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

包邮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

国外毛泽东研究译丛

1星价 ¥12.4 (6.9折)
2星价¥12.2 定价¥1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30006245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小32开
  • 页数:241
  • 出版时间:2005-01-01
  • 条形码:9787300062457 ; 978-7-300-06245-7

本书特色

如果说毛泽东主义没有在中国创造出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那么它确实造成了一个持久动荡的革命形势,为达到(或至少是追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目标提供了可能性,如果马克思要改变世界而不是简单地解释世界的指令是衡量一个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准的话,那么,与列宁主义者相比,毛泽东*后或许可以被判认是一个更好的马克思主义者。……假如毛泽东的非列宁主义的(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民粹主义思想,*终会以某种方式来推进中国对马克思主义预言的乌托邦社会目标进行探索的话,这可能是一切悖论中*为奇怪的一个。

    ——莫里斯·迈斯纳 (Maurice Meisner)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的成名代表作,体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 学者的典型分析思路和论证风格。作者以自己雄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力,试图全方位地恢复被扭曲的马克思著作中所谓“乌托邦主义”的深刻内涵。作者认为,如果失去了以追求未知世界为特征的“乌托邦主义”,那么,实际上就意味着人类减低或放弃了自身的创造能力。之所以说毛泽东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他充分保持了“乌托邦主义”的冲动;同时毛泽东也根据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与“民粹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毛泽东的理论体系。

目录


**章 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主义
第二章 毛泽东主义中的乌托邦社会主义论题:城乡关系
第三章 列宁主义和毛泽东主义: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若干民粹主义观点
第四章 毛泽东主义中的乌托邦目标与苦行价值观
第五章 巴黎公社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思想中的反映
第六章 对毛泽东的崇拜
第七章 毛泽东主义未来观中的乌托邦成分和非理想化成分
第八章 乌托邦的形式化:毛泽东主义时代后的中国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一)
参考文献(二)
索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莫里斯·迈斯纳(Maurice Meisner)  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威斯康星大学、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美国历史学会会员,亚洲研究协会会员。中共党史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其作还有《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