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

包邮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

1星价 ¥17.4 (7.9折)
2星价¥17.4 定价¥2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30109819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0
  • 出版时间:2005-11-01
  • 条形码:9787301098196 ; 978-7-301-09819-6

内容简介

本书在法国象征主义运动的背景中,从诗和诗学的双重视界考察中国象征主义在1925~1949年间的发展演变。

目录

《文艺学与文化研究丛书》总序 童庆炳
导论:从诗与诗学的双重视界看中国象征主义
**章 法国象征主义及其全球传播
一 法国象征主义运动
二 波德莱尔的“契合”与“洞观者”
三 魏尔伦的“音乐”
四 兰波的“幻觉者”与“语言炼金术”
五 马拉美的“魅幻之美”
六 瓦雷里的“纯诗”
七 象征主义诗学四要素
八 象征主义的全球传播
第二章 中国象征主义的发生与发展
一 自由诗派与新诗的“中衰”
二 “纯诗化”与中国象征主义的发生
三 中国象征主义简史(1918—1949)
第三章 李金发与穆木天等人的中国早期象征主义
一 李金发:“失败的经验”
二 穆木天:象征主义的诗学与浪漫主义的诗
三 王独清:诗的公式与诗的写作
第四章 梁宗岱与中国象征主义理论
一 中国象征主义诗歌理论家
二 梵乐希(瓦雷里):用文字来创造音乐
——《保罗梵乐希评传》(1928)
三 新诗创造的方向:经验、传统与语言
——《论诗》(1931)
四 象征的灵境与赋形
——《象征主义》(1934)
五 纯诗
——《谈诗》(1934)
六 法国象征主义诗学的本土化
第五章 现代派诗人与中国象征主义的成熟
一 现代派诗人与象征主义
二 戴望舒:无法避免的“音乐性”与意象的创造
三 卞之琳:“非个人化”与“戏剧性处境”
四 现代派与传统
第六章 前线批评家李健吾
一 倡导作为艺术的批评:在印象与学问之间
二 发现新诗史前沿的前线诗人
三 析《鱼目集》:批评的奇遇
第七章 西南联大诗人与中国象征主义的融合转化
一 西南联大诗人与象征主义
二 冯至:抒写经验之歌
三 穆旦:抒写一个不确定的“我”
结语:象征主义与中国新诗的现代性
附录 中国新文化运动第二期革命的勃兴与夭折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在法国的文学史中,象征主义一般被视为是对此前的浪漫派与巴那斯派
的反动。确实,象征主义借以辨明自身的东西,可能恰恰是与浪漫派、巴那
斯派文学观念相区别的东西,尽管它与这两者都有联系。浪漫派是指法国19...

作者简介

陈太胜,生于浙江省仙居县,200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著有《梁宗岱与中国象征主义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