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541451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09-01
- 条形码:9787515414515 ; 978-7-5154-1451-5
内容简介
道论哲学是老子的创新之一,从道论看,老子是道家的祖师,亦是整个中国哲学的开山凿路人。他的道论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空前未有的。“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在《老子》中,有大量关于“道”的论述。本书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老子的道论展开系统的论述:一是老子之“道”的确切含义及丰富意蕴;二是“道”与天地及万物的关系;三是修道得道的途径和具体方法;四是知“道”守“道”的重要性;五是《老子》中与“道”相关的重要概念术语及其含义。
目录
目录
绪 论
**章 老子之“道”的确切含义及丰富意蕴
**节 老子之“道”的确切含义 / 009
一、历代学者对老子之“道”的解释及存在的不足 / 009
二、“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一书中对“道”之含义的唯一直接解释 / 012
第二节 “道”之本体的特点 / 019
一、“视之不见”“听不之闻”“搏之不得”——《老子》第十四章, 对“道”之本体的论述 / 020
二、“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老子》第二十一章,论“道”之本体若有若无,模糊不清 / 034
三、“道常无名、朴,虽小”——“道”之本体永远是无形无名且浑然整全的 / 041
四、“周行而不殆”——《老子》第二十五章,对“道”之本体存在及运行状况的论述 / 046《老子》中关于“道”之本体与作用关系的论述 / 051
第三节 老子之“道”的丰富意蕴 / 069
一、“道可道,非常道”——“道”之作用可以言说,“道”之本体不可言说 / 069
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三十七章,论“道”与“为”的关系 / 078
三、“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第四十章,论“道” 运动的特点及发挥作用的方式 / 082
四、《老子》第四十一章,论“道”与世俗观念之关系 / 087
五、“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老子》第六十二章, 论“道”的重要价值 / 093
六、“道大,似不肖”——《老子》第六十七章,论“道”之作用的特点 / 100《老子》中“道”字的不同含义 / 105
第二章 “道”与天地及万物的关系
**节 “道”是天地的根源和天下万物的母亲 / 144
一、《老子》**章,论“道”是天地的本始和万物的母亲 / 145
二、“可以为天下母”——《老子》第二十五章,论“道”是天下万物的母亲 / 154
三、“渊兮,似万物之宗”——《老子》第四章,论“道”是万物的宗主 / 160
第二节 “道”创生万物的具体过程 / 164
一、《老子》第四十章,论从“无”到“有”、从“有”到万物的创 生过程 / 165
二、《老子》第四十二章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的确切内涵 / 170
第三节 “道”创生养育万物而不以主宰者自居 / 179
一、“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老子》第三十四章,论“道”对万 物的庇护养育 / 180
二、“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第五十一章, 论“道”之“玄德” / 186
第三章 修道得道的途径和具体方法
**节 “塞兑”“闭门”“涤除玄览”——通过内在的心灵修炼来悟道 / 200
一、“涤除玄览”——《老子》第十章,要求清除心灵中的尘垢 / 201
二、“致虚极,守静笃”——《老子》第十六章,论使心灵达到空无 之境的方法 / 212
三、“浊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老子》第十五章中变浑浊为清澈、安定为生长的修道方法 / 224
四、“挫锐”“解纷”,“塞兑”“闭门”:老子论怎样达到至于“玄同” 之境 / 228
五、“为腹不为目”——《老子》第十二章,提倡只求内在的满足, 不求外在的享受 / 239“为道日损”——修道,知识和欲望一天天减少 / 247
第二节 通过遵行“道”的原则以得道 / 253
一、“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老子》第十四章中介绍的悟道 之途 / 253
二、通过“无名”“阅众甫”——《老子》第二十一章中关于把握 “道”之本体的方法 / 261
三、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老子》第二十八章提倡 通过安守柔弱、暗昧、卑辱以与“道”合一 / 267《老子》第十章,论如何通过虚与实、为与无为的结合来把握 “道” / 275
第四章 知“道”守“道”的重要性
**节 知“道”守“道”的好处和作用 / 284
一、“执大象,天下往”——《老子》第三十五章,称守“道”者能 得天下人的衷心拥护 / 285
二、“ 侯 王 得 一 以 为 天 下 正 ”——侯 王 守“ 道 ” 而 成 为 天 下 的 君长 / 289
三、“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老子》第四十七章, 称圣人因得道而具有异乎常人的功能 / 294
四、“知常曰明”,“没身不殆”——《老子》第十六章,称知“道”者终生不会有危险 / 299
五、“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老子》第十五章,论得道者的外在表现和精神境界 / 302
六、“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第五十五章,称得道者能像赤子一样精气充盈 / 309
第二节 与“道”相背的行为及其危害 / 314
一、“不道早已”——《老子》第三十章,认为不合乎“道”的东西会提前终结 / 315
二、《 老 子 》 第 二 十 四 章, 论 悖 道 者“ 企 ”“ 跨 ”“ 伐 ”“ 矜 ” 的危害 / 322
三、“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老子》第三十八章,论不合于“道”的“前识”是愚昧的根源 / 328
四、《老子》第五十三章,论“非道”的“盗夸”之行 / 337
五、“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第七十七章中与“天之道”相背的“人之道” / 344
第五章 与“道”相关的重要概念术语
**节 德 / 351
一、指“道”显现出来的作用 / 352
二、指得自“道”的性质、特性 / 352
三、指经过修行而达到的境界——《老子》第六十三、第七十九章 中的“德”的含义 / 367
四、指 恩 惠、 恩 德:《 老 子 》 第 六 十 章 中 的“ 德 交 归 焉 ” 之 “德” / 377
五、“玄德”:深奥玄妙的*高德行 / 380
六、《老子》第二十三章中的充满争议之“德” / 384
第二节 自然 / 390
一、《老子》中的“自然”大多指自己如此、自然而然 / 390
二、指“道”之本体——《老子》第二十五章中的“自然” / 400
第三节 “无”与“有” / 404
一、“有”和“无”:具体事物的存在与不存在 / 405
二、“无”比“有”更为根本 / 408
第四节 “无名”与“有名” / 409
一、“无名”与“有名”:“道”之本体与“道”之作用 / 410
二、“无名”与“有名”:没有名称与有名称 / 410
第五节 “一”与“抱一” / 418
一、“一”:包含本体与作用的宇宙万物本原 / 418
二、持 守“ 道 ”——《 老 子 》 第 十、 第 二 十 二 章 中 的“ 抱 一 ”
的含义 / 419
三、《老子》第十四章中“故混而为一”的“一”的含义:联合而成的整体,还是指“道”? / 422
第六节 天道 / 423
一、《老子》中的“天道”多指自然的规律 / 423
二、《老子》第四十七章中的“天道”指天体、气候的状况及其运行变化的规律 / 432
第七节 朴 / 436
一、《老子》第三十七章中的“朴”指“道”之本体 / 436
二、《老子》第二十八章中的“朴”既指质朴本真,亦指“道” / 437
三、《老子》第十五、第十九章等中的“朴”指质朴本真、浑厚 整全 / 439
第八节 “无极”与“冲气” / 443
一、《老子》第二十八章中的“无极”意为没有穷尽的“道” / 443
二、《老子》第四十二章中的“冲气”之所指 / 444
附 录 《老子》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冯国超,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9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中国哲学史专业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研究》编辑部副编审。专著主要有《国学经典规范读本》中的《周易》《山海经》《孙子兵法》《论语》等。曾主编《中华大字典》,并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光明日报》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沉思录
¥18.4¥49.8 -
谈修养
¥6.0¥20.0 -
朱光潜谈美三十六讲
¥16.0¥49.9 -
第一哲学沉思录
¥25.2¥56.0 -
次第花开:藏人精神保持愉悦的秘密
¥17.1¥39.8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5.9¥49.8 -
传习录
¥11.6¥55.0 -
《老子》注评
¥3.9¥11.0 -
周易相学精粹
¥13.7¥42.9 -
列宁全集4
¥7.3¥9.7 -
思考的本质:杜威论逻辑思维
¥12.7¥39.8 -
理想国-精装典藏版
¥32.6¥68.0 -
昨日书林:道教史
¥9.9¥33.0 -
理想国
¥7.2¥26.8 -
箭术与禅心(一位西方哲学家的禅悟实录)(精)
¥18.1¥49.0 -
中国哲学小史
¥29.9¥49.8 -
谈美
¥4.3¥10.0 -
中国哲学十讲
¥15.9¥49.8 -
会通中印西
¥10.9¥32.0 -
了凡四训
¥24.0¥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