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552674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3-01
  • 条形码:9787515526744 ; 978-7-5155-2674-4

本书特色

?研究方法论专家亲授10余年论文指导经验——研究生毕业论文一站式全流程指南,带你轻松攻破毕业论文难关。

?覆盖毕业论文的4大关键阶段,解析5个正文标准格式模块,细致讲解18个研究要点。

?手把手教你高效检索文献、构建概念框架、选择研究类型、明确研究方法、陈述研究课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等,让你的毕业论文每一步都稳扎稳打。

?深入讲解研究空白、研究对齐、局限性与界限、研究预设、效度与信度等易被忽视的重要内容,让你的论文具有导师认可的深度与专业性。

?附有大量模版,*后5章提供毕业论文标准格式示例,助力内化知识点,提升写作效率,顺利写出高分毕业论文。


内容简介

撰写毕业论文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坚定不移完成研究的决心,更需要恰当的指导来,确保顺利毕业。本书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生量身打造,指导论文写作的全流程,介绍了规划、撰写和提交学位论文的每一步骤。

本书为论文的每个阶段提供了详细指导。包括选定研究主题、构建文献综述、识别研究空白、招募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抽样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以及撰写研究成果的诸多方法论考量。研究生不仅能了解学位论文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及其特性,还能获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方法、如何详细描述所选方法,以及如何为方法选择提供合理论据的指导。本书*后五章还提供了毕业论文标准格式模板,研究生在掌握方法论知识后,可根据这五章内容进行实践,从而写出扎实的毕业论文。

本书提供大量模板、实例和实用工具,旨在帮助研究生们克服在方法论上可能遇到的难题,为他们的毕业论文保驾护航。

前言

第1章 毕业论文计划
第2章 文献综述与概念 / 理论框架
第3章 理解毕业论文研究的类型
第4章 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
第5章 理解七类研究空白
第6章 课题陈述
第7章 目的陈述
第8章 研究陈述与研究问题
第9章 研究对齐:建立研究中的对应关系

目录

第1章 毕业论文计划

本章目标

毕业论文流程

撰 写

选定研究主题

小 结

第2章 文献综述与概念 / 理论框架

本章目标

文献综述

完善科研能力

积累知识

构建论证

贡献知识

搜索相关文献

查阅选定文献

理解概念 / 理论框架

小 结

第3章 理解毕业论文研究的类型

本章目标

关于毕业论文研究

毕业论文研究的类型

小 结

第4章 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

本章目标

关于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方法的种类

定性研究方法

混合方法设计

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

介绍选定的研究方法

小 结

第5章 理解七类研究空白

本章目标

引 言

理论基础与阐发

从*常见到*不常见的七种研究空白

小 结

第6章 课题陈述

本章目标

引 言

课题陈述:定义与内涵

课题陈述的两个问题

撰写课题陈述

小 结

第7章 目的陈述

本章目标

引 言

目的陈述:定义与内涵

基于研究方法论的目的陈述

目的陈述中*有力的动词

撰写目的陈述

小 结

第8章 研究陈述与研究问题

本章目标

引 言

研究问题:定义与内涵

定量研究的研究问题

基于工具内含理论框架与构念的定量研究问题

撰写研究陈述与研究问题

定性研究的研究问题

小 结

第9章 研究对齐:建立研究中的对应关系

本章目标

引 言

研究对齐:定义与内涵

对齐的重要性

研究对齐的规则

实现研究的对齐

对齐矩阵:毕业论文对齐

小 结

第10章 理解局限性与界限

本章目标

引 言

局限性的定义

界限的定义

小 结

第11章 理解与阐述预设

本章目标

引 言

预设的定义

做出研究预设

小 结

第12章 理解研究贡献与研究意义的区别

本章目标

引 言

研究贡献是什么?为什么重要?

研究意义是什么?为什么重要?

小 结

第13章 决定资料来源

本章目标

关于资料

资料来源

确定适当的资料与来源

确定样本容量

伦理问题

小 结

第14章 资料收集策略的不同类型

本章目标

引 言

测验法

定量和定性资料收集方法

如何选择适当的资料收集策略

小 结

第15章 资料收集过程:方案与实施

本章目标

引 言

制订研究方案

准备资料收集

编写知情同意书

资料收集的伦理问题

实施资料收集

撰写资料收集过程

小 结

第16章 理解总体与抽样

本章目标

引 言

总体、抽样与定义

定量抽样方法

确定非概率研究中的样本容量

小 结

第17章 资料分析过程:计划与实施

本章目标

引 言

定量资料分析

定性资料分析

如何确定适当的定性分析类型

确保定性发现的可信度

小 结

第18章 保障研究质量

本章目标

引 言

定量研究中的效度与信度

保证定性研究的可信度

保证混合方法研究的质量

小 结

第19章 毕业论文标准格式:**章(导论)

本章目标

导论与研究背景

本章概要

研究课题与课题陈述

目的陈述

研究陈述与研究问题

概念 / 理论框架

预设、局限性与界限

界限 / 研究范围

预 设

研究意义

小 结

第20章 毕业论文标准格式:第二章(文献综述)

本章目标

引言与概述

ChatGPT 介绍

文献搜索与选择

概念 / 理论框架

文献综述

小 结

第21章 毕业论文标准格式:第三章(研究方法)

本章目标

引言与概述

课题陈述

目的陈述

研究陈述与研究问题

研究对齐:定义与内涵

研究方法

研究设计

总体、样本和抽样方法

工具化

资料收集(流程)

数据分析(定量研究)

资料分析(定性研究)

信 度

效 度

伦理议题与研究流程

预设、局限性和界限

小 结

第22章 毕业论文标准格式:第四章(资料分析与研究发现)

本章目标

呈现定量研究结果

双变量统计方法

推断性统计:多变量统计

多变量统计方法

定性研究中的结果呈现

概 述

研究背景

参与者情况

资料分析

研究发现

总 结

小 结

第23章 毕业论文标准格式:第五章(讨论与结论)

本章目标

引言与概述

研究发现总结与结论

解读研究发现

研究发现的启示与应用

局限性

未来研究建议

小 结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本书绝对名副其实!它以非常简单的方式涵盖了论文研究方法的实际细微差别,这对于初学者和有经验的研究者都很有帮助。两位作者为论文的每个部分提供了出色的概述,配以清晰的工具、模板和示例,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方法论目标。文本前面的图表和表格列表帮助读者快速找到他们将在自己的研究中使用的关键视觉元素的示例。我已经教授和指导博士生超过20年,认为这本书是博士生和委员会成员不可或缺的资源。这是一本优秀的指南和资源,每个社会科学博士项目都应该将其添加到他们的课程中!——美国亚马逊读者 我在完成我的论文时真的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这本书在论文写作的各个方面都提供了详尽的背景资料和指导,帮助我度过这个艰苦的过程。——美国亚马逊读者第1章
毕业论文计划

本章目标
读者应掌握如下内容:
1.描述毕业论文的整体流程;
2.确定自己正处在毕业论文流程中的哪个阶段;
3.选择适当的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流程
毕业论文是研究生研究任务的组成部分,完成毕业论文是获得硕博学位的前提条件。这是入行过程的一部分,让你为加入本领域学院研究者或实践研究者组成的共同群体做好准备。通过完成毕业论文,你会掌握在研究规范与边界之内独立开展研究所需的特殊技能。指导教师的职责是,确保你的研究活动与决定符合既定规范与边界。对你的期望是,你在入行期结束时能够掌握批判性吸收前人成果和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以促进学科发展,解决实际问题。
毕业论文流程因你就读的国家、研究的领域、所在的项目或院系而异。不过,接下来介绍的毕业论文流程反映了大部分研究生项目的情况,适用于大部分国家和大部分研究领域。流程共有四个阶段:预备、计划、研究、呈现。

预 备

第1章

毕业论文计划


本章目标

读者应掌握如下内容:

1.描述毕业论文的整体流程;

2.确定自己正处在毕业论文流程中的哪个阶段;

3.选择适当的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流程

毕业论文是研究生研究任务的组成部分,完成毕业论文是获得硕博学位的前提条件。这是入行过程的一部分,让你为加入本领域学院研究者或实践研究者组成的共同群体做好准备。通过完成毕业论文,你会掌握在研究规范与边界之内独立开展研究所需的特殊技能。指导教师的职责是,确保你的研究活动与决定符合既定规范与边界。对你的期望是,你在入行期结束时能够掌握批判性吸收前人成果和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以促进学科发展,解决实际问题。

毕业论文流程因你就读的国家、研究的领域、所在的项目或院系而异。不过,接下来介绍的毕业论文流程反映了大部分研究生项目的情况,适用于大部分国家和大部分研究领域。流程共有四个阶段:预备、计划、研究、呈现。


预 备

毕业论文的预备工作始于开学。不过,有的学校或项目会要求学生在申请阶段就说明预定研究方向。你要做的**件事(尤其是录取之后)是具体了解项目 / 院系规定的必修课程,以及本系主要教师的研究经验和方向。你*好尽可能了解院系的文化氛围和组织架构,试着回答以下问题:系主任是谁?系主任的角色和职责是什么?系里的师生关系怎么样?学生在毕业论文方面能获得哪些支持?学长都做过什么毕业论文题目?在毕业论文的预备阶段,学生应该上哪些针对性的研究方法论课程?系里的老师都研究哪些领域?毕业论文有没有可能申请到课题经费?如果你在选择题目和方法方面有问题,你应该联系什么人? 回答上述的一些问题有助于你理解系里的各位教师和院系 / 项目整体对你的要求。这也是为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做谋划的好时机。

毕业论文启动之前的课程是关键的预备步骤。认真对待研究方法论课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是为了拿高分,更是为了习得读文献和做研究的技能。在这段时间,你要抓住机会学习不同的研究方法,包括它们的长处和短处以及如何具体运用到研究中。这就好比购置各种优质高效的工具,以便到时候从工具箱里选出正确的工具。如果不去熟悉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你在做研究主题和研究途径的计划时就会受限。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方面是课程作业和课程论文,这是一个探索研究方向的好机会。一般来说,等到课程上完的时候,你已经知道自己想在毕业论文中研究什么主题了。但如果课上完了还没选定题目,那也为时未晚。在毕业论文流程的初期,你或许还有机会在阅读文献,或者与导师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换题目。

你还可以与其他要写毕业论文的同门交流经验和研究策略,这也能帮助你更好地踏上论文之路。你要对论文答辩的形式(由哪几部分组成,答辩时间有多长),以及院系对毕业生有什么要求,论文委员会的老师会提什么样的问题都有所了解,这很重要。*后,旁听答辩也是一个灵感来源——看一看别人是如何顺利完成毕业论文,通过答辩的。


计 划

有一些学校或研究项目允许学生自选导师,甚至决定论文委员会的成员构成,但有的项目是指定导师。不管你的项目采取什么样的毕业论文指导形式,如果你和导师的角色、职责和期望都有明确规定且得到遵守,那么你顺利完成论文的机会都会更大。因此,讨论你和导师的角色、职责和期望是有必要的——确保大家在同一频道上。

导师的主要角色是指导和支持学生踏上独立研究之路。不过,导师的指导方式和支持程度各不相同。你的导师用什么方式指导和支持学生写毕业论文?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你可以通过非正式的询问,如,找导师讨论,与导师目前和以前指导的学生谈话等。通过收集这些有利于回答上述问题的信息,你可以了解你预计会获得的指导和支持,设法利用这些资源来完成你的毕业论文目标。

然而,并非所有导师都会给予你需要的指导和支持。搞清楚了导师能提供什么,你接下来就需要思考自己需要什么,还有在考虑到会获得的指导和支持的前提下,计划如何满足自己的需求。思维要灵活。“灵活”的意思是,在求学的旅途中,你有时会感受到导师的支持,有时又会有孤军奋战的感觉。一条有效的策略是,学会自己想办法。比方说,你不熟悉你计划采用的一种具体研究方法,导师也不太熟悉,那你就要花时间去进一步学习。再比方说,如果你不清楚毕业论文每一章的要求,那就去查阅其他毕业论文范例。这些经历会提升你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研究技能,让你具备独立研究的资质。

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有一条主要的策略,那就是采用独立研究者的行为与思维方式——将导师当作教练,而不是合作作者。这种心态能帮助你做出合理决定,采取有坚实依据的行为,还能让你做好为自身行为辩护的准备。每当你无法为自身行为和决定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别人就可能对你的论文题目、研究目标或方法提出不良的修改意见。比方说,你想要用现象学方法做定性研究,而你对方法选择的论证不扎实。有人可能就会建议你换一种未必*合适的方法。这不意味着你不应该听从建议,而是说,决策背后的合理依据有助于吸引有价值的建议,也让你有充分的理由采纳建议。

计划还涉及确定论文题目,确定你在研究中想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思考研究意义,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策略,还有选择适当的数据分析策略。本书会在后文中依次讨论上述方面。但现在要讲的重点是,你在做计划时应当考虑项目的规范和要求。你要确保自己的行为和决定不仅符合研究规章,也与你的研究目标相一致。另外,你还要思考自己提议的行为会造成什么后果,并设法说明行为的依据,这是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一大关键。


研 究


在这个阶段,研究框架应该已经就位,你也具备了开展研究所需的资源。机构审查委员会(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IRB)审批通过后,你就可以采用经过审批的具体抽样方法和招募渠道来接触潜在研究参与者了。接下来,报名参与研究的人应当填写筛选问卷,问卷中的问题会帮助研究者确定该报名者是否有参与研究的资格。

报名者达到招募要求之后,就会正式参与研究。但在参与之前,研究者会向参与者出示知情同意书,告知研究目的、参与者的权利与责任,以及可能涉及的风险。同意参与后,参与者会回答问题,从而给出解决研究问题或假设所需的数据。作为新数据的替代或补充,研究者也可以收集现有数据或文档来解答问题。数据收集的下一步是数据分析。首先是数据清理,也就是删除无法辨别的信息,得出适合统计分析、定性分析或综合分析的数据。所有分析的主要驱动力都应当是研究问题或假设。


呈 现

呈现阶段不仅要交流研究发现,还要展现整个研究过程。想一想都有哪些人会阅读你的毕业论文,这有助于有效呈现你的研究计划。首先要说明研究背景和主题概况——设法让其他人了解你的研究课题。从传统上讲,研究课题应当针对你在前人研究中发现的一处空白。你也可以进行批判性文献综述与综合,从中得出研究课题。

另外,如果你做的是行动研究,那可以直接提出一个现实课题,它可以与你所在专业的某个议题相关,也可以是业界前沿问题。

课题陈述之后,你要说明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 假说。接下来,你要论述你的概念或理论框架,其中包括指导研究开展的具体理论或概念。对研究意义的有力论证很重要,你要思考你的研究为什么重要。

上述要素都是导论的组成部分。除了导论以外,论文还包括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图文形式的结果报告、讨论和结论。我们会在本书后续章节中进一步讨论这些内容。


撰 写

毕业论文的流程当中有一个你会经常做的环节,那就是写作。

写作是运用任何书写或打字设备,将观察发现、概念或思想落到纸面或电子文档的艺术。我们将头脑视为一台能够创造新概念的精妙自然机器。恐惧心理是阻挡我们充分利用头脑,达成写作目标的*主要障碍。当头脑被负面想法占据时,可以用于包括写作在内的创造性活动的认知资源就少了。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不知道怎么才能写出完美的文章”“我不知道该写什么”“我写不完毕业论文了”。这些负面想法妨碍了灵感的流动,抑制了创造性写作。正如钦塔马尼所说,失败预期会消耗创造力。“(不愿写作)……*常见的引发条件是思维冲突,还有一开始就想写出完美的论文(完美论文综合征)。”

在论文撰写的初期,*好别执着于写下完美的想法,多关注、记录那些看上去并不完美的想法。初步想法落到纸面之后,你可以回过头来完善文字。你可以找一个安静的写作场所,舒缓音乐放不放都行,创造一个有利的心境,让自己进入创造性写作的状态。


**人称的用法

在学术写作中使用**人称视角(我、我们、我们的)是可以接受的做法。但学术写作中应当避免一种**人称的用法,那就是用**人称来描述你的想法、感受和个人观点。适合**人称视角的理想场景是描述研究行为与研究决定。另外,多用主动语态有利于读者了解施事者是谁。下面是几个采用主动语态和**人称的例句:


我开发了调查问卷。 我们上午对每位参与者进行了访谈。 我们进行了独立 t 检验,以便判断全职员工与兼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是否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

不过,你的学校、院系、学科或导师可能会要求你用第三人称写作。因此,我们建议你在写毕业论文之前,先跟导师沟通好合适的写作风格。你也可以查阅本院系或本专业学长已完成的毕业论文,看看他们是怎么写的。*后,如果你所在的学校设立了写作中心,你可以联系中心,明确写作风格方面的要求。

请注意,本书中给出的毕业论文样章中有一些采用了第三人称,方便你通过实例来了解写作方法,如果你必须按照这种风格写作的话(见第19至23章)。

选定研究主题

在思考想要研究的主题时,“兴趣”这个词会在你心中浮现。有时候,你会在与同学和老师谈论毕业论文计划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你对主题的感兴趣程度可以是毕业论文主题的主要决定因素,但在定主题时还应该考虑其他因素。不过,在探讨这些因素是什么之前,我们首先来解答这个问题:什么是主题?主题是一个具有研究潜力的核心思想。换句话说,它是学者想要研究的主要议题。

主题会因抽象程度、与现实议题的关联、与你所在研究领域的关系而异。 研究高度抽象的主题(与现实议题没有关联,与你所在领域的研究方向也没有关系)会颇具挑战性。假设你要研究教育领域中的“人工智能赋能”。这个主题可以认为是太抽象了,因为它不体现教育领域的任何具体议题。导师可能会说你的主题太泛了,追问这个主题与教育议题或教育实践有什么联系。你可以思考自己提出的主题与什么领域、什么场景、什么事件有关联,这样做有助于降低抽象程度。例如,你可以改成“机器学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这里将“人工智能”替换成了它的一个子方向,也就是“机器学习”,而“作用”一词进一步降低了抽象程度。此外,加入“学生学习”也有助于将主题联系到教育学领域的一个研究方向。我们要强调的是,构思主题并不总是上面讨论的这种线性过程。

它可能会在你上一门课、听一个人发言、读一篇文章、做一道课程作业、思考一个难题时浮现。*重要的一点是,要确保它符合优秀研究主题的标准,也就是:不应过于抽象;应当与领域内的现实议题有关联;应当与领域内的研究有联系。除此之外,你可能还要回答下列问题:主题对你有多重要?主题对你所在的研究领域有多重要?主题对你的未来事业有多重要?回答这些问题能帮助你合理决定研究的聚焦点(见表 1.1)。

表 1.1 确定合适主题的标准

标准

含义

评定结果

抽象程度

主题与真实具体事件、情境、行为等的距离。

我的主题的抽象程度:

● 非常高

● 高

● 中等

● 低

● 非常低

与现实议题的关联

主题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程度。


主题与现实议题的关联度

有多高?

● 非常高

● 高

● 中等

● 低

● 非常低

与本领域内研究方向的关联

主题与你所在领域内的某个研究方向的关联程度。


主题与本领域内研究方向的关

联度有多高?

● 非常高

● 高

● 中等

● 低

● 非常低

对主题的兴趣度


你对主题的好奇心和愉悦感有

多强?


你对主题有多感兴趣?

● 非常感兴趣

● 有点感兴趣

● 不确定

● 不太感兴趣

● 完全没兴趣

对自身经历的意义


从你的过往经历来看,主题对你的意义有多大?


从你的过往经历来看,主题对你的意义有多大?

● 意义很大

● 有一定意义

● 不确定

● 意义不大

● 完全没意义

对本研究领域的意义


主题对你所在领域的意义有多大意义?


主题对你所在的研究领域有多大意义?

● 意义很大

● 有一定意义

● 不确定

● 意义不大

● 完全没意义

对个人未来事业的意义


主题对你的职业追求和未来研究重点有多大意义?


主题对你的未来事业有多大意义?

● 意义很大

● 有一定意义

● 不确定

● 意义不大

● 完全没意义


小 结

毕业论文流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为研究做预备的阶段;制订研究计划的阶段;开展研究的阶段;*后是通过文字呈现研究结果的阶段,说明你确实做了研究,取得了什么成果,包括展示研究意义、对结果的解读、研究应用和研究影响。学术写作贯穿于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撰写毕业论文是一项有挑战性的任务,但在学校和论文委员会的充分支持下,你能够完成这项任务。此外,你要坚定走完研究旅程的决心,这样才更有可能走到毕业的终点。我们鼓励你在启程的时候,就开始思考自己可以选择的主题范围。我们做到了,我们知道你也行。

作者简介

[美] 菲利普 ·阿杜(Philip Adu)

美国瓦尔登大学教员,方法论专家,研究方法咨询公司的创立者,10多年来为客户提供研究方法方面的指导。著有《理论框架在现象学研究中的作用:开发与应用》(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in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一步步教你编码定性资料》(A Step-by-Step Guide to Qualitative Data Coding)。


[美] D.安东尼 ·迈尔斯(D. Anthony Miles)

作家、研究员,迈尔斯发展产业公司CEO和创始人,有10余年指导博士论文的经验,指导过100多位博士生。在全球性的科研社交网站Research Gate上,他的论文下载和阅读量超过300 000 次。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