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15663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册(623页)
  • 出版时间:2023-09-01
  • 条形码:9787565156632 ; 978-7-5651-5663-2

本书特色

中国乡村道德调查》(上、下卷)是“中国乡村伦理研究丛书”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是2017—2018年历时一年之久课题组在湖南、湖北、甘肃、江西、江苏、山东、广东等7省地选定的7个村庄进行大量调研后所整理总结的调查数据和统计分析。该调查问卷分上下卷,上卷主要是调查采访内容及结果呈现,下卷是调查结果分析及日志总结。调查过程中课题组在抽样方案、问卷题目、调查组织实施及调查数据方面采取了一些有力措施,以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

内容简介

在课题研究中,尝试并初步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一定的突破与创新: 一是伦理学的学科视角及研究方法的创新。尽管国内乡村问题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是,伦理视角下的乡村研究相对薄弱,在某些领域和具体问题上,伦理学还处于“尚未进入”或“准备进入”的前理论状态。本课题试图从伦理学的学科视角对中国乡村伦理的传统特色、历史变迁、现实问题及现代乡村伦理的构建做出系统、全面的理论阐释和分析。本课题的研究以伦理学作为基本研究视角,同时以跨学科的多维视角透视和基于道德生活史的基本立场,将传统伦理学“自上而下”的、从理论出发的严密逻辑推演和论证与“自下而上”的道德社会学研究方法相结合。该成果对中国乡村伦理的现状、问题及原因的分析将基于对若干典型村庄田野调查的一手资料基础之上,从而使成果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二是初步形成中国乡村伦理研究的理论体系,打造体现“中国特色”的伦理学研究之“中国话语”。课题研究力图通过对中国乡村伦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全面地概括中国乡村伦理的传统特色、历史变迁和现代转型,深化对中国乡村伦理的传统、发展、嬗变和转型的研究,从而初步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中国乡村伦理研究体系。因此,从学术思想的理论层面上说,作为课题研究成果的本丛书具有一定的开创性价值,能够打造体现“中国特色”的伦理学研究的“中国话语”。 三是在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乡村道德规范体系和伦理秩序上提出具有实践操作价值的对策思路。乡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中国伦理文化的重要源泉。探究并努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乡村道德规范体系和伦理秩序,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一项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宏伟工程。本丛书在中国乡村伦理的现代建构问题上提出总体思路,并着力在乡村家庭关系、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及乡村治理等方面提出具有实践操作性的对策,以更好地体现中国伦理学学科建设面向实践、服务社会的基本路向。 当然,在研究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学术资源梳理和整合工作的繁杂。课题的研究内容时间跨度大,涉及领域和问题多,关于中国乡村研究的文献资料散见于社会学、政治学、民俗学、历史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学科领域,因此,全面掌握、细致梳理、正确使用和有效整合相关学术资源,一直是课题研究中一个技术操作性的难点。二是田野调查的个案选择和样本配合。中国乡村伦理研究应选择地处不同区域的多个不同规模、类型的村庄开展田野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但是,考虑到实地调查工作在时间、人员、精力等各方面的可行性,课题研究只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村庄为研究个案。同时,在选择个案后的田野调查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包括抽样操作、样本配合、访谈语言等技术性困难。三是现代乡村伦理建构的实践操作性。实现中国乡村伦理的现代转型,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乡村伦理,关键在于在“历史之根”与“现代之源”、“地方性知识”与“普适性价值”两对冲突中找到平衡点。然而,由于中国不同地区乡村在地理位置、生产方式、经济水平、文化传统、基层治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无论是乡村伦理的“历史之根”与“现代之源”的成功嫁接,还是“地方性知识”与“普适性价值”的有效整合,在实践操作层面都存在着诸多困难。 鉴于此,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结项成果的七卷本《中国乡村伦理研究丛书》,与其说是课题的完成,毋宁说是我们在课题研究进行到预定时间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2020年12月底,课题组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提交了结项材料,并于2021年3月接受会议鉴定,2021年5月顺利结项。结项后,课题组根据专家意见对书稿内容再次进行了修改,并提交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申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目录

总序 上卷 **章 调研报告 第二章 调研方案与组织实施 第三章 调研问卷与基本数据 下卷 第四章 访谈记录 第五章 田野日志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露璐,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乡村伦理研究”首席专家。现任校人力资源处处长兼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兼任中国伦理学会常务理事、高等学校哲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乡村道德与文化振兴研究所”所长、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乡村文化振兴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入选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主要从事伦理学,乡村伦理,乡村文化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青年项目各1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20余篇被《新华文摘》等全文转载。出版个人学术专著3部,合著1部,主编、参编著作10余部。荣获中国伦理学会学术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三等奖各2项。主要代表作有《乡土伦理——一种跨学科视野中的“乡村道德知识探究”》《新乡土伦理——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乡村伦理问题研究》《伦理如何“回”乡村》,合著《经济伦理学》(**作者)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