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一个不得其门而入者的记录
读者评分
4.6分

包邮门:一个不得其门而入者的记录

同济·德意志文化丛书

1星价 ¥7.8 (3.0折)
2星价¥7.8 定价¥2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21条)
201***(三星用户)

稍微有点旧,还可以接受

2022-08-03 12:37:53
0 0
gua***(三星用户)

哲学与文学的文章合集

上篇讲哲学,下篇讲小说,到也不枯燥,但也需要有点学术底子来铺垫,写的不错,值得推荐。

2020-05-31 18:04:54
0 0
图文详情
  • ISBN:756082619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368
  • 出版时间:2004-05-01
  • 条形码:9787560826196 ; 978-7-5608-2619-6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篇:上篇是对西方现代哲学的习得;下篇是对西方文学艺术的阅读。两者几乎是语言与语境、对象与活动的关系。一种“不得其门而入”的感觉正是作者回归“现代汉语言”之路的不懈努力的写照,也是20世纪80年代的某一类人的某一种求学记实:“个人的真实性及其限度”,一个几近悖论式的生存两难。

目录

总序
前言:缺席者的漂泊
上篇
禁止与引诱——追问“原罪”之源
语义生成: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
语言空间
评伽达默尔的萨尔茨堡讲演——关于艺术现象的人类学基础
论无蔽的瞬息——兼论诗人哲学家的命运
解释学的边界性——《伽达默尔译文集》序
是路,还是风?《艺术作品的本源》在海德格尔思想转向中的意义
庄子怀疑论与西方怀疑论的差别
在黑格尔《美学》面前——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对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关于美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下篇
维罗纳晚祷的钟声——读康·巴乌斯托夫斯基《夜行的驿车》
无常的毁灭与不朽的生命——读毛姆《月亮和六便士》有感于个性和天才
生存的两难处境——读易卜生《罗斯莫庄》
卡夫卡距离——读卡夫卡《城堡》、《法门》、《圣旨》
心灵为何焦灼?——读茨威格的《心灵的焦灼》
托尔斯泰走了——读茨威格《逃向苍天》
视觉与思索——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与《放大》
在返回感觉之根的途中——解柯尔维尔不可言说的焦虑
拒斥与神秘——评谷文达及其解读者
评“文化限制”论
后记
再版“跋”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志扬,1940年生。现为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教授,同济大学德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著有:《渎神的节日》(1992)、《重审形而上学的语言之维》(1994)、《缺席的权利》(1996)、《禁止与引诱》(1999)、《创伤记忆》(1999)、《语言空间》(2000)、《现代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