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商品评论(7条)
图文详情
- ISBN:781052384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6
- 出版时间:2000-10-01
- 条形码:9787810523844 ; 978-7-81052-384-4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本书从文学、历史和政治三亿层面对永贞革新与中唐后期文学进行综合研究,并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新人创见:一,提出永贞革新与东南文士集团的关系,指出唐代社会发展到这一时期,东南寒俊之士在政治上崛起,并从而在文学上有较大的创新。二,指出元和时期是继开元盛世之后诗歌发展的又一高峰,而这又是又是与永贞革新的内在的联系。三,柳宗元、刘禹锡等因永贞革新的失败而贬谪南方,拓宽唐代文学的地域,促进南北文化的交融。四、元和体的概念,历来解释有所不同,本书根据较有代表性的材料合理的诠释,较符合当时的创作实际。主要介绍了东南文士访华团参政与永贞革新主体论,从永贞革新到甘露之变,永贞革新与元和新变,永贞革新史事丛考等内容。
目录
序(吴熊和)
绪论
上编
**章东南文士集团参政与永贞革新的主体论
**节永贞革新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永贞革新的学派分野
第三节陆质新学: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永贞革新的过程和八司马的结局
第五节永贞内禅与顺宗之死的隐秘
第六节结论和推论
第二章从永贞革新到甘露之变
**节永贞革新:中唐前后期文学的分界线
第二节牛李党争:政治旋涡中的文人命运
第三节元和削藩:中兴希望给文人的鼓舞
第四节甘露之变:中晚唐政治与文学的交会点
第五节结论和推论
第三章永贞革新与元和新变
**节文学史“三元”现象和考察
第二节元和之风尚怪
第三节论元和体
第四节永贞革新与南方文学的发展:以刘禹锡、柳宗元为例
第五节刘兎锡《阿娇怨》诗旁证
第六节结论
第四章从《永贞行》到《柳子厚墓志铭》
**节《永贞行》及其相关的问题
第二节《顺宗实录》的偏颇及引起的聚讼
第三节《柳子厚墓志铭》探微
第四节韩僡、柳宗元、刘禹锡的学术争论
第五节结论
下编
第五章永贞革新主要人物考
**节陆质考
第二节韦执谊考
第三节陈谏考
第四节韩泰考
第五节李景俭考
第六节韩晔考
第七节凌准考
第八节程异考
第六章永贞革新诗文编年
第七章永贞革新史事丛考
引用书目
后记
绪论
上编
**章东南文士集团参政与永贞革新的主体论
**节永贞革新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永贞革新的学派分野
第三节陆质新学: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永贞革新的过程和八司马的结局
第五节永贞内禅与顺宗之死的隐秘
第六节结论和推论
第二章从永贞革新到甘露之变
**节永贞革新:中唐前后期文学的分界线
第二节牛李党争:政治旋涡中的文人命运
第三节元和削藩:中兴希望给文人的鼓舞
第四节甘露之变:中晚唐政治与文学的交会点
第五节结论和推论
第三章永贞革新与元和新变
**节文学史“三元”现象和考察
第二节元和之风尚怪
第三节论元和体
第四节永贞革新与南方文学的发展:以刘禹锡、柳宗元为例
第五节刘兎锡《阿娇怨》诗旁证
第六节结论
第四章从《永贞行》到《柳子厚墓志铭》
**节《永贞行》及其相关的问题
第二节《顺宗实录》的偏颇及引起的聚讼
第三节《柳子厚墓志铭》探微
第四节韩僡、柳宗元、刘禹锡的学术争论
第五节结论
下编
第五章永贞革新主要人物考
**节陆质考
第二节韦执谊考
第三节陈谏考
第四节韩泰考
第五节李景俭考
第六节韩晔考
第七节凌准考
第八节程异考
第六章永贞革新诗文编年
第七章永贞革新史事丛考
引用书目
后记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瓦尔登湖
¥11.1¥39.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流星雨(八品)
¥11.2¥32.0 -
到山中去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
¥21.9¥49.8 -
花.猫.幽默家:老舍散文经典全集
¥15.4¥45.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回声与倒影
¥11.8¥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