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药学概论(第二版)

中医药学概论(第二版)

1星价 ¥48.0 (6.4折)
2星价¥48.0 定价¥7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87880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54
  • 出版时间:2024-06-01
  • 条形码:9787030787880 ; 978-7-03-078788-0

内容简介

中医药学概论这门课程系统讲授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阴阳五行、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诊法、辨证、防治原则、常用中药、方剂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医药学概论这门课程系统讲授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阴阳五行、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诊法、辨证、防治原则、常用中药、方剂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教材适用于药学、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制药工程、护理、管理类专业等专业本科生及热爱中医药的社会人员。

目录

目录导论 1一、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二、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3三、中医药学的主要思维方式 5四、中医药学概论的主要内容 7**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9**节 气一元论 9一、气的基本概念 9二、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 9三、气一元论对中医学的影响 10第二节 阴阳学说 11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12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2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15第三节 五行学说 17一、五行的概念 17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8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0第二章 藏象 23**节 藏象学说概述 23一、藏象学说的形成 23二、藏象学说的特点 24三、脏腑的分类及特点 25第二节 五脏与六腑 25一、心 25二、脾 27三、肝 30四、肺 33五、肾 35第三节 奇恒之腑 39一、脑 39二、女子胞 39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40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40二、六腑之间的关系 43第三章 气血津液 44**节 气 44一、气的基本概念 44二、气的生成 45三、气的运动 45四、气的生理功能 46五、气的分类 47第二节 血 48一、血的基本概念 48二、血的生成 48三、血的运行 48四、血的生理功能 49第三节 津液 49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49二、津液的代谢 49三、津液的生理功能 50第四节 气血津液的关系 51一、气与血的关系 51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52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52第四章 经络 53**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 53一、经络的概念 53二、经络系统 53第二节 十二经脉 55一、名称 55二、分布、交接规律及流注次序 55三、表里关系 56第三节 奇经八脉 57一、奇经八脉的概念及主要作用 57二、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循行及各自功能 57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58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 58二、运行全身气血,营养脏腑组织 59三、感应传导 59四、调节机能平衡 59第五节 腧穴 59一、腧穴的基本概念 59二、腧穴的分类 59三、腧穴的主治规律 60四、腧穴的定位法 60五、常用经穴及经外奇穴 61六、毫针针法 70七、针灸的治疗原则 71第五章 体质 73**节 体质的形成 73一、先天因素 73二、后天因素 73三、其他因素 74第二节 体质的分类 74一、阴阳平和质 74二、偏阳质 75三、偏阴质 75第三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77一、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77二、阐释发病原理 77三、解释病理变化 77四、指导辨证 77五、指导治疗 78六、指导养生 78第六章 病因与发病 79**节 病因 79一、六淫 79二、疠气 82三、内伤七情 83四、水湿痰饮、瘀血 84五、其他病因 85第二节 发病原理 86一、邪正与发病 86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87第七章 病机 88**节 基本病机 88一、邪正盛衰 88二、阴阳失调 89三、气血失常 92四、津液代谢失常 95第二节 内生五邪 96一、风气内动 96二、寒从中生 97三、湿浊内生 97四、津伤化燥 97五、火热内生 98第三节 疾病传变 98第四节 疾病转归 98一、痊愈 98二、死亡 99三、迁延 99四、后遗 99第八章 诊法 100**节 望诊 100一、望神 100二、望色 101三、望形态 102四、望头面五官 103五、望颈项 104六、望躯体 105七、望皮肤 106八、望排出物 106九、望小儿食指络脉 107十、望舌 107第二节 闻诊 110一、听声音 110二、嗅气味 111第三节 问诊 112一、问寒热 112二、问汗 113三、问疼痛 113四、问二便 114五、问饮食与口味 115六、问睡眠 115七、问耳目 116八、问经带 116九、问小儿 116第四节 切诊 117一、脉诊 117二、按诊 119第九章 辨证 121**节 八纲辨证 121一、表里辨证 121二、寒热辨证 122三、虚实辨证 124四、阴阳辨证 125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 126一、气病辨证 127二、血病辨证 127三、气血同病辨证 128四、津液病辨证 129第三节 脏腑辨证 130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130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132三、脾与胃病辨证 135四、肝与胆病辨证 138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141六、脏腑兼病辨证 142第四节 其他辨证 144一、病因辨证 144二、六经辨证 146三、卫气营血辨证 147四、三焦辨证 149第十章 防治原则 150**节 预防 150一、未病先防 150二、既病防变 151第二节 治则 151一、治病求本 152二、扶正与祛邪 153三、调整阴阳 154四、调理气血 154五、三因制宜 155第三节 治法 156一、汗法 156二、吐法 156三、下法 156四、和法 157五、清法 157六、温法 157七、补法 157八、消法 157第十一章 中药 158**节 中药的基本知识 158一、中药的采集 158二、中药的炮制 158三、中药的性能 159四、中药的配伍与禁忌 161五、中药的用量与用法 163第二节 常用中药 164一、解表药 164二、清热药 168三、泻下药 176四、祛湿药 178五、祛风湿药 182六、温里药 184七、行气药 186八、消导药 188九、化痰止咳平喘药 189十、止血药 193十一、活血化瘀药 196十二、补益药 199十三、安神药 208十四、平肝息风药 210十五、固涩药 212第十二章 方剂 215**节 方剂的基本知识 215一、方剂与治法 215二、方剂的组成 215三、方剂的剂型 217第二节 常用方剂 218一、解表剂 218二、清热剂 220三、泻下剂 223四、祛湿剂 224五、温里剂 225六、和解剂 227七、理气剂 228八、消食剂 230九、祛痰剂 230十、理血剂 232十一、补益剂 234十二、安神剂 238十三、治风剂 239十四、固涩剂 240中药索引 242方剂索引 244思考题 244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