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1487057
  • 装帧:平塑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09-01
  • 条形码:9787121487057 ; 978-7-121-48705-7

内容简介

本书从大导航的理念出发 ,结合信息控制技术发展 ,着眼导航依托的各种物理基础 ,全面阐述导航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并将导航信息的使用纳入导航原理知识体系。全书共 9章,具体内容包括 :绪论、导航的数学基础、导航的物理基础、导航测角原理、导航测距原理、导航测速原理、导航定位原理、组合导航原理、导航控制应用。本书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和科研经验 ,在内容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通过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提炼 ,使内容阐述由浅入深、简明透彻、概念清晰、重点突出 ,既便于教师组织教学 ,又有利于学生自学。

目录

目录第1章 绪论 11.1 导航的概念 11.1.1 定义 11.1.2 对象 21.1.3 任务 31.2 导航参量 31.2.1 角度参量 41.2.2 距离参量 61.2.3 速度参量 71.2.4 位置参量 71.3 位置线与位置面 81.3.1 等角位置线与位置面 81.3.2 等距位置线与位置面 9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导航的概念 1 1.1.1 定义 1 1.1.2 对象 2 1.1.3 任务 3 1.2 导航参量 3 1.2.1 角度参量 4 1.2.2 距离参量 6 1.2.3 速度参量 7 1.2.4 位置参量 7 1.3 位置线与位置面 8 1.3.1 等角位置线与位置面 8 1.3.2 等距位置线与位置面 9 1.3.3 等距差位置线与位置面 10 1.3.4 等距和位置线与位置面 10 1.3.5 位置线典型应用 11 1.4 导航的发展与运用 14 1.4.1 天文导航 14 1.4.2 地磁导航 16 1.4.3 无线电导航 17 1.4.4 惯性导航 18 1.4.5 其他导航 20 1.5 本书的结构 23 习题 24 第2章 导航的数学基础 25 2.1 坐标及其变换 25 2.1.1 惯性坐标系 25 2.1.2 地球坐标系 26 2.1.3 运行体及平台坐标系 28 2.1.4 直角坐标系 30 2.1.5 极坐标系 32 2.2 运动状态描述 32 2.2.1 微分多项式模型 32 2.2.2 匀速运动模型 33 2.2.3 匀加速运动模型 34 2.2.4 其他运动模型 35 2.3 导航误差分析基础 36 2.3.1 数字特征描述 36 2.3.2 统计特征描述 37 2.4 位置参量估计方法 39 2.4.1 非线性方程的线性化 39 2.4.2 *小二乘法 42 2.4.3 卡尔曼滤波 47 小结 49习题 50 第3章 导航的物理基础 51 3.1 导航信号 51 3.1.1 描述方法 51 3.1.2 伪随机序列 53 3.2 多普勒效应 54 3.2.1 收发一方运动的多普勒效应 54 3.2.2 收发双方同时运动的多普勒效应 56 3.2.3 多普勒效应在导航中的应用 56 3.3 无线电信号 57 3.3.1 信号特性 58 3.3.2 天线方向图 59 3.3.3 传播方式 64 3.3.4 信道特性分析 67 3.3.5 电波传播影响 68 3.3.6 场地环境影响 69 3.4 光探测基础 74 3.4.1 光电探测系统 75 3.4.2 光接收机原理 76 3.5 陀螺仪与加速度计 80 3.5.1 力学基础 81 3.5.2 陀螺仪原理 83 3.5.3 加速度计原理 85 3.6 重力场基础 86 3.7 地磁场基础 87 3.8 相对论影响 89 小结 91习题 92 第4章 导航测角原理 93 4.1 概述 93 4.2 振幅式导航测角 94 4.2.1 振幅式无线电导航测角 94 4.2.2 振幅式无线电导航测角误差分析 98 4.2.3 振幅式光学导航测角 102 4.3 相位式导航测角 103 4.3.1 相位式无线电导航测角 103 4.3.2 相位式无线电导航测角误差分析 108 4.4 时间式导航测角 110 4.4.1 时间式无线电导航测角 110 4.4.2 时间式无线电导航测角误差分析 114 4.5 频率式导航测角 115 4.5.1 频率式无线电导航测角 115 4.5.2 偏流角测量的准确度分析 116 4.6 惯性力学测角 117 4.6.1 水平面内的陀螺寻北原理 117 4.6.2 非水平面内的陀螺寻北原理 119 4.6.3 陀螺寻北的误差分析 122 4.7 地磁感应测角 123 4.7.1 罗航向和罗差 123 4.7.2 地磁感应测角原理 124 小结 126 习题 126 第5章 导航测距原理 128 5.1 概述 128 5.1.1 基本概念 128 5.1.2 测距分类 129 5.2 无线电导航测距 132 5.2.1 脉冲式测距 132 5.2.2 码相关测距 136 5.2.3 频率式测距 138 5.3 无线电导航测距差 146 5.3.1 脉冲式测距差 146 5.3.2 相位式测距差 147 5.3.3 脉冲/相位式测距差 148 5.3.4 多普勒积分测距差 148 5.4 光学导航测距 149 5.4.1 主动式测距 150 5.4.2 被动式测距 150 5.5 气压测高 151 5.5.1 气压高度 152 5.5.2 气压高度表模型 153 5.5.3 气压高度表误差补偿 154 小结 154 习题 155 第6章 导航测速原理 156 6.1 主动式导航测速 156 6.1.1 单波束多普勒测速 157 6.1.2 双波束多普勒测速 158 6.1.3 多波束多普勒测速 160 6.1.4 多普勒测速的准确度分析 162 6.1.5 声相关测速 164 6.2 被动式导航测速 165 6.2.1 惯性导航测速 165 6.2.2 卫星导航测速 167 6.2.3 电磁测速 168 6.2.4 航空动压测速 169 6.2.5 视频(觉)测速 172 小结 175 习题 175 第7章 导航定位原理 176 7.1 概述 176 7.1.1 非线性方程解算 176 7.1.2 导航定位误差分析 180 7.2 几何导航定位 186 7.2.1 测距导航定位 186 7.2.2 测角导航定位 191 7.2.3 测距差导航定位 196 7.2.4 复合导航定位 198 7.3 推算导航定位 201 7.3.1 惯性推算导航定位 202 7.3.2 多普勒雷达推算导航定位 2037.4 匹配导航定位 204 7.4.1 匹配导航定位基础 205 7.4.2 一维线匹配导航定位 211 7.4.3 二维面匹配导航定位 218 小结 219 习题 220 第8章 组合导航原理 221 8.1 概述 221 8.1.1 传感器数据融合 221 8.1.2 组合导航的概念 222 8.2 组合导航理论 223 8.2.1 组合导航方式 223 8.2.2 信息分配准则 223 8.2.3 组合导航精度 224 8.2.4 组合系统可靠性 225 8.3 组合导航实现 226 8.3.1 典型配置结构 226 8.3.2 工作性能分析 230 小结 231 习题 232 第9章 导航控制应用 233 9.1 概述 233 9.2 飞行控制原理 235 9.2.1 飞行状态感知 235 9.2.2 飞行操纵方式 236 9.2.3 飞行控制方法 237 9.2.4 飞机姿态控制 239 9.2.5 飞行轨迹控制 241 9.3 典型导航控制 245 9.3.1 航线飞行控制 246 9.3.2 着陆飞行控制 250 小结 259 习题 260 附录 261 附录A 导航术语的中英对照表 261 附录B 随机过程与噪声 276 附B.1 随机过程的统计描述 276 附B.2 平稳随机过程 277 附B.3 高斯随机过程 279 附B.4 噪声 280 参考文献 282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吴德伟,军队学科拔尖人才、空军级专家、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兼职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和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先后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全军院校教书育人优秀教员、空军首届"十大”杰出青年、空军优秀教员、空军通信优秀科技干部、空军装备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空军工程大学教学名师,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荣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1次,2007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代表,2018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