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评论(5条)
图文详情
- ISBN:753513805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小16开
- 页数:18509
- 出版时间:2004-08-01
- 条形码:9787535138057 ; 978-7-5351-3805-7
内容简介
本书将研究魏晋玄学的目光放到辽阔的长江流域、放到道家文化传统中,对魏晋玄学的本来面目有了一个较为接近的认识。
目录
总序
导论
章 长江道家玄学
节 长江文化
第二节 道家学说
第三节 魏晋玄学
第四节 玄学与长江文化和道家学说的关系
第二章 玄学产生的时代
节 从桓灵之世到曹魏时代的社会局势
第二节 天人感应神学的崩溃与儒学的衰落
第三节 汉魏之际士人生活方式的新变化
第四节 汉末道家思想的复兴及其对玄学因素的孕育
第三章 裁烟学派、曹氏父子与玄学产生之关系
节 董卓之乱后的荆州及刘表在稳定荆州中的贡献
第二节 荆州的人文环境和荆州学派的产生
第三节 荆州学派的规模、内容、特点
第四节 曹操得荆州后对士人的网罗及荆州学派与魏晋玄学之关系
第五节 生长于长江流域的曹氏父子为玄学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六节 邺下文士集团的生存方式与玄学产生的密切关系
第四章 玄学的发展及南方士入对玄学的学习
节 正始玄学
第二节 竹林玄学
第三节 元康玄学
第四节 东吴士人的学术特点及其西晋统一后对玄学的学习和认同
第五章 东晋时期玄学的南移
节 “永嘉之乱”与世家大族的纷纷南迁
第二节 东晋政权的建立及“王与马,”政治格局的形成
第三节 南方的秀丽山水与新的庄园样式的出现
第四节 佛教的继续发展、道教的成熟及对士人生活和玄学发展的影响
第五节 东晋玄学的主要人物及团体
第六节 东晋玄学的显著特征
第七节 南朝玄学的特点及玄学的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导论
章 长江道家玄学
节 长江文化
第二节 道家学说
第三节 魏晋玄学
第四节 玄学与长江文化和道家学说的关系
第二章 玄学产生的时代
节 从桓灵之世到曹魏时代的社会局势
第二节 天人感应神学的崩溃与儒学的衰落
第三节 汉魏之际士人生活方式的新变化
第四节 汉末道家思想的复兴及其对玄学因素的孕育
第三章 裁烟学派、曹氏父子与玄学产生之关系
节 董卓之乱后的荆州及刘表在稳定荆州中的贡献
第二节 荆州的人文环境和荆州学派的产生
第三节 荆州学派的规模、内容、特点
第四节 曹操得荆州后对士人的网罗及荆州学派与魏晋玄学之关系
第五节 生长于长江流域的曹氏父子为玄学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六节 邺下文士集团的生存方式与玄学产生的密切关系
第四章 玄学的发展及南方士入对玄学的学习
节 正始玄学
第二节 竹林玄学
第三节 元康玄学
第四节 东吴士人的学术特点及其西晋统一后对玄学的学习和认同
第五章 东晋时期玄学的南移
节 “永嘉之乱”与世家大族的纷纷南迁
第二节 东晋政权的建立及“王与马,”政治格局的形成
第三节 南方的秀丽山水与新的庄园样式的出现
第四节 佛教的继续发展、道教的成熟及对士人生活和玄学发展的影响
第五节 东晋玄学的主要人物及团体
第六节 东晋玄学的显著特征
第七节 南朝玄学的特点及玄学的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长江文化研究文库》是国家“十五”重点图书项目,由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任总编。《文库》分综论(季羡林主编)、学术思想(汤一介主编)、文物考古(俞伟超主编)、民族宗教(张正明主编)、经济科教(章开沅主编)、文学艺术(袁行霈主编、社会生活(冯天瑜主编)7大系列,共52本,2000余万字。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寻味中国
¥14.7¥38.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0.5¥29.8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5.0¥39.0 -
门外文谈
¥13.2¥38.0 -
茶经(黑白版)
¥11.1¥48.0 -
吾国与吾民-精装典藏新善本
¥14.4¥28.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8.3¥22.0 -
经典常谈
¥6.2¥14.8 -
溥仪偷运国宝
¥7.7¥26.0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柏杨作品-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
¥13.8¥26.0 -
士当何为:徐复观先生谈思录
¥24.8¥68.0 -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
¥25.2¥42.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8¥26.0 -
中国馔馐谭
¥10.9¥23.0 -
千曲川风情:岛崎藤村散文集
¥18.0¥46.0 -
黄河上的古都
¥14.8¥46.0 -
经典常谈
¥16.7¥39.8 -
氍毹留痕-典藏本
¥29.7¥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