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学会思考:用批判性思维做出更好的判断

- ISBN:9787516238073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2
- 出版时间:2025-02-01
- 条形码:9787516238073 ; 978-7-5162-3807-3
本书特色
1.AI时代的清醒指南,用批判性思维武装自己的大脑,在信息洪流中练就“火眼金睛”,教你辨真伪、防忽悠、讲道理、做决定
在AI技术飞速发展和信息泛滥的双重冲击下,批判性思维成为这个时代的人们非常稀缺的能力。如何辨别真伪、做出明智判断,已成为现代人的主要技能。《学会思考》为你提供一套完整的思维工具包:从识别虚假信息到拆解逻辑陷阱,从权衡利弊到理性决策,助你在信息洪流中练就“火眼金睛”。通过系统的训练,你将掌握辨真伪、防忽悠、讲道理、做决定的核心技能,用独立思考的力量掌控自己的人生。
2.由国内知名批判性思维教育标杆机构“C计划”团队重磅打造,专为普通人设计的思维升级指南,经数万学员验证。把复杂思维变简单,一套拿来即用的认知工具箱。
零门槛的思维框架:从日常决策到复杂问题,书中都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步骤。
看得见的思维工具:独创的思维导图和工作表单等可视化工具,让抽象思维一目了然。
覆盖真实生活场景:职场沟通、家庭关系、热点追踪……每个场景都有对应的思维训练方法。
每章配备针对性习题和案例分析,边学边用。
随书附赠《工具清单手册》:内含可直接填写的工具表单,帮助读者快速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从职场到家庭的精准思考模型,重塑你的决策系统,解决真实的人生难题
职场突围:用“四步法”定位问题本质,从混乱会议中提炼关键议题,成为团队核心决策者。
家庭沟通:拆解“贴标签”“滑坡论证”等思维陷阱,用ARG检测仪化解育儿分歧、夫妻矛盾。
热点追踪:掌握信息源交叉验证法,迅速识破社交媒体谣言,在公共事件中保持清醒认知。
书中提供10多个真实决策模板:四步法、信息查验流程、利弊分析表、分歧分析单、因果分析表……助你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可操作步骤,像拆解数学题一样解决人生选择题。
1.AI时代的清醒指南,用批判性思维武装自己的大脑,在信息洪流中练就“火眼金睛”,教你辨真伪、防忽悠、讲道理、做决定
在AI技术飞速发展和信息泛滥的双重冲击下,批判性思维成为这个时代的人们非常稀缺的能力。如何辨别真伪、做出明智判断,已成为现代人的主要技能。《学会思考》为你提供一套完整的思维工具包:从识别虚假信息到拆解逻辑陷阱,从权衡利弊到理性决策,助你在信息洪流中练就“火眼金睛”。通过系统的训练,你将掌握辨真伪、防忽悠、讲道理、做决定的核心技能,用独立思考的力量掌控自己的人生。
2.由国内知名批判性思维教育标杆机构“C计划”团队重磅打造,专为普通人设计的思维升级指南,经数万学员验证。把复杂思维变简单,一套拿来即用的认知工具箱。
零门槛的思维框架:从日常决策到复杂问题,书中都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步骤。 看得见的思维工具:独创的思维导图和工作表单等可视化工具,让抽象思维一目了然。 覆盖真实生活场景:职场沟通、家庭关系、热点追踪……每个场景都有对应的思维训练方法。 每章配备针对性习题和案例分析,边学边用。 随书附赠《工具清单手册》:内含可直接填写的工具表单,帮助读者快速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3.从职场到家庭的精准思考模型,重塑你的决策系统,解决真实的人生难题
职场突围:用“四步法”定位问题本质,从混乱会议中提炼关键议题,成为团队核心决策者。 家庭沟通:拆解“贴标签”“滑坡论证”等思维陷阱,用ARG检测仪化解育儿分歧、夫妻矛盾。 热点追踪:掌握信息源交叉验证法,迅速识破社交媒体谣言,在公共事件中保持清醒认知。 书中提供10多个真实决策模板:四步法、信息查验流程、利弊分析表、分歧分析单、因果分析表……助你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可操作步骤,像拆解数学题一样解决人生选择题。4.思维防身术 认知进化指南,建立终身受用的抗忽悠体系
防AI误导:识别生成式内容的逻辑盲区,在deepseek、ChatGPT时代守护独立思考能力。 破认知茧房:用结构化归因模型打破信息差,在信息轰炸中构建多元认知维度。 炼理性内核:从“贴标签”到“理性思辨”,打破偏见形成的逻辑链,掌握多种典型的认知谬误、思维谬误、推理谬误的反制策略。5.强大的跨界智囊团推荐:从胡舒立到梁文道都推崇的思维指南,多位知名学者和行业领袖诚挚推荐。“新闻实验室”创始人方可成、“博雅小学堂”创始人邓瑾、资深职业教练秦华作序推荐,胡舒立、杨东平、梁文道、陈行甲、周轶君、黄裕生、胡泳、周濂、马国川……“一席”“知我心理”(Know Yourself)等平台跨界赞赏
【新闻界】财新传媒创办人胡舒立:“批判性思维能够教人学会独立思考。”
【教育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我们对人类思想领导力、深入研究和批判性思维的需求,变得前所未有的迫切。本书的出版适逢其时。”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黄裕生:“学会以质疑为起点、以反思和论证为目标的批判性思维是每个人提高自己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文化界】公益人陈行甲:“内容系统、扎实、有用。我愿意把这本书推荐给这个信息爆炸时代里的每一位朋友。”
纪录片导演周轶君:在每一个选择的十字路口,批判性思维是*重要的工具。本书中的例子很实用,有助于拆解生活乱麻。
内容简介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批判性思维已经成为每个人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批判性思维帮助人们分辨真伪、分析逻辑、合理表达,决定了我们信什么、做什么,以及在面对复杂世界的时候如何做出更好的判断和决策。 本书作者是国内从事批判性思维教育的专业机构“C计划”的三位联合创始人,她们不仅完整展现了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步骤,更打造了一个零基础、本土化、思维方式可视化、思考过程步骤化的学习系统,并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批判性思维工具供读者在实践中使用。 让我们掌握批判性思维,学会思考,做信息时代里更清醒的人。
前言
推荐序一 人生说明书与社会指南针
方可成(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新闻实验室”发起人)
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听过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如果你正面临这样的困扰,那么,我觉得很有可能是因为你听的道理太多了,却没有掌握分析、辨别这些道理的方法。
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道理多到泛滥的时代。从在传统媒体上发表文章的评论员,到手机里的网红大 V ,从群聊里的信息,到朋友圈的分享,几乎人人都能输出道理——甚至,不是人也可以输出道理了,因为ChatGPT 等人工智能(AI)工具已经可以头头是道、24 小时不停歇地发表看法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你不具备筛选和判断的能力,那么你听到的道理越多,噪声就越大,你也就越焦虑不安。
目录
第 1 章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 001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我们为什么需要批判性思维? 如何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本书可以帮你做什么? 你做好学习批判性思维的准备了吗?学习批判性思维,需要破除哪些认知偏差?第 2 章 如何定位问题? / 017
当我们面对一个有诸多信息、线索的复杂局面时,怎样切入关键点,分析并解决问题? 当你在考试中需要回答论述题、简答题、写作题时,当你需要完成调研报告、进行工作汇报时,如何准确切入问题,搭建逻辑分析框架?第 3 章 如何获取可靠的信息? / 037
网络时代充斥的巨量信息让人真假难辨,如何避免掉入假消息的陷阱? 在研究一个问题时,从哪里可以检索、收集到可靠的资料?第 4 章 如何提取关键信息? / 055
如何准确抓住一段话的观点? 如何洞察观点背后的推理逻辑?第 5 章 如何评价论证质量? / 073
当不同的人观点出现分歧时,应该相信谁? 如何判断谁的观点更有道理?第 6 章 如何发现论证的漏洞? / 097
如何用 ARG 三标准识别低质量的论证? 如何应对生活中喜欢讲歪理的“杠精”?第 7 章 如何洞察事物背后的规律? / 127
如何发现、提炼事物背后的规律? “贴标签”“开地图炮”等行为有没有问题? 基于大数据的统计研究,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有什么意义?第 8 章 如何愉快地与三观不同的人交流? / 151
在评价同一件事的时候,不同的人为何会有截然不同的论断? 如何弥合对话者之间的分歧和差异,促进沟通?第 9 章 如何权衡利弊? / 169
在面对“该不该做某件事”的难题时,可以如何思考? 为什么人们总会做出一些不明智的选择?一些习以为常的决策方式有什么问题?第 10 章 如何洞悉问题背后的复杂原因? / 191 如何找到问题中的复杂因素,对症下药? 如何避免错误归因,陷入错误的思维方式?
第 11 章 如何找到导致问题的关键因素? / 215
自己提出的原因是否是问题背后真正的原因? 通过结构化归因找到诸多可能的原因后,如何判断哪一个或哪几个比较关键?第 12 章 如何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案? / 235
面对问题,如何思考、寻找解决方案? 如何评估不同的解决方案,从中找出*优的行动路径?第 13 章 如何在决策中兼顾复杂因素? / 259
当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时,如何更理性地做决定? 当多人参与决策时,如何更加公允地进行决策?第 14 章 如何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 / 277
当我们的脑海里已经有了一定的观点或想法,如何清晰、有逻辑地将其表达出来?第 15 章 构筑理性、多元、良善的社会 / 301
本书介绍了诸多思考方法,应该如何整合应用? 如何持续地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后记 / 315
相关资料
我们为什么应该学习批判性思维?
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关键决策,往往未经审视,只是根据感性直觉、大众潮流或传统做法,就轻易拍板:上大学填哪个专业、毕业后考研还是找工作、多个工作机会到底选哪个、该不该和某人结婚(或离婚)、孩子要到哪所学校上学、如何缓解夫妻或亲子矛盾……回望过去,我们常常懊恼已做出的一些决定,思忖着如果当时想得更清楚一点就好了。
世上没有后悔药,过去的事情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批判性思维,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让未来的生活更加幸福。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也有学者将其翻译成审辨式思维),即做到慎思明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罗伯特·恩尼斯(Robert Ennis)将其定义为“一种合乎理性的、反思型的思维方式,决定我们信什么和做什么”。我们不能只靠本能生活,而是要质疑自己获取的信息是否真实、观念是否合理,思考自己的想法和决定是否有充分的依据,以及如何获得更充分的依据,进而去决策和行动。
批判性思维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新时代的挑战。
在泥沙俱下的网络信息时代,充斥着假新闻和各式谣言,让人被煽动、被迷惑。这就需要我们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信息素养,学会获得更高质量的信息,明辨真伪。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AI记忆和整理现存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人类就业和教育模式的巨大挑战。当各种资讯的获取变得更加唾手可得,我们该如何整合信息、应用信息,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和价值体系?当生成式 AI 能源源不断为我们提供答案、提供观点时,到底要不要采信它的说法?什么才是更值得相信的?当 AI 帮助我们分析利弊、预判后果后,如何基于复杂问题和多元价值权衡轻重、理性决策?传统的死记硬背、复制粘贴的学习和工作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时代需求,我们需要学会生发疑问、提出问题、科学论证,从而不断地去开拓新知识的疆域。
这种品质过去我们往往只在少数人的身上看到。如今,我们需要更多人能够不再只是背诵标准答案,被束缚于原有知识体系内,而是能更开放地好奇、提问、思考、创造。正如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所说,ChatGPT 后,教育*核心的应该是培养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也确实已经成为国际国内教育领域极为重视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21 世纪教育的主旋律是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培养将不再是未来教育发展中的“自由选项”,而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国际经合组织(OECD)提出的“核心素养”框架中指出要培养立足于批判性立场展开思考与行动的能力。“美国 21 世纪学习技能联盟”将批判性思维作为和合作、沟通、创新并列的四大关键能力之一。不仅欧美国家门将批判性思维作为核心技能,日本也将批判性思维纳入“21 世纪学习力基础模型”。
中国的教育界也已经意识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例如,“独立思考”“能批判性地审视内容”“能发现信息中的问题并提出质疑”“学会判断和处理信息”等要素,都已经被明文写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清华大学等高校开设了批判性思维的专门课程,北大附中、北京育民小学、深圳实验学校等中小学也将批判性思维教学引入了课堂。“C 计划”则是这些名校的课程研发与教学的重要合作伙伴。
正是相信批判性思维对人、对社会的底层作用,我们于 2016 年成立了“C 计划”(C,即 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推广这一思维技能,帮助更多的人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三名主创毕业于国内外名校,接受了人文社科领域扎实的学术训练,在金融、新闻、法律、教育创新等行业有着多年的工作经验。我们将自己对社会的观察、对教育制度的反思,以及多年的学术积累,注入一线的教学研发之中。到 2024 年,已经有 6 万多名成人、上万名儿童受益于我们的批判性思维课程、经典书思辨阅读课程。这些课程广受好评,也得到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以及腾讯等知名网络的教授、人力资源专家的认可。
本书是我们对成人批判性思维课程的一个总结,它结合了批判性思维的经典理论和更贴近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案例,旨在为本土的伙伴们提供实用的参考。
关于批判性思维和思考方法,市场上不乏经典书籍。而本书和它们*大的区别在于:
零基础、低门槛。许多关于论证方法论的书籍,面向学术研究群体,书中有许多理论“大词”,对普通读者并非那么友好。而这本书,则尽力将各种抽象的理论落地,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各种理论和概念。 接地气、本土化。不少批判性思维的书籍从国外翻译而来,书中使用的也多是西方文化下的案例,如经常出现的控枪、陪审团、选举等议题,其实和中国读者有相当大的距离。而这本书,全部基于中国读者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场景提供分析,让方法论更容易迁移落地。 思维方式可视化、思考过程步骤化。本书中有大量原创的“工作纸”(worksheet),使用表单、流程图、核对清单、思维导图等将思考过程显性化,初学者可以利用这些“工作纸”,根据指引步步分析,逐渐将思考方法内化。作者简介
郭兆凡,“C计划”联合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曾接受美国批判性思维协会培训,曾任职于21世纪教育研究院、高盛集团等。
蓝方,“C计划”联合创始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和法国巴黎政治大学。曾任《财经》杂志、财新传媒公共政策资深记者。
叶明欣,“C计划”联合创始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资深律师,从事法律实务及倡导工作多年。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6.9¥49.8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2¥20.0 -
《老子》注评
¥5.1¥11.0 -
脑海中的声音:自我对话的历史与科学
¥22.5¥49.0 -
中华圣贤讲什么
¥18.2¥26.0 -
新事论
¥8.5¥22.0 -
孔子的智慧-精装典藏新善本
¥14.4¥28.0 -
昨日书林:道教史
¥10.9¥33.0 -
论好运(八品)
¥16.4¥48.0 -
道家哲学研究-(附录三种)
¥5.9¥18.0 -
理想国-精装典藏版
¥21.4¥68.0 -
生命的所有可能
¥24.4¥52.0 -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10.0¥36.0 -
生育对话录
¥21.8¥39.0 -
我的生命哲学(九品)
¥25.9¥58.0 -
西南联大哲学课
¥16.7¥58.0 -
一种人生观
¥29.3¥42.0 -
心灵的平和之美
¥15.4¥45.0 -
孟子通讲
¥20.1¥59.8 -
谈美
¥6.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