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走,我们穿越经典:选美中国文化版图

行走,我们穿越经典:选美中国文化版图

1星价 ¥20.9 (5.5折)
2星价¥20.9 定价¥3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80665759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暂无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06-09-01
  • 条形码:9787806657591 ; 978-7-80665-759-1

内容简介

苏州娴静而从容,有一种闲庭信步的悠然。
有时苏州给人的感觉过于阴柔,仿佛潮湿气候里纠结出一个浅酌低饮的
姿态,仿佛一个风情万种的女子,身着旗袍,半抱琵琶,在一低头的温柔里
巧笑嫣然。她亭亭玉立风姿绰约,有一种小家碧玉的别致风韵。她每一个姿
势都蕴涵着千年的精华,举重若轻,她盛载了千古风流却颜色鲜艳,在古典
的表情里,如一个永不褪色的媚眼。
苏州含蓄而温和,却没有把壮志都消磨,把雄心都摧毁。苏州有一种暗
涌的力量,它后劲足,耐心持久,所以两千五百年来一直不曾凋谢,反而欣
欣向荣。 苏州从容,随意,简约,又饱含着郁积后的沧桑,柔和之美蕴涵
着清高的坚韧。它有一种淡然的气质,不会急功近利,仿佛与世无争,凭着
自身的优势一点点蜕变,令人赞叹。
苏州城中古桥、古井、古巷、古塔、古民宅、古寺院、古典园林等“古
字头”的物质遗产一时不能备述。如果仅仅从物的层面来看,它们不过是一
件件珍贵的陈年古董,但如果与苏州历代的文化名人联系在一起,便变得有
故事、有传奇、有趣味、有内涵,这些古董便一个个活灵活现起来,焕发出
勃勃的文化生机,呈现出独特的文化气息。
苏州的每一道风景都有自己独特的寓意,它对旅游者或欣赏者提出的要
求要高一些,至少要有一点传统文化的准备,要熟读一点古典诗词,要掌握
一点历史典故,要了解一点琴棋书画,这样我们才可以走进苏州。
余秋雨在《白发苏州》中说:
苏州是我常去之地。海内美景多的是,唯苏州,能给我一种真正的休憩
。柔婉的言语、姣好的面容、精雅的园林、幽深的街道,处处给人以感官上
的宁静和慰藉。现实生活常常搅得人心志烦乱,那么,苏州无数的古迹会让
你熨帖着历史定一定情怀。有古迹必有题咏,大多是古代文人超迈的感叹,
读一读,那种鸟瞰历史的达观又能把你心头的皱褶慰抚得平平展展。看得多
了,也便知道,这些文人大多也是到这里休憩来的。他们不想在这儿创建伟
业,但在事成事败之后,却愿意到这里来走走。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
院。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中国**古城
苏州号称中国**古城,自公元前514年建城至今,已有2500多年悠久
的历史。吴王阖闾于公元前六世纪中叶,举吴国全国之国力,筑周长47里,
水陆各八座城门的“阖闾大城”。与苏州城同时期建造的有140多座诸侯城
池,至今只剩下了6座,他们是苏州、曲阜、绍兴、洛阳、太原、开封,其
中只有苏州仍然留在自己原来的位置上,这要归

目录

第—辑选美中国名城
苏州:文史之盛称大藩
绍兴: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
杭州:不是人寰是天堂
扬州:萦绕梦中的歌吹
南京:长江逝水说沧桑
成都:天府的足音
北京:无与伦比的皇城
西安:黄钟巨吕汉唐风
上海:百年近代史的缩影
香港:璀璨的东方之珠
澳门:精彩在于多元
第二辑选美中国名镇
乌镇:雾霭氤氲中的水墨画
甪直:神兽镇守的地方
南浔:耕桑之富,甲于浙右
木渎:中国唯一的园林古镇
泰宁:皇帝赐名的地方
兴安:两次改写中国历史的地方
石湾:艺惊天下的陶都
枫桥:钟声迢遥千古梦
茶峒:沈从文的边城
杨柳青:木版年画蕴古风
第三辑选美中国名山
泰山:民族与邦国的象征
华山:西岳峥嵘华夏根
衡山:寿岳隐在轻烟里
嵩山:竣极于天称神岳
峨眉山:秀色甲天下
黄山:震旦国中**奇山
庐山:湖畔的神仙之庐
武夷山:碧水丹山诗为魂
雁荡山:不游此山是虚生
阿里山:海峡东岸的呼唤
第四辑选美中国名水
长江三峡:惊涛掠过万重山
钱塘江:一川如画大潮惊
漓江:玉簪间飘动的罗带
秦淮河:六朝金粉飘落处
洞庭湖:沧浪空阔碧于天
鄱阳湖:渔舟唱晚彭蠡滨
太湖:山环水抱的天然画卷
西湖:水酌山觞*关情
瘦西湖:比肩西子媚江淮
日月潭:天池浩渺镜浮空
第五辑选美中国名楼
岳阳楼:天下名楼独称奇
黄鹤楼:白云千载空悠悠
滕王阁:高阁巍然枕碧流
蓬莱阁:若在虚无缥缈间
第六辑选美中国名园
狮子林:奇石千年仍突兀
留园:但留风月伴烟萝
拙政园:咫尺之内造乾坤
沧浪亭:水清水浊皆有情
颐和园:中国皇家园林之*
紫禁城:无与伦比的帝王宫苑神秘高贵的紫色
展开全部

节选

苏州娴静而从容,有一种闲庭信步的悠然。
有时苏州给人的感觉过于阴柔,仿佛潮湿气候里纠结出一个浅酌低饮的
姿态,仿佛一个风情万种的女子,身着旗袍,半抱琵琶,在一低头的温柔里
巧笑嫣然。她亭亭玉立风姿绰约,有一种小家碧玉的别致风韵。她每一个姿
势都蕴涵着千年的精华,举重若轻,她盛载了千古风流却颜色鲜艳,在古典
的表情里,如一个永不褪色的媚眼。
苏州含蓄而温和,却没有把壮志都消磨,把雄心都摧毁。苏州有一种暗
涌的力量,它后劲足,耐心持久,所以两千五百年来一直不曾凋谢,反而欣
欣向荣。苏州从容,随意,简约,又饱含着郁积后的沧桑,柔和之美蕴涵
着清高的坚韧。它有一种淡然的气质,不会急功近利,仿佛与世无争,凭着
自身的优势一点点蜕变,令人赞叹。
苏州城中古桥、古井、古巷、古塔、古民宅、古寺院、古典园林等“古
字头”的物质遗产一时不能备述。如果仅仅从物的层面来看,它们不过是一
件件珍贵的陈年古董,但如果与苏州历代的文化名人联系在一起,便变得有
故事、有传奇、有趣味、有内涵,这些古董便一个个活灵活现起来,焕发出
勃勃的文化生机,呈现出独特的文化气息。
苏州的每一道风景都有自己独特的寓意,它对旅游者或欣赏者提出的要
求要高一些,至少要有一点传统文化的准备,要熟读一点古典诗词,要掌握
一点历史典故,要了解一点琴棋书画,这样我们才可以走进苏州。
余秋雨在《白发苏州》中说:
苏州是我常去之地。海内美景多的是,唯苏州,能给我一种真正的休憩
。柔婉的言语、姣好的面容、精雅的园林、幽深的街道,处处给人以感官上
的宁静和慰藉。现实生活常常搅得人心志烦乱,那么,苏州无数的古迹会让
你熨帖着历史定一定情怀。有古迹必有题咏,大多是古代文人超迈的感叹,
读一读,那种鸟瞰历史的达观又能把你心头的皱褶慰抚得平平展展。看得多
了,也便知道,这些文人大多也是到这里休憩来的。他们不想在这儿创建伟
业,但在事成事败之后,却愿意到这里来走走。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
院。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中国**古城
苏州号称中国**古城,自公元前514年建城至今,已有2500多年悠久
的历史。吴王阖闾于公元前六世纪中叶,举吴国全国之国力,筑周长47里,
水陆各八座城门的“阖闾大城”。与苏州城同时期建造的有140多座诸侯城
池,至今只剩下了6座,他们是苏州、曲阜、绍兴、洛阳、太原、开封,其
中只有苏州仍然留在自己原来的位置上,这要归功于它的选址得当和布局合
理,这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历史学家顾颉刚考证后指出:“苏州城之古全国**,次为成都……其
所以历久而不变,即河道所环故也。”苏州古城不迁址,是因河道所环,其
独特性奠定了它的全国**古城的地位。
苏州是历史上的繁华之城,春秋时期即有冶炼业,干将、莫邪所铸吴钩
剑享有历史盛名。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即指此。
苏州“日出万绸,衣被天下”,与丝绸同负盛名的苏绣亦为中国四大名
绣之一。
唐宋时,苏州手工业更是发达,商贾云集,白居易称:
半酣凭槛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
远近高低寺间出,东西南北桥相望。
水道脉分棹鳞次,里闾棋布城册方。
人烟树色无隙罅,十里一片青茫茫。
苏州虽以古建筑艺术著称于世,水乡的完整和文化的发达亦有其不可替
代的地位。
苏州又是中国的**水城。
南宋时期一幅巨大的水城平面图——《平江图》,将当时苏州的规模和
布局科学生动地展示在一块巨大的石碑上。图中古城呈长方形,被大运河环
抱,四周城墙外都有护城河。城内河街为邻,水陆并行,其中6条河纵横南
北,14条河横穿东西。
《平江图》上记载古苏州城水道总长度达82公里,河上架桥359座之多

六纵四横的河道是为苏州当时千家万户生活之源、交通之源,古城发达
之源、繁华之源。今天仍然是古城水城之源、园林古典之源,古城颜色生命
之源。
P6-8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