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包邮长江流域的岁时节令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753513966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316
- 出版时间:2005-08-01
- 条形码:9787535139665 ; 978-7-5351-3966-5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了长江流域的岁时节令文化,这是长江流域的居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认识自然、适应自然而逐渐形成的一朵文化奇葩。
目录
导论
章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春天的岁时节令
节 “元正启令节,嘉节肇自兹”——春节
第二节 “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人日
第三节 “三五月华新,邀游逐上春”——元宵节
第四节 “年来日日春光好,今日春光好更新”——立春
第五节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
第六节 “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日出万家烟”——从寒食到清明
第二章 “北阙三春晚,南营九夏初”——夏天的岁时节今
节 “阿弥陀佛何时起,经典相传或有之”——佛诞节
第二节 “五月五日岚气开,南门竞船争开来”——端阳节
第三章 “玄天改夏色,木叶动秋声”——秋天的岁时节令
节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七夕
第二节 “四盂逢秋序,三元得气中”——中元节
第三节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中秋节
第四节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重阳节
第四章 “九冬飘远雪,六出表年丰”——冬天的岁时节令
节 “阴律随寒改,阳和应节生”——冬至
第二节 “人欣八蜡畅,谁知岁华尽”——腊日和腊八日
参考文献
节选
《长江流域的岁时节令/长江文化研究文库》:
二 人日习俗
登高
人日登高习俗很早就见于记载,《荆楚岁时记》引郭缘生《述征记》云:“魏东平王翕,七日登寿张县安仁山,凿山顶为会望处,刻铭于壁,文字犹在。铭云:‘正月七日,厥日为人,策我良驷,陟彼安仁’。”曹翕事见《三国志》卷二东平王曹徽传附。曹翕嗣父曹徽为东平王,寿张在东平境内,则曹翕在安仁山刻铭于壁的事当属可信。此俗在长江流域也早就见于记载,《初学记》卷四人日条引李充正月七日登剡西寺诗:“命驾升西山,寓目眺原畴。”《晋书》李充传载充江夏人,有文才,曾任剡县令,大著作郎。此诗当即李充任剡县令时所作。《荆楚岁时记》称晋代桓温参军张望亦有正月七日登高诗。《玉烛宝典》卷一引其诗云:“玄阴敛夕浸,青阳舒朝燠,熙戴陵岗娱,眺眄肆回目。”《岁时广记》卷九引《寿阳记》载:“正月七日宋王登望仙楼会群臣,父老集于城下,令皆饮一爵,文武千人拜贺上寿。”又载:“赵伯符为豫州刺史,立义楼,每元日、人日、七夕、月半,乃于楼上作乐,楼下男女盛饰游观行乐。”赵伯符《宋书》有传,其任豫州刺史在元嘉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之间。是东晋至刘宋时南方人日登高习俗一直盛行,《荆楚岁时记》载人日登高习俗,正是前代习俗长期流传的结果。北方也有人日登高习俗。《北齐书》卷二三崔瞻传载魏孝静帝以人日登云龙门。《初学记》卷四引隋阳休之《正月七日登高侍宴》诗谓:“广殿丽年辉,上林起春色。风生拂雕辇,云回浮绮席。”唐代人日登高仍很盛行,唐诗中屡见记载,如宋之问《军中人日登高赠房明府》、乔侃《人日登高》、韩愈《人日城南登高》等。武平一《景龙文馆记》载:“中宗景龙三年正月七日,上御清晖阁登高。”
宋明以后仍有此俗。尤以长江上游的四川为盛,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宫集卷一六载:“蟆颐山在眉州城东,自象耳山连峰壁立,西瞰玻璃江,磅礴蹲踞,形类蟆颐,故名。眉州故事,人日出东郊渡玻璃游蟆颐即此山。”所谓“故事”至迟在宋代已有此俗,苏辙《踏青》诗序谓:“眉之东门十数里有山,日颐山。上有亭榭松竹,山下临大江,每正月八日,士女相与游嬉饮酒于其上,谓之踏青。”
由登高而踏青,后渐演变为春游的一种形式,并非要登高,明《日涉篇》正月七日引《夔州府志》:“蜀夔州风俗,重诸葛武,f,以是日倾城出游八阵碛上,谓之踏碛。妇人拾小石可穿者,贯以彩索,系钗上,以为一岁之祥。”还有的只是一般到郊外游玩,清《直隶通州志》卷一七“以七日为人日,士大夫出郊嬉游”。这种演变,实际上反映了登高习俗本身所具有意义的演变。人日登高,早是一种祓禳形式,登高祓禳是与水边祓禳相对的一种祓除不祥的仪式。古有望气之俗,即通过瞻望云气来发现妖气,登高之俗当即由此演变而来。⑦但愈到近代,其原初祓禳意义逐渐淡化,而变成一种春游踏青的形式,因而人们并非要登高望远,或碛上,或郊外,随处而异了。
-
寻味中国
¥14.7¥38.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0.5¥29.8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5.0¥39.0 -
门外文谈
¥13.2¥38.0 -
茶经(黑白版)
¥11.1¥48.0 -
吾国与吾民-精装典藏新善本
¥14.4¥28.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8.3¥22.0 -
经典常谈
¥6.2¥14.8 -
溥仪偷运国宝
¥7.7¥26.0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柏杨作品-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
¥13.8¥26.0 -
士当何为:徐复观先生谈思录
¥24.8¥68.0 -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
¥25.2¥42.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8¥26.0 -
中国馔馐谭
¥10.9¥23.0 -
千曲川风情:岛崎藤村散文集
¥18.0¥46.0 -
黄河上的古都
¥14.8¥46.0 -
经典常谈
¥16.7¥39.8 -
氍毹留痕-典藏本
¥29.7¥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