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3604625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12-01
  • 条形码:9787523604625 ; 978-7-5236-0462-5

本书特色

《玉门油田》是继《安源煤矿》《成昆铁路》《武汉长江大桥》《包头钢铁公司》《首都钢铁公司》之后,红色工业丛书出版的一部石油工业历史类图书。本书通过详实的史料,详细论述了玉门油田的发展历史和玉门油田工人的红色故事,向读者介绍了玉门油田的发现、发展历史,兼具科学性、历史性和科普性。诗人李季曾赋诗:“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但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

内容简介

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玉门油田,是中国早期天然石油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0年,其原油产量占全国的95%,在民族危亡“一滴油一滴血”的战争年代,油田生产的油品有力支援了抗日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油田被列为“一五”计划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1957年建成我国**个现代石油工业基地,1959年原油产量占全国的51%,撑起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半壁江山。从20世纪60年代起,油田担负起了“三大四出”(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所,出产品、出经验、出人才、出技术)的历史重任,先后会战大庆,南下四川,跑步上长庆,二进柴达木,三战吐鲁番,向全国各油田和炼化企业输送骨干力量和各类设备,被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著名诗人李季曾赋诗盛赞:“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

作者简介

王巧然,中国石油报主任记者。曾就读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商务英语、工商管理MBA专业。作为记者和编辑,曾参与大庆油田发现50周年、玉门油田开发80周年等报道,参与或独立完成侯祥麟院士、焦立人、李天相、闫敦实部长等重要历史人物逝世时综合人物稿件的采写报道编辑工作,并获得中国产业经济新闻特等奖、中国石油新闻一等奖等,被评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先进科技工作者,中国石油报优秀共产党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