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若虹

包邮蔡若虹

文化人影记丛书

1星价 ¥4.2 (3.0折)
2星价¥4.2 定价¥14.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54344171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小32开
  • 页数:73
  • 出版时间:2001-11-01
  • 条形码:9787543441712 ; 978-7-5434-4171-2

本书特色

蔡若虹小传 蔡若虹,原名蔡雍,笔名雷萌,一九一0年一月出生于江西省九江县城内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汉族。 二十年代(十岁到十九岁),是国共两党由合作到分裂,北伐军由胜利到蒋介石叛变的时代。 一九二二年小学毕业,一九二三年考入省立第六师范学校,一九二六年北伐军占领九江,国民党市党部成立。他的同窗好友张如龙是共产党员,是市党部领导之一,介绍我为市党部画了很多反帝反封建宣传画。不久蒋介石叛变,在九江屠杀共产党员,张如龙殉难,他被迫逃亡,只有十六岁。 三十年代(二十岁到二十九岁)是上海求学,参加上海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漫画创作*忙的年代。 三十年代在上海美专毕业,参加左翼美术家联盟,三十三年与陶行知先生合作,三十五年与邹韬奋先生合作,在他们主编的刊物上发表漫画。三十八年上海在抗日战争中沦陷,十月赴香港与夏蕾结婚,由廖承志介绍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夏蕾在文学系学习。 四十年代(三十岁到三十九岁)是他在延安参加共产党后开始在党的领导下工作的年代。 一九四0年参加党、一九四二年任美术系主任。一九四二年参加文艺座谈会。赴枣园会见毛泽东主席。一九四二年与华君武、张谔举行讽刺画展,同年五月长女蔡晓晴诞生。一九四五年日寇投降后随大队赴张家口,调赴北平解放三日刊报社画讽刺画,不久报社被国民党封闭,回张家口转赴老解放区任晋察冀日报美术编辑。一九四六年参加土地改革工作,画《苦从何来》组画,在日报上陆续发表。一九四九年北京解放后在人民日报任美编,不久调新成立的文化部艺术局工作。 五十年代(四十岁到四十九岁)。 一九五0年为文化部写“开展新年画创作指示”。一九五一年创办大众美术出版社,出版新连环画十余种后移交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九五0年二女三女蔡胜、蔡利诞生。一九五四年随文化代表团访问苏联一个月。回国后任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届代表。一九五四年调中国美术家协会任党组副书记及副主席,开始写美术评论,陆续在报上发表。《苦从何来》画册出版。 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前期(五十六岁至六十五岁)在文革时期被划为美术界黑帮头子,被批斗三年,参加体力劳动六年。他在劳动中身体日健,写了很多旧体诗词。 七十年代后期(六十六岁至六十九岁)在恢复名誉后调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认识了许多老同志。 八十年代(七十岁到七十九岁)是调回美术家协会,重新写作美术评论的年代。 一九八0年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不久离职。任人民代表大会第五届、第六届人民代表。一九八五年《若虹诗画》出版。一九八八年《蔡若虹美术评论集》出版。一九八五年十月随“中欧议会友好小组”赴法国、意大利、梵蒂冈等地参观访问;一九八六年六月率美术家代表团访问日本。 九十年代(八十岁到八十九岁)是离休之后在写作上作*后拼搏的年代。 一九九0年五月美协为他举办“从艺六十周年座谈会”。一九九三年《蔡若虹文集》出版。一九九七年二月老伴夏蕾去世、享年八十二岁。一九九七年十月《灵犀小唱》诗词续集出版。一九九九年《理想的美比实际生活更美》文集出版。一九九九年回忆录《上海亭子间的时代风习》出版。“人生能得几回搏”这句话是他一生的写照。

内容简介

蔡若虹,原名蔡雍,笔名雷萌,一九一O年一月出生于江西省九江县城内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汉族。
本书是文化人影记丛书的一册,书中以大量珍贵的老照片及详尽的文字介绍了著名作家蔡若虹先生的生平。
本书内容全面、形式新颖、图文并茂、印刷精美,再现了文学家对文学孜孜不倦追求的一生,有助于读者对这位老一辈文学家的全面了解。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