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152749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08
- 出版时间:2006-12-01
- 条形码:9787561527498 ; 978-7-5615-2749-8
本书特色
泉州南音琵琶教程
泉州南音洞箫教程
泉州南音二弦教程
泉州方音教程
泉州南音演唱教程
泉州南音【指】集
泉州南音【谱】集
泉州南音【曲】集·
节选
泉州南音系列教程
序
二o o三年,一个经历了几百年传承延续的古老乐种,以她饱经沧桑但却依然充满生命活力的身影,坦然进入
自己故里的一所规模颇大、设备齐全的大学,正式成为以它命名的新系科和新专业。这件事,不仅是当代中国专业音
乐教育领域的一个创举,而且,还可能对正在酝酿的我国艺术教育的改革产生某种影响。
这个古老的乐种就是泉州南音,这所大学叫泉州师范学院。自二o o三年起,经上级批准,该校所属艺术学院正
式组建一南音系气并于当年招收了**届南音专业的本科生。此前,为了突出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或者强化某一地
方音乐品种的内容,不少专业音乐院校先后建立了以汉族传统乐器、中国民族唱法为主科的民族器乐系、民族声乐
系,或是在民族音乐理论课程里加入某个民间音乐品种的唱、奏练习等,但从没有人想过把一个地方乐种办成一个
系,例如建立一个一蒙古族长调系气马头琴系维吾尔族木卡姆系气西安鼓乐系,侗族大歌系等。须知,这是
一件前无古人的举措。它牵扯到一系列大大小小的问题,诸如,如何将乐种资源转化为系统的专业教学内容、如何建
立教学序列的规范化、标准化?师资,生源从哪里来?教材如何编以及老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该系的方向、培
养目标是什么?它与音乐专业其他系科的关系如何?等等,令人感佩的是,该校的领导人没有因为存在这些问题而
放弃已经做出的选择,而是以务实的精神反复论证,,多方求教,创造各种条件,诚心诚意地让南音在本院落户。
但,关心此举的人们还是会问,将一个民间乐种建置为一个大学系科,究竟出于何种考虑,其必要性又在哪里
呢?
我不是当事人,更没有直接参与一南音系一的筹建。但我一直是这二历史性事件~的鼓吹者和助跑人。所以,我在
这里愿以一个多年来心仪南音、希望泉州师院长足发展的局外人的身份,讲讲自己的认识。
我想,南音之所以应该在大学教育中以系立足,至少有这样几个依据。
一、南音是一个无法估量的资源库。我国各地各民族的民间音乐品种成百上千,其中,有大乐种,有小乐种。就目
前已知道的资源来讲,泉州南音、西安鼓乐、潮州音乐这几类地方音乐,可以说是大乐种中的大乐种。这是因为,它们
在传承年代的久远,保留曲目的数量,乐器、乐队组合的地方特色,体裁、样式类别的多样,唱奏技艺的精湛以及蕴藏
的历史文化信息都是其他民间音乐品种难以相比的。以唱奏的传统曲目而论,南音的指、谱、曲三大类,本身就是一
个蕴藏丰厚的宝库。长期以来,多少南音学家皓首穷经,想探明它的藏量,但到头来也只能说出一个大概=J。另以乐
器而论,她的上四管下四管气皆为历史悠久、形制独特、奏法古拙之器。特别是洞箫、南琶、二弦、拍板等,均可在
千年以前的文献中找到其踪影。再以它的传承、表演所承载的信仰、仪式、历史和民俗内容而言,同样可以用一丰厚b、
宏富来形容,甚至可以视为闽南文化的缩影。学术界也早就提出,以南音为对象的相关研究,已然形成一门独立的
学科南音学气这样一个家藏万贯的民间音乐品种,当然有资格引入现代大学并建系立科,也足以成为一个
本科生四年问不间断的学业。
二、哪里有闽南人,哪里就有南音,南音再度成为闽南人生活的自然需求。这是南音分布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
对南音与闽南民间社会、南音与闽南人的生活乃至生命之间特殊关系的一个判定。长期以来,南音以馆阁、乐社为单
位进行传承和唱奏活动。在它*繁盛的时期,馆阁星罗棋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遍及闽南地区的每个角落。据泉州市
文化局二零零六年的普查,仅泉州一地,就有二百三十四个南音馆阁。有位老弦友回忆说,在泉州,口八要是大一点的
村庄一三百人左右一就一定有一个南音社。这不仅证明它的数量多、分布密度高,更说明南音的存在几乎与泉州人的
衣食住行有同样的意义。我们都知道,以前全国许多民间乐种日益凋敝,甚至濒临灭绝之境。但在泉州,南音的唱、奏
之声却一天都没有中断。而且,通过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组织和各个馆阁、弦友们的自觉努力,二十多年来各种规
模的国际或地区范围的一汇唱气比赛交流活动,也同样愈唱愈烈、愈赛愈烈。与同一时期全国一些地区的传统音乐
生存状态形成很大的反差。其中原因当然是复杂的。但南音的日渐繁盛,反映了传统音乐生存状态的一个普遍规
律:某个民间乐种一日一成为当地民众生活的自然需求,它就会逐步复兴、繁荣。所以,社会的自然需求从来都是南音
及所有民间乐种获得广泛而深厚社会基础的根本标志。近期南音发展较好的现状,恰恰反映了它深植于闽南大地、
融入民众生活的文化本色。面对有如此深厚社会基础并早已是本地民众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的民间乐种,为了
让它更健壮地存在,将其引入专业院校,使之借助于一个新的特殊的社会人文环境,拓展、延续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生
命张力,无论对于大学教育,还是民间传承,显然能获得双赢效应。
三、接受因南音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而提出的挑战。自一九九。年起,在政府教育部门的倡导、指引下,南音以
乡土教材的名义悄然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据不完全统计,十余年问一一九九O,二O O1,共有一百二十三所
学校设立南音课,十二万十三万中小学生接受了南音教育,有近千名学生参加过每年一度的南音演唱比赛多
年来,呼吁乡土教材进入课堂者大有人在,但真正如泉州这样落到实处、倾力而举者却没有几家。窃以为,此一壮举,
倒不是要想培养多少南音弦友,可贵处在于让十几万青少年对自己的本土文化有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洗礼,并以声
音为载体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一种永远难以泯灭的文化记忆。我们应当相信,如果泉州教育部门坚持下去,那么,
南音的生存、保护,就有了一大半希望,同样,我们的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也才算寻到了可行的途径。那么,中小学闯
出的这条路,大学,即专业艺术院校将应如何面对呢?无疑,中小学十几年的可行性实践,给高等教育相关部门提供
的不仅是经验或启示,更是一种挑战。与中小学相比,高等学校承载着为国家培养专门人才的重任,具有较优越的学
习专业知识的环境和条件。面对南音,它可以采取两种做法。一种是如中小学那样,将南音变成许多专业课中的一
门,让学生有机会在更深的层次上学习南音,另一种就是将它设置为一个专业甚至一个系,培养出专门从事南音的
各种人才。在专业音乐教育领域,选择前者是简便的,没有风险的,很多地方院校都有类似的做法,但选择后者却有
很大难度,面临很多难题,甚至还有风险。它涉及一个主要的挑战是,一个地方院校敢不敢触动八十多年来已经形成
的专业音乐教育模式?或者说,在这个领域,我们究竟是一如既往,在维护固有模式的前提下小改小革、亦步亦趋
呢?还是敢于在强化中国自身特色的大目标下做一点离经叛道的具有实质意义的变革。建立南音系,显然是后面
思路的结果。
四、采用建系这一根本措施实现对南音资源进行整合和全面转换。从中国有**所音乐学院开始,一代又一
代的音乐教育家们就程度不等地认识到中国传统音乐不仅是一笔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无比宝贵的教育资源。
但如何利用这笔资源强化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特色并早日建立起自己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却经历了一条曲折而
艰难的路。*初是设立少数几件汉族传统乐器及其曲目为选修专业,五十年代以后除了一些代表性汉族乐器设立了
专业课外,民歌、戏曲、说唱、音乐史料文献等也陆续在教学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可以说,传统音乐资源转化为教育
资源的工作一直没有停止。但随着八十年代以来经济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以及西方现代音乐的涌入和通俗音乐的迅
速崛起,传统音乐的生存在多元并存的新格局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专业音乐教育领域,横亘在学校与传统
音乐的一堵大墙,似乎比以往更为突兀了。如此严峻的局面,必然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自九十年代初开始,以费
孝通先生为首的社会文化界提出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各人文学科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而展开了保持文化多样
性的热烈讨论,音乐教育界则以倡导中华母语为切入点,分别在普通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领域不断扩展传统
音乐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工作。正是借助于这样的发展趋势,南音才从*先的普通课,进而变为专业课,*后成立
了南音系。它所以能在泉州得以实现,既有前面三个因素作为前提,更表现出泉州师院各级领导对本土音乐价值判
断的高度自觉性。当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南音的丰富资源,又切身体会到它的社会基础并从普通音乐教育和自己的初
步实践中汲取的经验后,选择了以建系来促进传统音乐资源的整合和转化,这是一种文化自觉,也是一种改革的勇
气。我坚信,即使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碰到某些挫折,人们仍然会为他们的自觉和勇气而致敬。
在我国专业音乐教育领域,泉州师范学院的这个南音系气恐怕是各类系科中年纪*年轻的了。因为它诞生还
不到三年。但主办者深知,若要让它健康茁壮地成长,除了确定教学方针、方向,制定教学大纲、汇集教师资源等外,
*重要的工作就是编撰一套全面反映南音知识体系的系统教材。现在,经过两三年的拼搏,这套包含南音指、谱、曲、
南音演唱、洞箫、琵琶、二弦、泉州方音等内容的八大册教材,已经全部完成。它是随着这个年轻的系呱呱落地而先
后面世的。虽然还有许多不完善、不系统之处,但当我们想到它不仅是南音历史上**次立足于大学教学体系的系
统教材,同时也是中国**套以一个民间乐种为中心内容的大学教材时,我们能不为它的出世而兴奋、欢呼吗?
西方人类学界称民间文化为地方性知识气他们一再指出:地方性知识在内容上具有无可比拟生动性和丰富
性,在文化内涵上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民间音乐是地方性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类似泉州南音这样的大乐种,本身就
是地方性知识的活标本,甚至是地方性知识的一个经典。泉州师院将此引入大学教育,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顺应潮流
的实验,而对全国的专业音乐院校而言,更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警示。
中国的教育改革将在新世纪继续前行,它急切需要一大批脚踏实地的开拓者,在不同教育领域、不同实践层面
上进行不停顿的探索和试验。同样,中国的专业音乐教育面临更严峻的现实。君不见,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真正
建立之日,才是它初步完成教学改革之时。南音系虽然建立在东南一隅,但它让我们看到了音乐教育改革的一线
曙光,我们期盼着更多的院校办起这样的~地方性知识的系科,唯其如此,我们才会迎来中国专业音乐教育面貌的
彻底改变和这一事业的伟大复兴!
乔建中
二o o六年五月十五日
北京德外丝竹园五_I『一。一
思仁斋
注释
二一关于指、谱、曲三类的数量,诸谱集所录均不相同。据王耀华在《中国音乐年鉴》一九八九卷:^南管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中的
统计,仅一指二项,就有三十六套、四十五套等不同记录。又据郑长铃、王珊:《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南音》载:
今传十八套。其中的十三大套,每套包括三至十个曲牌。曲目共有二百首。(《南音》,浙江人民出版社二oo五年版,第八
十五-八十六页一
详见郑长铃、王珊:《南音》,浙江人民出版社二oo五年版,第二百一十七一一百二十页。
前言
作为地、万性高等院校,泉州师范学院艺术系建系以来,就非常关注地、万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先后、王持了一泉
州南音的现状考察与研究,泉州南音的传承与研究惠女服饰研究乙等与地方传统文化样式相关的科研课题。二
零零一年,泉州师范学院为了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原来艺术系基础上成,立了艺术学院。在陈笃彬院长
的指导下,艺术学院进行了专业结构调整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社会调杏一、研究。通过课题调研,我们更进一步认
识到泉州传统文化积淀深厚,这些一丰富的传统文化样式,必须进入高等师范院校才能实现其当代传承,才能获得更
大的发展空间。首先我们选择了古老乐种泉州南音作为研究对象,以泉州南音进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构建与实践
课题申报了福建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气伴随着课题的立项,研究的开展、深入,我们创办音乐学
南音方向本科专业的构想逐渐明晰起来。
二O o二年十二月底,泉州师院先后向泉州市政府、省教育厅正式提出在泉州师范学院设置音乐学南音方向
本科专业的申请。市政府和省教育厅分别于二O O三年一月和二月批复同意该专业方向的设置。同时,我们多次邀
请海内外教育界、音乐界、南音界的专家、学者座谈、研讨音乐学南音,万向的培养目标,审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等。在征集多方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计划,在音乐学南音、万向一的教学计划中不仅开设了音乐
学概论、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中外音乐史、钢琴、论文写作等课程,整合了音乐学必修课,开设了视唱练耳与工尺谱视
读、南音史论和乐学理论、曲式与南音作品分析、南音田野调杏一与音乐文献检索等课程,为了突出南音方向特点和地
、方文化特色,在教学计划中还开设了泉州、万音、南音演唱、南音四管演奏、闽台传统音乐概论、泉州地方戏曲、泉州文
史概述等课程,以体现从文化看音乐,从文化发展的脉络认识音乐的教学理念。在师资配备上,音乐学基础理
论、技能课程由本院教师担任,南音演唱、演奏课程及南音乐学等课程则特别聘请泉州南音界专家、我国音乐学界知
名学者任教。所有这些都旨在达到培养具备音乐学基础理论知识、技能的南音师资和南音研究人才的目标。
二o o三年二月底,泉州师院艺术学院向社会公布了音乐学一南音方向一的招生简章,首届面向泉州市招生。福
建省教育厅、泉州市政府对该专业方向的创办给予了高度重视,泉州市教委还特别颁文明确音乐学一南音方向一学生
毕业分配等、万面的特殊政策。与此同时,音乐学一南音、万向一的创办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各界纷纷来函、来电
咨询,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福建电视台、东南卫视,《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菲华时报二》等海内外媒
体都作了专题报道。
二o o三年九月,二十名南音方向本科生正式入校就读,泉州师范学院设置音乐学一南音方向一本科专业的构想
终于实现了。为了便于教学管理,有利于学科建设,我们成立了艺术学院南音系,并将音乐学一南音方向一确立为艺术
学院院级重点学科,使泉州南音这一传统乐种传承逐渐纳入高校专业建设的运作轨道。
泉州南音这样的传统乐种进入高校的专业设置、万向,规范的教材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演奏、演唱方面。我
们一、万面要在现代高校课堂中传习泉州南音的技艺,实践口传心授的精神;另一、万面通过统一文化传承理念、建
.立规范的教材文本、丰富技艺传授手段等方式,试图弥补某些缺陷、进一步完善这一传承方式,以满足现代高校知
识、技能传输模式的需求。因此,必须编著一套包含泉州南音四管、泉州南音演唱以及全面认识指、谱、曲的系列教
程,以利于达到在新的平台上有效地传承、延续泉州南音的目标。为此,艺术学院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成立了教程编委
会,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专题研究,明确了这套系列教程编写的一些一规范,制定出系列教程编写的结构框架,编写出
提纲,并进一步讨论,征求多方意见。*终确定,这套教程包括《二泉州南音一指一集》、《二泉州南音一谱一集》、《泉州南音
曲集》,《泉州南音演唱教程》,《泉州南音琵琶教程》,《泉州南音洞箫教程》,《泉州南音二弦教程》,《泉州方音教程》
等八本。鉴于每个编著者对泉州南音的认识可能出现差异,为了教程的规范和、文化理念的统一,我们汇集了存见当
代泉州南音文献发掘整理、研究等诸方面的资料,并特别征询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编撰了泉州南音概述置于诸
卷教程之首章。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我们认为:对于系列教程的整体而言,此举或许稍嫌重复;但对于系列教
程中的每一本教程来说,它们又都是分别独立的个体。或许这也可以说是我们这套教程编撰理念的强化吧。总而言
之,今天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系列教程,在编写的过程中得到许多行家的指点,显然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系列教程的编著者都是从事南音艺术实践多年的实力派,他们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又精心梳理了自己的艺术经
验,几经修改,才呈现出目前的面貌。应该说,这套教程的出版,具有较高的起点,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相信它们在
具体教学实践中,会发挥很大的作用。由于这套教程是填补高校南音各课程领域教程的空白,虽然各部教程、文责由
编者自负,但资料浩繁,面广量大,必然存在一些一缺憾,敬望社会各界不吝赐教,奉献修改使之得到进一步完善与提
高。
在这么短的时问内,要将一个地方传统乐种移植到高校课堂并作为专业方向来设置,又没有一个可以参照的对
象,其难度、压力可想而知,个中的酸甜苦辣自不待言。庆幸的是,有省教育厅、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泉州
师范学院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大力支持,有艺术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的齐心协力,我们总能按既定的计划进
行,并坚持着一步一个脚印地继续往前走。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必然的发展趋势,文化的多元发展也应成必然选择。未来的社
会成员不仅是地球村人气更应该是有鲜明的民族、区域文化传承的区域民族人文化的价值在于其鲜明的特
色,艺术的价值则贵在富有,文化个性,因而,鲜明的区域文化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将成为未来艺术教育的追求和
品牌标志。我们编撰这套教程,旨在凭借高校这个新的平台真正有效地实现泉州南音的传承,实现传统乐种的当代
延续,并从更高、更广的层面广泛推动泉州南音文化的发展,弘扬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本着以教促研、教研相辅
的原则,我们将在实际教学中进一步探索传统音乐在普通高校专业的构建与实践的经验,以期为我国传统音乐的传
承、延续提供一条新径。
社会在发展,文化在变迁,泉州南音的生存环境和形态也将随之而变,我们将随时关注这些一变化,为传承、延续
泉州南音文化而不遗余力。二o o四年,音乐学南音方向本科专业的招生范围已经扩大到包括厦门、漳州两市的
整个闽南地区。二o O五年已面向海内外招生,面向闽南语文化圈的所有热爱这一传统乐种的人们。今年,音乐学
一南音方向一已列入泉州师范学院首批重点学科行列,我们相信泉州南音在新的传承平台上会获得更大的生存、发展
空间。
不嫌烦琐,记述这样一个过程,不为别的,只为那份情、那份责任;;愿泉州南音,文化、闽南区域文化枝繁叶茂、
永远昌荣:
本系列教程的出版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及泉州市财政专项经费和泉州市社科联的鼎力支持;得
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研究所前任所长、我国著名民族音乐学家、博士生导师乔建中教授,泉州师范学院院长
陈笃彬研究员,泉州师范学院副院长林华东教授,著名泉州南音艺术家吴彦造先生的学术指导,以及恩师乔建中教
授和几位我国著名文学艺术家为本系列教程及各部教程作序,均给予我们无限的鼓励。同时本系列教程在编写出版
的过程中得到学兄宋瑾教授、郑长铃研究员的无私帮助;以及厦门大学出版社的真诚相助,都是令我难忘的。在此,
我和编委会同仁向这些一对《中国泉州南音系列教程》出版给予无限帮助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王 珊谨识
二oo六年七月于西湖花园
-
莫言的奇奇怪怪故事集
¥19.0¥59.9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我独钟意命运角落的人
¥42.3¥168.0 -
悉达多
¥13.0¥28.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经常作案的朋友都知道
¥42.3¥168.0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死魂灵
¥14.0¥48.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面纱
¥17.9¥49.8 -
本森小姐的甲虫
¥15.9¥55.0 -
她们
¥16.0¥46.8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3.7¥39.8 -
1984-插图珍藏版
¥9.9¥29.8 -
鼠疫
¥12.6¥38.8 -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窄门
¥10.9¥31.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罗生门
¥10.0¥36.0 -
失去一切的人
¥16.6¥52.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鸟与兽的通俗生活
¥12.9¥39.8 -
重生
¥12.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