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模化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互动关键技术与应用

规模化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互动关键技术与应用

1星价 ¥69.3 (7.0折)
2星价¥69.3 定价¥9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1764212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3
  • 出版时间:2024-10-01
  • 条形码:9787111764212 ; 978-7-111-76421-2

本书特色

规模化电动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发展对社会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对规模化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互动系列关键技术与应用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系统的归纳。本书广泛适用于电网企业、电动汽车聚合商企业、广大电动汽车用户等市场主体,可供政府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咨询机构中关心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互动的专家与科技工作者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师、研究人员、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对规模化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互动多应用场景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分析电动汽车可调节资源特性,量化电动汽车可调节能力,制定电动汽车聚合商参与多元电力市场交易策略,形成电动汽车聚合商实时功率控制方案,为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经济高效运行和电动汽车用户充电成本降低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在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互动过程中,无论是电网侧运营主体、电动汽车聚合商、电动汽车用户都将从本书提出的技术与方法中受益,提高其交易水平和决策能力,提升电网电能质量,促进新能源发电的消纳,推动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互动业务不断增长。 本书广泛适用于电网企业、电动汽车聚合商企业、广大电动汽车用户等市场主体,可供政府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咨询机构中关心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互动的专家与科技工作者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师、研究人员、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阅读。

目录

前言第1章绪论1.1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1.1.1新型电力系统的含义1.1.2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1.1.3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挑战1.1.4新型电力系统的相关技术1.1.5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1.2电动汽车的发展1.2.1电动汽车的发展背景1.2.2电动汽车市场1.2.3电动汽车未来发展趋势1.3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概述1.3.1电动汽车对电网的影响前言第1章绪论1.1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1.1.1新型电力系统的含义1.1.2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1.1.3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挑战1.1.4新型电力系统的相关技术1.1.5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1.2电动汽车的发展1.2.1电动汽车的发展背景1.2.2电动汽车市场1.2.3电动汽车未来发展趋势1.3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概述1.3.1电动汽车对电网的影响1.3.2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方式1.3.3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场景1.3.4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存在的问题1.4思考题参考文献第2章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基础与体系2.1多类型电动汽车移动式储能特点及运行特性2.1.1私家车特性2.1.2出租车特性2.1.3公交车特性2.1.4市政公务车特性2.1.5多类型电动汽车负荷模拟2.2车网互动技术标准2.2.1国内标准2.2.2国外标准2.2.3标准对比与经验2.3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体系2.3.1互联互通2.3.2负荷资源管理2.3.3日前市场申报2.3.4日内实时调控2.4国内外车网互动政策与市场发展2.4.1国内车网互动政策与市场发展2.4.2国外车网互动政策与市场发展2.5思考题参考文献第3章电动汽车可调节资源聚合理论与方法3.1电动汽车资源聚合架构3.1.1电动汽车典型聚合技术架构3.1.2电动汽车通用聚合技术架构模型3.1.3电动汽车聚合技术架构分析3.2电动汽车可调节能力量化3.2.1电动汽车功率可行域刻画3.2.2电动汽车可调节功率量化3.2.3电动汽车可调节能力量化方法对比3.3规模化电动汽车资源可行域聚合方法3.3.1电动汽车可行域外逼近聚合方法3.3.2电动汽车聚合算例分析3.4规模化电动汽车可调节功率预测方法3.4.1电动汽车需求响应信号3.4.2序列到序列电动汽车可调节功率预测方法3.4.3电动汽车可调节功率预测算例分析3.5思考题参考文献第4章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峰辅助服务机制与方法4.1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峰市场政策与整体框架4.1.1市场政策4.1.2整体框架4.2电动汽车参与调峰辅助日前计划策略4.2.1基于LSTM的日前功率申报模型建立4.2.2算例分析4.3电动汽车参与调峰辅助实时控制策略4.3.1实时需求模型4.3.2考虑鲁棒性的可调容量预测模型4.3.3采用滚动优化的双层控制模型4.3.4算例分析4.4思考题参考文献第5章电动汽车参与调频辅助服务机制与方法5.1电动汽车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政策5.2计及不确定性的电动汽车联合优化调度模型5.2.1不确定性分析5.2.2联合优化调度模型5.2.3算例仿真与结果分析5.3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调频功率实时分解方法5.3.1强化学习概述5.3.2电动汽车参与调频的马尔可夫决策过程5.3.3基于CNN和DDPG的调频功率实时分配模型5.3.4CNN-DDPG模型训练5.3.5算例仿真与结果分析5.4思考题参考文献第6章电动汽车聚合商的功率自动控制技术6.1基于强化学习的电动汽车功率自动控制方法6.1.1场景构建6.1.2控制目标6.1.3强化学习模型构建6.1.4模型训练与部署6.1.5算例分析6.2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电动汽车实时调度策略6.2.1问题引入6.2.2集群电动汽车实时自动优化调度策略6.2.3基于K-means聚类的EV行为分类6.2.4基于LSTM的电动汽车优化调度6.2.5算例分析6.3思考题参考文献第7章电动汽车与配电网互动模式与方法7.1小区配电设施发展与充电策略研究现状7.2基于LSTM的用户离家时间预测模型7.2.1用户出行规律7.2.2用户离家时间预测模型7.2.3算例分析7.3基于动态优先级机制的分散充电桩实时运行策略7.3.1场景构建7.3.2实时运行策略设计7.3.3充电完成度和用户满意度指标7.3.4算例分析7.4思考题参考文献第8章电动汽车参与需求响应市场和绿电交易8.1各省份需求响应市场政策8.2电动汽车参与需求响应市场方法8.2.1电动汽车用户直接参与需求响应8.2.2通过电动汽车聚合商参与需求响应8.3各省份绿电市场政策8.3.1绿证交易市场政策8.3.2碳交易市场政策8.4电动汽车参与绿电交易方法8.4.1电动汽车参与碳交易市场8.4.2电动汽车参与绿色证书市场8.5思考题参考文献第9章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国内外示范应用9.1国内车网互动项目9.1.1京津唐电力调峰辅助服务9.1.2上海需求响应9.1.3湖南省内绿电交易9.1.4江苏绿电交易9.1.5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9.1.6移动储能(V2G)工商业应用9.2国外车网互动项目9.2.1丹麦 Parker 项目9.2.2荷兰智能太阳能充电项目9.2.3日本中部电力公司与丰田通商合作V2G项目9.2.4英国e4Future项目9.3国内外车网互动项目经验9.3.1国内车网互动项目经验9.3.2国外车网互动项目经验9.4思考题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胡俊杰,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科技新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电动汽车与电网融合、能源与交通融合。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 项,承担并参与国家电网公司等科技项目10余项,发表 SCI/ EI 论文100余篇。担任MPCE、PCMP和ECE等杂志编委,担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动汽车充换电系统与试验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完成人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第四完成人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杨烨,高级工程师,博士,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数字科技经理。长期从事于智能微网、车网互动等领域的研究及开发工作。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研发的绿电溯源、负荷预测、市场价格预测、无感有序充放电控制、大规模电动汽车集群控制等技术应用到车联网平台,支撑全国范围的电动汽车负荷参与辅助服务、需求响应等各类互动,支撑电网安全高效经济运行。累计在国际知名期刊与会议上发表20余篇论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胡俊杰,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科技新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电动汽车与电网融合、能源与交通融合。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 项,承担并参与国家电网公司等科技项目10余项,发表 SCI/ EI 论文100余篇。担任MPCE、PCMP和ECE等杂志编委,担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动汽车充换电系统与试验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完成人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第四完成人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杨烨,高级工程师,博士,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数字科技经理。长期从事于智能微网、车网互动等领域的研究及开发工作。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研发的绿电溯源、负荷预测、市场价格预测、无感有序充放电控制、大规模电动汽车集群控制等技术应用到车联网平台,支撑全国范围的电动汽车负荷参与辅助服务、需求响应等各类互动,支撑电网安全高效经济运行。累计在国际知名期刊与会议上发表20余篇论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陈奇芳,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人才,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新型配电网低碳与安全运行技术实验室主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IEEE Member,IEEE PES中国区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委员,IEEE PES能源互联网技术委员会委员,担任《电力自动化设备》《中国电力》《供用电》等期刊青年编委。主要从事低碳配电网技术、交通-能源融合、电力信息物理系统等技术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及企业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荣获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