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花扇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桃花扇

中国家庭基本藏书·戏曲小说卷

1星价 ¥4.4 (4.9折)
2星价¥4.4 定价¥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2条)
***(三星用户)

不管是装帧还是内容,都是首选

这本书是买的最值的,装帧大气,纸张上等,字体清晰,内容详实,但是我就是没有看。

2015-09-18 12:41:26
0 0
cfs***(三星用户)

喜欢中图,我来为中图正名!

喜欢中图,我来为中图正名!

2014-09-20 22:15:00
0 0
图文详情
  • ISBN:780598666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229
  • 出版时间:2005-05-01
  • 条形码:9787805986661 ; 978-7-80598-666-1

本书特色

《桃花扇》一剧,皆南朝新事,父老犹有存者。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
——《桃花扇》小引
《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者也;权奸者,魏阉之余孽也;余孽者,进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隳三百年之帝基者也。帝基不存,权奸安在?惟美人之血痕,扇面之桃花,啧啧在口,历历在目,此则事之不奇而奇,不必传而可传者也。人面耶?桃花耶?虽历千百春,艳红相映。问种桃之道士,且不知归何处矣。
——《桃花扇》小识

内容简介

《桃花扇》是清代传奇的代表作。孔尚任米出仕之前,从族兄孔方训那里听到李香君血溅诗扇、杨龙友点染成桃花的故事,就想写一部反映南明灭亡的传奇剧本,因“见闻本广,有乖信史”,未敢贸然动笔。康熙二十五年(1681),他奉命随工部传郎孙在丰督修疏浚黄河海口的工程,在淮扬一代生活了三年,结识了一批明朝遗老,凭吊了不少南明历史遗迹,搜集了大量有关的历史资料,为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康熙三十八年(1699)六月,在经过十几年酝酿和准备之后,终于以三易其稿完成了《桃花扇》的创作。这是一部“借高台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历史剧。它以复社名士侯朝宗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反映了南明弘光王朝从建立到亡国的短暂历史过程,描绘出明清易代时的广阔社会生活画卷。作者是非分用,爱憎强烈,对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腐败、奸佞专权和将领骄悍,都作了无情地揭露和鞭挞;对矢志报国而无力挽狂澜的史可法则寄予深切同情和大力称颂。作品着重塑造了李香君、柳敬事、苏昆生等下层人物的形象,满腔热忱地赞扬他们心系国家安危的高尚品质和民族气节。《桃花扇》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进步的思想倾向和扣人心弦的艺术力量,引起人们强烈的感情共鸣。剧本刚脱稿时,“王公荐绅,莫不借钞,时有纸贵之誉”,北京演出者,岁无虚日,故臣遗老“啼嘘而散”。它是继《长生殿》后又一部古典戏曲的杰作。
本书以康熙戊子刻本为底本,以兰雪堂本、暖红室本、梁启超注本为参校本,择善而从。因为是为普通读者提供的读本,故而未出校勘记。

目录

前言
孔尚任与《桃花扇》(代序)
剧情梗概及主要人物
《桃花扇》小引
《桃花扇》小识
《桃花扇》本末
《桃花扇》凡例
《桃花扇》考据
《桃花扇》纲领
试一齣 先声
**齣 听稗
第二齣 传歌
第三齣 鬨丁
第四齣 侦戏
第五齣 访翠
第六齣 眠香
第七齣 却奁
第八齣 闹榭
第九齣 抚兵
第十齣 修札
第十一齣 投辕
第十二齣 辞院
第十三齣 哭主
第十四齣 阻奸
第十五齣 迎驾
第十六齣 设朝
第十七齣 拒媒
第十八齣 争位
第十九齣 和战
第二十齣 移防
闰二十齣 闲话
加二十一齣 孤吟
第二十一齣 媚座
第二十二齣 守楼
第二十三齣 寄扇
第二十四齣 骂筵
第二十五齣 选优
第二十六齣 赚将
第二十七齣 逢舟
第二十八齣 题画
第二十九齣 逮社
第三十齣 归山
第三十一齣 草檄
第三十二齣 拜坛
第三十三齣 会狱
第三十四齣 截矶
第三十五齣 誓师
第三十六齣 逃难
第三十七齣 劫宝
第三十八齣 沈江
第三十九齣 栖真
第四十齣 入道
续四十齣馀韵
附录 
孔尚任年谱简编
《桃花扇》研究主要文献
《桃花扇》名言警句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他的一生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仕前阶段:三十七岁前,在家过着养亲、读书的生活。他接触了一些南明遗民,了解到许多南明王朝兴亡的**手史料和李香君的轶事。对写一部反映南明兴亡的历史剧萌发浓厚兴趣,开始了《桃花扇》的构思和试笔,但“仅画其轮廓,实未饰其藻采也”(《桃花扇本末》)。二、出仕阶段:1684年康熙南巡北归,特至曲阜祭孔,三十七岁的孔尚任在御前讲经,颇得康熙的赏识,破格授为国子博士,赴京就任。三十九岁,奉命赴江南治水,历时四载。这个时期,他的足迹几乎踏遍南明故地,又与一大批有民族气节的明代遗民结为知交,接受他们的爱国思想,加深了对南明兴亡历史的认识。他积极收集素材,丰富创作《桃花扇》的构思。康熙二十九年(1690),奉调回京,历任国子监博士、户部主事、广东司外郎。经过毕生努力,三易其稿,康熙三十八年,五十二岁的孔尚任,终于写成了《桃花扇》。一时洛阳纸贵,不仅在北京频繁演出,“岁无虚日”,而且流传到偏远的地方,连“万山中,阻绝入境”的楚地容美(今湖北鹤峰县),也有演出(《桃花扇本末》)。次年三月,孔尚任被免职,“命薄忍遭文字憎,缄口金人受诽谤”(《容美土司田舜年遣使投诗赞予〈桃花扇〉传奇,依韵却寄》),从这些诗句看,他这次罢官很可能是因创作《桃花扇》得祸。三、隐居阶段:罢官后,孔尚任在京赋闲两年多,接着回乡隐居。康熙五十七年(1718)这位享有盛誉的一代戏曲家,就在曲阜石门家中与世长辞了,年七十岁。他的作品.还有和顾采合著的《小忽雷》传奇及诗文集(湖海集》、《岸堂文集》、《长留集》等,均传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