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幸福-零距离管理的实践研究

包邮走进幸福-零距离管理的实践研究

1星价 ¥14.2 (4.9折)
2星价¥14.2 定价¥2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285617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8页
  • 出版时间:2007-03-01
  • 条形码:9787532856176 ; 978-7-5328-5617-6

本书特色

潍坊幸福街小学是我们的**批实验学校,1999年实验刚开始时,这所学校还名不见经传。2004年,幸福街小学综合督导评估就名列潍坊市区小学**名,它的成功靠的是什么? 这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管理理念,它以充分尊重信任被管理者为前提,以情感认同为主线,以民主管理为基础,以自主管理和多元评价为手段,通过消除管理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情感障碍和沟通困难,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融,使每个人在幸福愉悦的工作学习中,不断实现超越和走向成功。

内容简介

本书以零距离管理的教育理念为主题,以幸福街小学的实践探索为案例,全面阐述了零距离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生动实践。书中描写了潍坊幸福街小学的零距离管理,其实质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一种管理理念,同时也是一个管理目标和管理模式。幸福街小学的管理者们从学校管理的实际出发,实现学校人本管理的有机整体:民主管理是基础,文化管理是核心,情感管理是有效策略,自我管理则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幸福街小学通过自己的管理实践,对四种管理理论进行了有机的整合、提升,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零”距离管理的理念和模式,走上了和谐发展的成功之路。

目录

引论 创新铸就辉煌**章 “零”距离管理的内涵 距离本是一个空间概念,把它引入学校管理却会发现距离无所不在。零距离管理是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一种管理理念,同时也是一个管理目标和管理模式。它以充分尊重信任被管理者为前提,以情感认同为主线,以民主管理为基础,以自主管理和多元评价为手段,通过消除管理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情感障碍和沟通困难,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融,使每个人在幸福愉悦的工作学习中,不断实现超越和走向成功。零距离管理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文化共鸣、情感交融、行动和谐三大特征和有效的管理策略与方法。 “零”距离管理的基础 一 民主管理 二 文化管理 三 情感管理 四 自我管理 零距离管理的基本理念 一 “零”距离管理的基本要义 二 零距离管理的基本特征 三 零距离管理的策略与方法第二章 让教师成为幸福的成功者 教育本来就是为了人,关注入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幸福街小学几年来,一直在努力实施“让人人成为幸福的成功者”的办学理念,着力优化教师队伍,构建零距离管理机制,营造人文发展的氛围,积极引导教师不断设计成功,追求成功,撞击成功。使教师始终保持奋发努力的积极状态,从而产生崇高的理想追求,*终使追求化为一种孜孜以求的螺旋上升的幸福过程。 为了教师:教师管理的使命 一 领导群体:教师和谐发展的前提 二 制度规范:教师自主发展的阶梯 服务教师:教师管理的要务 一 教师的需求:校长工作的重点 二 教师的成长:校长工作的主题 解放教师:教师管理的本源 一 尊重信任:让教师拥有安全的心理环境 二 互动交流:让教师思维进出创新火花 三 赏识宽容:让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个性 发展教师:教师管理的目标 一 思想引领,技术指导:为教师打开一扇窗 二 反思推进,点面结合:为教师铺设一条成功之路 三 创造条件,把握机会:让人人成为幸福的成功者第三章 让学生走向自主发展 学生管理就是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有益的条件激励学生充分自主发展;主体性是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教学管理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实践证明:传统教育和教学方式大大降低了教育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而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学生自主学习氛围的土壤;是学生情感的放飞场;是师生潜能释放的助动器;是一切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自主参与式课堂教学 一 语文学习:自主赏析 二 数学学习:活动建构 三 思品学习:情感体验 四 自主参与式活动课堂教学策略 自主参与式班级管理 一 班会:师生“碰撞”的地方 二 学会生活:在参与班级管理中砺练 三 班级管理:重建学生课堂学习生活 四 让每一个人都昂起头来走路 自主参与式课外实践 一 实践能力:重于书本知识 二 研究性学习:拓展学科教学 三 走进社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第四章 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真正的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教育。这种教育就是微小琐碎的教育事件之流。正是在这些事件之流中,我们将知识、能力、感情、价值观和态度播撒在学生的心田里。于是,渐渐地,幸福之花在每一位学生心中绽放,也在我们每位师者的心头飘香,正如海德格尔的哲思:“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栖居在这块大地上。”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一 校长:德育的“领航人” 二 教师:德育的“活课程” 三 学生:在德育中体验幸福 让孩子置身于自主德育的沃土 一 学校:自主德育的主阵地 二 课堂:自主德育的主渠道 三 社会:自主德育的大舞台 创建德育亮点,抒写诗意心灵 一 孩子:给你幸福的能力 二 天使:因瑕疵而完美 三 精彩:在阳光下绽放后记 幸福的成功者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志勇,山东省东平县人,1963年9月19日生。1985年曲阜师范大学毕业。先后任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台、山东教育电视台副台长兼总编室主任、研究员。现任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研究员,兼任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副理事长兼目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1986年始从事目标教学研究,共同创建了影响广泛的目标教学流派,被誉为“当代教学实验的四大家族”之一。《义务教育教学新体系》(合著)系目标教学代表性著作。1989年,针对中小学理性教育至上、道德教育弱化的倾向,提出了“还人类教育的另一半——情感教育”这一重要思想。1993年国内**部从教育学、教学论角度论述情感教育问题的专著——《情感教育论》,被誉为“为中国教育学科的情感教育研究做了重要的、系统的开拓性工作”,“是当代中国教育理论园地一本不可多得的研究性著作。凡欲涉足情感教育领域的人,都要从这本书读起”。1998年,对世纪之交中国教育发展趋势做出了两个基本判断:学校教育将由。接受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转变,学生的学习将由“接受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基于此,组织和实施了创新教育研究。合作创办了山东省惟一综合性教育理论刊物——《山东教育科研》(现更名为《当代教育科学》),创办并主编面向全国的《创新教育》。在全国省级教育科研机构中首倡并组织实施了“山东省教育科研重点实验基地建设”:主持制定了山东省“八五”至“十五”教育科学规划;组织制定山东省基础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启动山东省“齐鲁名师建设工程”:在全国首创了对地市级政府教育工作的综合督导,为完善我国教育督导制度做了有益的尝试:组织了对农村教育的综合调研,被称为“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倡导并与有关部门联合组织实施了“山东省西行助学行动”。 刘金华,山东蓬莱人,1953年生,1974年毕业于蓬莱师范学校,1983年随军来到潍坊。从事教育工作三十余载,担任过数学教师、中小学的教导主任、德育主任,1996年任潍坊市幸福街小学党支部书记,1998年至2003年任幸福街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能用心地把工作做细、做精、做好,深受家长的尊敬和学生的爱戴。先后被授予奎文区建区十周年十大功勋奖、潍坊市优秀教师、优秀知识分子、潍坊市劳动模范、雄坊市跨世纪科技人才、山东省优秀教师、国家教育部劳动模范等称号。将“博爱正己、务实求真、敢为人先、协力创新”作为治校方略,合作的创新教育子课题“自主参与式活动教学研究与实验”于2002年9月结题,已见成果。合著有《亲子共成长·小学低年级篇》,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获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