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原理及判例注解

包邮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原理及判例注解

1星价 ¥68.1 (7.9折)
2星价¥68.1 定价¥8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79454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25
  • 出版时间:2024-10-01
  • 条形码:9787519794545 ; 978-7-5197-9454-5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实践,从实际判例中总结梳理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重点难点问题,以点带面,全面引入相关的行政法学基础理论,系统阐释了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判例注解,以期加深读者对于此项诉讼制度的认识和理解。本书首先简要介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重点概念、特征、功能、重要内容及内在结构,接下来详细介绍了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起诉条件,全面盘点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并辅以案例予以说明。在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审理方式部分,重点介绍了分案与并案、示范诉讼、证明规则、裁判方式,重点分析了课予义务判决、撤销判决、重作判决、履行判决、确认判决等裁判方式的适用条件和逻辑关系。

目录

**章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概述 **节 政府信息的界定  一、政府信息的概念演变  二、政府信息的认定规则  三、特殊信息的性质判断 第二节 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  一、域外政府信息公开例外的模式及主要内容  二、我国关于政府信息豁免公开的规定  三、我国豁免公开政府信息的范围厘定 第三节 政府信息公开行为  一、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  二、政府公开答复类型及内在逻辑关系第二章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概论 **节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界定**章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概述 **节 政府信息的界定  一、政府信息的概念演变  二、政府信息的认定规则  三、特殊信息的性质判断 第二节 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  一、域外政府信息公开例外的模式及主要内容  二、我国关于政府信息豁免公开的规定  三、我国豁免公开政府信息的范围厘定 第三节 政府信息公开行为  一、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  二、政府公开答复类型及内在逻辑关系第二章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概论 **节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界定  一、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含义  二、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产生的法律依据  三、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具体含义 第二节 域外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制度考察  一、美国  二、英国  三、日本 第三节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现状  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制度的发展进程  二、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诉讼案件的审理概况  三、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主要特点 第四节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主要研究问题  一、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起诉条件  二、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证明规则  三、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审理方式  四、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裁判方式第三章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诉讼要件 **节 诉讼要件与起诉条件  一、诉讼要件的含义  二、行政诉讼的诉讼要件  三、诉讼要件与起诉条件 第二节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诉讼类型  一、行政诉讼类型化  二、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之争  三、撤销诉讼与给付诉讼之争  四、课予义务诉讼和一般给付诉讼之争 第三节 课予义务诉讼的诉讼要件  一、诉讼利益  二、法律上的利益  三、课予义务诉讼的诉讼要件 第四节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诉讼要件  一、涉及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公开诉讼  二、涉及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公开诉讼  三、判例注解第四章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审理方式 **节 分案与并案  一、审理对象评析  二、分案与并案标准  三、判例注解 第二节 不公开审理与秘密审查  一、不公开审理  二、秘密审查 第三节 示范诉讼  一、示范诉讼制度概述  二、域外示范诉讼制度考察  三、政府信息公开示范诉讼制度的构建  四、判例注解第五章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证明规则 **节 证明责任的一般原理  一、证明责任的含义  二、证明责任的分配  三、举证责任的转移  四、我国行政诉讼证明责任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五、我国行政诉讼证明责任制度的重构 第二节 关于非本机关公开范围的证明责任  一、证明对象——公开义务  二、证明责任的分配  三、如何证明“非本”  四、判例注解 第三节 关于国家秘密的证明责任  一、证明责任的分配  二、如何证明国家秘密  三、判例注解 第四节 关于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证明责任  一、证明责任的分配  二、如何证明商业秘密、个人隐私  三、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外的合法权益问题  四、判例注解 第五节 关于政府信息不存在的证明责任  一、证明责任的分配  二、如何证明“不存”  三、判例注解 第六节 补充证据的特殊规则  一、举证期限的调整  二、被告证据形成时点限制的再思考  三、补充证据的具体规则第六章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裁判方式 **节 政府信息公开判决概论  一、行政诉讼类型化与行政判决方式类型化  二、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功能  三、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可采用的判决方式 第二节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裁定的适用  一、不具备原告主体资格  二、不属于受案范围  三、其他不符合起诉条件的情形 第三节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驳回判决的适用  一、驳回判决的一般适用条件  二、驳回判决的适用困境  三、政府信息公开诉讼驳回判决的适用条件  四、判例注解 第四节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课予义务判决的适用  一、课予义务判决的适用条件  二、课予义务判决的适用困境  三、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中课予义务判决的适用规则  四、判例注解 第五节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履行判决的适用  一、履行判决的适用条件  二、履行判决的适用情况  三、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中履行判决的适用规则  四、判例注解 第六节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确认判决的适用  一、确认判决的适用条件  二、确认判决的适用情况  三、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中确认判决的适用规则  四、判例注解第七章 反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审理规则 **节 预防性行政诉讼的基本原理  一、预防性行政诉讼的含义  二、预防性行政诉讼制度的基本逻辑  三、禁令判决 第二节 反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程序设定  一、征求意见程序  二、反馈意见程序  三、拟决定公开告知程序  四、提起反信息公开诉讼 第三节 反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起诉条件  一、诉讼标的  二、起诉时机 第四节 反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审理  一、审理方式  二、举证责任  三、临时性保护措施的完善第八章 几类特殊政府信息的公开审查规则 **节 内部事务信息的审查规则  一、关于内部事务信息的规定沿革  二、与内部事务信息相关的概念辨析  三、内部事务信息的判定规则  四、内部事务信息的公开标准  五、判例注解 第二节 过程性信息的审查规则  一、过程性信息的界定  二、过程性信息的公开标准  三、判例注解 第三节 行政执法案卷信息的审查规则  一、行政执法案卷信息的界定  二、行政执法案卷不予公开的逻辑正当性  三、判例注解结 语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赵锋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博士,现任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立案庭庭长、三级高级法官。系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全国优秀法官、北京市法学会“百名法学青年英才”、北京市政法系统优秀人才、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司法部法规规章备案审查专家委员会成员。审理的1件案件获评2017年全国十大民事行政案件,1件案件入选全国十大行政协议典型案件。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释义与适用手册》,参编《行政判决方式疑难问题解析和实务指引》。作为主要执笔人,参与*高人民法院、北京市法学会、财政部等的课题项目10余项,在《法律适用》《人民司法》《中国应用法学》《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等刊物上发表各类文章5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