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越与效益(大学重点发展战略研究)

包邮卓越与效益(大学重点发展战略研究)

1星价 ¥11.2 (4.3折)
2星价¥10.9 定价¥2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386851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暂无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07-04-01
  • 条形码:9787533868512 ; 978-7-5338-6851-2

本书特色

在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世界,千百所高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发展起点与办学水平、服务对象与整体实力各异,构成了五彩缤纷的美丽画卷。在充满竞争的高等教育市场,不同层次与类型高校的办学理念不尽相同,但追求卓越与效益是共同的办学方向。为了生存与发展,高等学校都在追求着不同层面的卓越目标,努力提高办学效益。可以说,卓越与效益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很难包办高等教育。教育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必然存在着资源分配的公平性问题。教育资源分配是采取择优还是均衡的政策,政府不得不在效益和公平这对矛盾之间做出困难的权衡与抉择。在鼓励竞争的社会,绝对公平是不现实的。因此,“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成为非均衡资源配置方案的理论基础。大学非均衡发展理论试图依据“增长点”理论,基于非均衡发展能够带来高效益的理论假设,以高质量和高效益为原则,主张通过确定一批具有明显集聚效益和强辐射能力的大学和学科作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极”,对高等教育资源进行重点配置,*终达到全面提升大学实力的目标。这一“发展极”理所当然地落在了一流大学身上,这些大学拥有稀缺的优质公共资源,并成为追求更多国家教育资源的有力竞争者。除了机构层面,优秀人才、尖端项目等也成了“极点”。如果从多个视点考察,人们可以发现,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重点扶持是屡见不鲜的。谁能被重点扶持政策眷顾,谁就占据竞争的有利地位。

内容简介

在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世界,千百所高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发展起点与办学水平、服务对象与整体实力各异,构成了五彩缤纷的美丽画卷。在充满竞争的高等教育市场,不同层次与类型高校的办学理念不尽相同,但追求卓越与效益是共同的办学方向。为了生存与发展,高等学校都在追求着不同层面的卓越目标,努力提高办学效益。可以说,卓越与效益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很难包办高等教育。教育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必然存在着资源分配的公平性问题。教育资源分配是采取择优还是均衡的政策,政府不得不在效益和公平这对矛盾之间做出困难的权衡与抉择。在鼓励竞争的社会,绝对公平是不现实的。因此,“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成为非均衡资源配置方案的理论基础。大学非均衡发展理论试图依据“增长点”理论,基于非均衡发展能够带来高效益的理论假设,以高质量和高效益为原则,主张通过确定一批具有明显集聚效益和强辐射能力的大学和学科作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极”,对高等教育资源进行重点配置,*终达到全面提升大学实力的目标。这一“发展极”理所当然地落在了一流大学身上,这些大学拥有稀缺的优质公共资源,并成为追求更多国家教育资源的有力竞争者。除了机构层面,优秀人才、尖端项目等也成了“极点”。如果从多个视点考察,人们可以发现,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重点扶持是屡见不鲜的。谁能被重点扶持政策眷顾,谁就占据竞争的有利地位。

目录

总序
前言
**章 中国大学重点发展战略的出台背景
 **节 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若干概念分析
 第二节 大陆大学重点发展策略的形成
 第三节 中国台湾地区高等教育改革与卓越愿景的产生
 第四节 香港高等教育改革与多元发展格局的形成
第二章 中国大学重点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节 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211工程”
 第二节 以建设一流大学为目标的“985工程”
 第三节 以卓越计划为核心的提升大学学术水准方案
 第四节 以资源重组为目标的“研究型大学整合计划”
 第五节 亚太地区卓越的高等教育中心和卓越学科领域计划
第三章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节 “长江计划”及其实施
 第二节 “长江计划”的用人模式
 第三节 “长江计划”的聘任制度
 第四节 “长江计划”的激励制度
第四章 韩国世界一流大学发展计划:BK21工程
 **节 BK21工程提出的背景
 第二节 BK21工程的建设目标及主要计划
 第三节 BK21工程的实施情况
 第四节 BK21工程的成效与启示
第五章 日本21世纪COE计划
 **节 21世纪COE计划的形成背景与政策制定过程
 第二节 21世纪COE计划的内容及立项状况分析
 第三节 21世纪COE计划实施状况的评价
第六章 两岸三地大学重点发展计划的比较分析
 **节 大学的定位与多元化发展模型
 第二节 择优重点与均衡发展的平衡
 第三节 关于“卓越”和“一流”的思考
 第四节 大学整并与追求卓越
 第五节 体制转换与制度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两岸三地大学重点发展计划的异同点比较
附录二 中国台湾地区卓越计划相关资料
附录三 浙江大学建设一流大学的资助措施
附录四 中国大陆专家学者访谈提纲
附录五 中国台湾地区专家学者访谈提纲
附录六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工作流程图
附录七 长江学者访谈记录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