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分
包邮幸福的悖论
当代散文大家精品文库

用别致的文家方式谈哲学,谈生命与死亡,幸福与痛苦、性与爱、爱与孤独、信仰、艺术等
用别致的文家方式谈哲学,谈生命与死亡,幸福与痛苦、性与爱、爱与孤独、信仰、艺术等
- ISBN:750633550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05
- 出版时间:2006-01-01
- 条形码:9787506335508 ; 978-7-5063-3550-8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散文大家精品文库”之一。收入周国平1983年至今散文精品六十三篇,其中有些篇章为**次发表。
在这本书中,周国平用别致的文家方式谈哲学,谈生命与死亡,幸福与痛苦、性与爱、爱与孤独、信仰、艺术等等。用浅白却是不俗之笔写下对人生的理解和困惑,能明显感受到作者精辟而又有独特见解力的文学给人的心灵冲击力。
目录
幸福的悖论/5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14
在义与利之外/22
性爱五题/25
从挤车说到上海不是家/32
爱书家的乐趣/35
悲观·执著·超脱/42
等的滋味/48
人生寓言/53
孔子的洒脱/63
人生贵在行胸臆/66
父亲的死/73
平淡的境界/76
家/81
失去的岁月/84
智者的*后弱点/90
女人和哲学/95
自我二重奏/98
习惯于失去/107
时光村落里的往事——蓝蓝《人间情书》序/110
“沉默学”导言/114
永远未完成/117
沉默的价值/121
宽松的婚姻/125
论嫉妒/129
爱情不风流/132
康德、胡塞尔和职称/135
消费=享受?/138
在沉默中面对/141
奢侈品的不便/144
私人写作/146
名人和明星/155
在黑暗中并肩行走/158
侯家路/160
临终的苏格拉底/162
生活永远大于政治/165
文学的安静/170
孤独的价值/174
“己所欲,勿施于人”/182
世上本无奇迹/184
都市里的外乡人/187
人人都是孤儿/189
另一个韩愈/191
论自卑/194
杞人是—位哲学家/197
医学的人文品格/199
纪念所掩盖的/206
人类的敦煌/210
欣赏另一半/214
在维纳斯脚下哭泣/217
乔治王岛断想/221
读鲁迅的不同眼光/231
我给女儿当秘书/234
读《圣经》札记/24l
丰富的安静/259
何必名校/262
城市的个性和颜色/266
经典和我们/269
走进一座圣殿/272
哲学家或中蛊者——记一个为思想而痛苦的农民/283
可持续的快乐/294
把我们自己娱乐死?/297
哲学不只是慰藉/302
节选
一
诗人的执著和超脱
除夕之夜,陪伴我的只有苏东坡的作品。
读苏东坡豪迈奔放的诗词文章,你简直想不到他有如此坎坷艰难的—生
。
有一天饭后,苏东坡捧着肚子踱步,问道:“我肚子里藏些什么?”侍
儿们分别说,满腹都是文章,都是识见。唯独他那个聪明美丽的侍妄朝云说
:“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
苏东坡捧腹大笑,连声称是。在苏东坡的私生活中,*幸运的事就是有
这么一个既有魅力、又有理解力的女人。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经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绩
就是明证。可是,他毕竟太富于诗人气质了,禁不住有感便发,不平则鸣,
结果总是得罪人。他的诗名冠绝一时,流芳百世,但他的五尺之躯却见容不
了当权派。无论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他都照例不受欢迎。自从身不由
己地被推上政治舞台以后,他两度遭到贬谪,从三十五岁开始颠沛流离,在
一地居住从来不满三年。你仿佛可以看见,在那交通不便的时代,他携家带
眷,风尘仆仆,跋涉在中国的荒野古道上,无休无止地向新的谪居地进发。
*后,孤身一人流放到海南岛,他这个一天都离不了朋友的豪放诗人,却被
迫像野人一样住在蛇蝎衍生的椰树林里,在语言不通的蛮族中了却残生。
二
具有诗人气质的人,往往在智慧上和情感上都早熟,在政治上却—辈子
也成熟不了。他始终保持—颗纯朴的童心。他用孩子般天真单纯的眼光来感
受世界口人生,不受习惯和成见之囿,于是常常有新鲜的体验和独到的发现
。他用孩子股天真单纯的眼光来衡量世俗的事务,却又不免显得不通世故,
不合时宜。
苏东坡曾把写作喻作“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完全出于自然。这正是他人格的写照。个性的这种不可遏止的自然的奔
泻,在旁人看来,是—种执著。
真的,诗人的性格各异,可都是一些非常执著的人。他们的心灵好像固
结在童稚时代那种色彩丰富的印象上了,但这种固结不是停滞和封闭,反而
是发展和开放。在印象的更迭和跳跃这一点上,谁能比得上孩子呢?那么,
终身保持孩子般速率的人,他所获得的新鲜印象不是就丰富得惊人了吗?具
有诗人气质的人似乎在孩子时期一旦尝到了这种快乐,就终身不能放弃了。
他一生所执著的就是对世界、对人生独特的新鲜的感受——美感。对于他来
说,这种美感是生命的基本需要。富比王公,没有这种美感,生活就索然乏
味。贫如乞儿,不断有新鲜的美感,照样可以过得快乐充实。
美感在本质上的确是一种孩子的感觉。孩子的感觉,其特点一是纯朴而
不雕琢,二是新鲜而不因袭。这两个特点不正是美感的基本素质吗?然而,
除了孩子的感觉,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感觉。雕琢是感觉的伪造,因袭是
感觉的麻痹,所以,美感的丧失就是感觉机能的丧失。
可是,这个世界毕竟是成人统治的世界啊,他们心满意足,自以为是,
像惩戒不听话的孩子一样惩戒童心不灭的诗人。不必说残酷的政治,就是世
俗的爱情,也常常无情地挫伤诗人的美感。多少诗人以身殉他们的美感,就
这样地毁灭了。一个执著于美感的人,必须有超脱之道,才能维持心理上的
平衡。愈是执著,就必须愈是超脱。这就是诗与哲学的结合。凡是得以安享
天年的诗人,哪一个不是兼有一种哲学式的人生态度呢?歌德,托尔斯泰,
泰戈尔,苏东坡……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都同时也是哲学家。
P1-3
作者简介
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1986)、《尼采与形而上学》(1990),随感集《人与永恒》(1988),诗集《忧伤的情欲》(1991),散文集《守望的距离》(1996)、《各自的朝圣路》(1999)、《安静》(2002),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1996)、《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2002)、《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2004)等,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著有《尼采美学文选》(1986)、《尼采诗集》(1986)、《偶像的黄昏》(1987)等。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7.6¥55.0 -
她们
¥16.0¥46.8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6.4¥32.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9¥25.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4.0¥39.0 -
门
¥14.4¥42.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茶,汤和好天气
¥8.8¥28.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随园食单
¥9.1¥30.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人间烟火收藏夹
¥42.3¥1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