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焦点现象研究
新闻传播学博士文库

- ISBN:750116631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320
- 出版时间:2004-05-01
- 条形码:9787501166312 ; 978-7-5011-6631-2
本书特色
该论文的在论述方式上,特别注重从提出问题入手,通过实例调查和对实例文本的逐一解剖,以及对大量相关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的研究,摸索焦点类新闻栏目的传播规律,分析现存的强势、弱势与走势,寻找现实的可操作性对策,以期有利于新闻业务的发展。
内容简介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以舆论监督为鲜明特色的“焦点类”新闻栏目风行全国,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同代化进程中一个独特的媒介景观。本文从社会学、政治学和传播学的视角,阐述了“焦点现象”的基本特征,考察了“焦点现象”所展示出的社会转型期中国的政治特征、价值观念、人文环境和社会心理、传播政策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审视了我国新闻媒介在新的经济运行形势下的角色定位。
目录
权力的监督和传媒的到位(代序)
博士论文专家审查意见
导言
**章 “焦点现象”释义
一、“焦点类栏目”的内容结构与功能定位
二、“焦点类栏目”的政治价值
三、“焦点类栏目”的社会价值
四、“焦点类栏目”的报道方式
第二章 “焦点现象”成因考察
一、新中国民主进程与新闻舆论监督的历史演进
二、政治监督的强化凸显舆论监督作用
第三章 “焦点现象”中的传媒角色
一、“包青天”情结与媒介的角色误区
二、“焦点类栏目”的角色空位
三、传媒角色行使中的几个矛盾
第四章 “焦点现象”中的传媒运作
一、调查与报道
二、问题与对策
第五章 “焦点现象”中的传媒功能实现和效果考察
第六章 “焦点现象”中的媒介权利与社会责任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胡黎明,蒙古族,1969年出生于新疆奎屯市。曾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采编专业。毕业后供职于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专题部,5年后再度回到北京广播学院深造,1996年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央电视台,现为新闻中心地方新闻部主任编辑。1998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进入中央电视台以来,参与了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等多项重大的报道活动,为《新闻联播》等重要新闻栏目采编了大量的新闻节目,并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电视研究〉等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自卑与超越
¥14.3¥39.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6¥36.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4.3¥39.8 -
性心理学
¥18.4¥58.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6.2¥49.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4.9¥39.8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0.2¥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文言浅说
¥10.1¥24.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0¥36.0 -
怪癖心理学:解读种种怪诞现象背后的心里秘密
¥12.2¥36.0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