反抗是无力的,你的恐惧只能一个人承受。你不能投靠敌人,但也没有愿意跟你形成统一战线的朋友。只能眼睁睁清醒而孤独地感觉着生命能量在一点点被吞吃。
——豆瓣网友

作者简介

弗朗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作家。生于布拉格犹太商人家庭,与父亲关系始终不睦。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08年起任职于工伤保险公司,并开始发表作品。1924年病逝于维也纳。作品多呈现小人物在社会重压之下孤独、苦闷、恐惧而又不甘屈服于命运的生存状态,文字简练,风格冷峻,但因作家丰富而玄奥的思想,留下可供多样化解读的巨大空间。卡夫卡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奉为“现代主义文学之父”。代表作有《城堡》《审判》《变形记》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