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制度正义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制度正义

1星价 ¥47.0 (8.1折)
2星价¥47.0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24686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12-01
  • 条形码:9787100246866 ; 978-7-100-24686-6

内容简介

正义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追求的一种价值理想,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基于各自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对正义问题进行了特定阐释和深入挖掘,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正义范式。从根本上而言,各维度的正义理念的真正实现必须回到对制度正义本身的考察上来。制度正义是正义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生长点,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中一个重大的迫切需要研究的现实问题。唯物史观是制度正义深刻的理论基础,本书从这一理论视野出发,对制度正义概念、制度正义的基础和来源进行了分析,具体阐释了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制度正义,即资本逻辑主导下的资本主义制度正义以及以人为根本的社会主义制度正义。

目录

导 言一 选题缘由与现实意义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三 研究思路与框架**章 制度正义概念**节 制度与正义共同的社会关系本质第二节 制度的正义性与正义的制度化的耦合第三节 制度正义是各维度正义有效性之根本第四节 制度正义是正义行为的硬性规范第二章 制度正义的基础和来源**节 基于生产方式的历史性和稳定性第二节 主体性前提:现实的个人而不是抽象的人第三节 以实践活动为基础而不是理性的建构第四节 根本评价尺度:谁的利益?导 言 一 选题缘由与现实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框架 **章 制度正义概念 **节 制度与正义共同的社会关系本质 第二节 制度的正义性与正义的制度化的耦合 第三节 制度正义是各维度正义有效性之根本 第四节 制度正义是正义行为的硬性规范 第二章 制度正义的基础和来源 **节 基于生产方式的历史性和稳定性 第二节 主体性前提:现实的个人而不是抽象的人 第三节 以实践活动为基础而不是理性的建构 第四节 根本评价尺度:谁的利益? 第五节 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差异性表现 第三章 资本逻辑主导下的资本主义制度正义 **节 私有制在资本主义制度正义的前提性地位 第二节 自由平等的形式性:权利层面的资本主义制度正义 第三节 结果不平等:分配层面的资本主义制度正义 第四节 以剥削为主要特征的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制度正义的 不彻底性 第四章 以人为根本的社会主义制度正义 **节 “生产”在社会主义制度正义中的基础性地位 第二节 从“按劳分配”到“按需分配”:分配层面的社会主义制度 正义 第三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正义的根本价值原则 第四节 “自由人联合体”与社会主义制度正义的优越性 结语 “新全球化时代”制度正义理论创新的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真,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师从杨耕教授。山东师范大学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发展的研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12&ZD005);参与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基本路径与具体措施研究”(22AWTJ16)。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