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尖峰时刻:华尔街顶级基金经理人的投资经验

包邮尖峰时刻:华尔街顶级基金经理人的投资经验

1星价 ¥23.1 (7.7折)
2星价¥23.1 定价¥3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420100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5cm
  • 页数:230
  • 出版时间:2008-01-01
  • 条形码:9787564201005 ; 978-7-5642-0100-5

本书特色

 “汇添富基金·世界资本经典译丛”
的八本投资典籍,上及1 873年的伦巴第
街.下至彼得·林奇之后的华尔街当代
英雄比尔·米勒,横亘三个世纪.勾勒
出近现代西方资本市场的百年风骨!
    本套丛书,立意汲取前人的智慧,
以*为鲜活的语言,再现真实的历史场
景,必定有助于投资者循着各个时期世
界资本的脉络,从中发现惠助当下的谋
略与智慧。
    价值恒久远,经典永流传!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美国五位杰出的基金经理人——比尔·奈格伦、安迪·史蒂芬斯、克里斯多夫·戴维斯、比尔·弗里斯和约翰·卡拉莫斯的深度访谈,介绍了他们共同的投资准则,研究了他们独特的投资理念。

节选

nbsp; 序
    “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投资
大时代,无数投资人渴望着有机会感悟和学习**投资大师的智慧。
    有史以来*伟大的投资家,素有“股神”之称的巴菲特有句名言:成功
的捷径是与成功者为伍。(It's simple t0 be a winner,work with winners.)
    向成功者学习是成功的捷径,向投资大师学习则是投资成功的捷径。
    巴菲特原来做了十年股票,当初的他也曾经到处打听消息,进行技术
分析,买进卖出做短线,可结果却业绩平平。后来他学习了格雷厄姆的价
值投资策略之后,投资业绩很快有了明显改善,他由衷地感叹道:“在大师
门下学习几个小时的效果远远胜过我自己过去十年里自以为是的天真思
考。”
    巴菲特不但学习了格雷厄姆的投资策略,还进一步吸收了费雪的投资
策略,将二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他称自己是"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
费雪”,他认为这正是自己成功的原因:“如果我只学习格雷厄姆一个人的
思想,就不会像今天这么富有。”
    可见,要想投资成功很简单,那就是:向成功的投资人学投资,而且要
向尽可能多的杰出投资专家学投资。
    源于这个想法,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携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共同推出这套“汇添富基金·世界资本经典译丛”。开卷有益,本套丛书上
及1873年的伦巴第街,下至彼得·林奇之后的华尔街当代杰出基金经理
 人比尔·米勒,时间跨度长达百余年,汇添富基金希望能够藉此套丛书,向
您展示投资专家的风采,让您领略投资世界中的风景。
    丛书不乏经典之作。其中的《伦巴第街——货币市场记述》堪称是金
融领域的传世之作。该书作者——19世纪经济学家沃尔特·白芝浩在书
中总结了当时的经验与教训I,时至今日,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回味。书中对
于银行处理金融危机的意见——“初期警钟到来时,我们必须始终拥有随
时可以动用的准备金,这样才可以轻松地走出恐慌。那些认为不需要准备
很多的准备金的观念,不仅会引起恐慌,还会将恐慌升级成疯狂”,在今天
仍不失其现实意义。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和美国前财政部长鲁宾,都将
该书作为经常翻阅的床头书,从中汲取经验和灵感。时隔百年,该书在
1999年、2001年、2005年、2006年和2007年多次再版,可见其在今天仍然
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丛书中的另一本——《 攻守兼备——积极与保守的
投资者》,有助于投资人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抽丝剥茧,形成自己对公司的
财务状况、管理层经营能力、股票买入价是否低于公司资产净值等的独立
判断,进而利用自己的结论做出投资与否的决策。该书自1979年首次出
版以来,2006年再次重版。这也印证了耶鲁大学教授斯坦·加斯特卡的
判断:“《攻守兼备——积极与保守的投资者》绝不会过时!”《价值平均策
略——获得高投资收益的安全简便方法》一书通过市场风险和时机选择的
介绍,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公式化投资策略。著名金融史学家威
廉·伯恩斯坦将该书与格雷厄姆的《智慧投资者》、麦基尔的《漫步华尔街》
相提并论,认为:“自1991年首次出版以来,《价值平均策略》声誉鹊起,已
逐步成为经典作品。”1996年、2006年该书不断再版。另一本经典《浮华时
代——美国20世纪20年代简史》则追溯了从**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繁荣
到1929年股市大崩盘的一段历史。《芝加哥每日论坛报》称之为“一部将
历史记录和综合报道完美结合的伟大作品”。1931年出版后,该书迅速销
售50余万册,并于1932年登上畅销图书榜(非小说类)的第二位。此后,
该书于1959年、1964年、2000年、2007年不断重版,属于常青藤式的书籍。
    丛书中汇集了投资大师们的智慧。《忠告——来自94年的投资生涯》
一书记录了罗伊·纽伯格这位世纪老人神秘且精彩的人生。作为惟一一
位经历华尔街1929年和1987年大崩盘却毫发无损的职业投资家,其自传
中所介绍的有关投资技术与战略战术等诸多方面,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
视。同时,除了其令人称道的成功投资经验之外,罗伊·纽伯格对于成功、
 金钱、艺术和财富的价值观以及对于新技术的积极态度,也是支持其将近
一个世纪处于不败之地的不可缺省的重要因素。如果您阅读了《尖峰时
刻——华尔街顶级基金经理人的投资经验》,您就可以全面了解美国五位
杰出基金经理——比尔·奈格伦、安迪·史蒂芬斯、克里斯多夫·戴维斯、
比尔·弗里斯和约翰·卡拉莫斯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这些基金经理
人的投资风格相去甚远,但他们的交集,即投资中均实践和坚守的共同原
则,却具有普遍的意义。在另一本著作《战胜标准普尔——与比尔·米勒
一起投资》中,叙述的是美国**基金经理人比尔·米勒的成功之道。比
尔·米勒所管理的莱格一梅森基金虽然近两年来业绩下滑,但其保持的
1990~2005年连续15年战胜标准普尔指数的骄人业绩,至今无人望其项
背。书中通过对比尔·米勒分析方法和投资策略的记述,揭开了比尔·米
勒保持十余年成功投资的秘诀。《伟大的事业— 沃伦·巴菲特的投资分
析》通过透视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萨维公司,揭示了这个巨大财富
王国背后兼具实用性和个性的投资哲学,浓缩了一个价值投资者30余年
来的成功经验和心得。巴菲特在阅读该书后,认为作者“对伯克希尔·哈
萨维公司了解得非常透彻”!
    投资者也许会问:我们向投资大师、投资历史学习投资真知后,如何在
中国股市实践中应用大师们的价值投资理念?
    事实永远胜于雄辩。中国基金行业从创立至今始终坚持和实践价值
投资与有效风险控制策略,相信我们十年来的追求探索已经在一定程度上
回答了这个问题:
    首先,中国基金行业成立十年来的投资业绩充分表明,在中国股市运
用价值投资策略同样是非常有效的,同样能够显著地战胜市场。2005年
和2006年我们旗下基金的优秀业绩,就是*好的明证。价值投资*基本
的安全边际原则是永恒不变的,坚守价值投资,肯定会有良好的长期回报。
    其次,我们的经历还表明,在中国股市运用价值投资策略,必须结合中
国股市以及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勇于创新。
事实上,作为价值型基金经理人的比尔·米勒,也是在反思传统价值投资
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才取得了超越前人的业绩的。
    *后,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比巴菲特、比尔·米勒等人更加幸运
的是,我们有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这样一个良好的大环境,我们有
一个经过改革后基本面发生巨大变化的证券市场,我们有一批成长非常快
 速的优秀上市公司,这将使我们拥有更多、更好的投资机会。
    我们有理由坚信,只要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不断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
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中国基金行业必将能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的良好
投资回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十余年前,当我在上海财经大学读书的时候,
也曾经阅读过大量海外经典投资书籍,获益匪浅。今天,我们和上海财经
大学出版社一起,精挑细选了上述这些书籍,力求使投资人能够对一个多
世纪的西方资本市场发展窥斑见豹,有所感悟;而其中的正反两方面的经
验与教训,亦可为我所鉴,或成为成功投资的指南,或成为风险教育的反面
教材。我们还拟与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一起,推出后续的《华尔街的扑克
牌》、《点津——来自大师的精彩篇章》、《福布斯英雄》、《华尔街50年》、《黄
金简史》等8本图书。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悠远的新年钟声,宣告着2008
年春天脚步的临近。在此,汇添富基金期待着与广大投资者一起,伴随着
中国证券市场和中国基金业的不断发展,迎来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张晖
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
    2008年1月1日第五章  比尔·弗里斯
——桑伯格价值基金和桑伯格国际价值
    基金投资组合经理
    桑伯格价值基金(Thornburg Value Fund)和桑伯格国际价值基金
(Thornburg International Value Fund)分别设立于1995年10月和
1998年5月。自设立以来,它们一直由比尔·弗里斯(Bill Fries)管
理。2003年,晨星公司将比尔评选为年度国际基金经理。同年他还被
标准普尔/《商业周刊》评选为九位年度*佳基金经理之一。
    根据晨星公司的调查,在1997~2003年的七个年头中,桑伯格价
值基金(A股)的业绩有五次位列同类基金的前16%。[¨该基金截至
2003年12月31目的五年期业绩排在同类基金的前5%,年均几乎超
过标准普尔500指数6.5个百分点。[2]
   如果有人询问六十五岁的比尔·弗里斯是否在考虑个人退休问题,他
一定会笑起来。他属于极少数的那种并非为了谋生而工作的人——弗里
斯每天都在做着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同许多了不起的基金经理一样,弗
里斯很早就表现出对投资的浓厚兴趣。当他八年级的老师谢莉夫人
(Mrs.Shelley)在课堂上讲解复利的奥秘并解释储蓄账户的运作原理时,
弗里斯就被“无须付出劳动即可使资金增长”这一概念迷住了。这种迷恋
*终成就了他长达近四十年的成功职业生涯。
个人背景
成长的过程
  弗里斯成长于新泽西(New Jersey)的苏塞克斯(Sussex),这是纽约市
西北部的一个乡村小镇,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Appalachians)头两座山脊
之间的一个小山谷中。农业尤其是奶牛养殖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有着
大约1 500人的苏塞克斯为周边地区提供着支持性服务。
    弗里斯的父亲在三十五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在同一所学校从事教育工
作,*初是一名教师,后来担任了校长。他是个精力充沛的人,除了学校的
工作,业余他还从事房屋建筑工作。在弗里斯上五年级之前,他的母亲一
直待在家中抚养他和他的一个姐姐及一个妹妹。后来,他的母亲也加入了
这所学校,教一些有点智障的孩子。这份工作很有挑战性,但她乐意帮助
那些儿童。
    弗里斯的童年跨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那~动荡时期。他还记得在他
很小的时候进行的灯火管制演练,即整个社区练习如何熄灭所有灯火,以
防止德国战斗机在美国实施夜间空袭。
  弗里斯年轻时爱好体育运动,至今仍是体育迷。他所成长的社区没有
有组织的青年运动社团,于是夏天的时候,镇上的男孩子们几乎每天都会
自发地聚集起来,在中学操场上打棒球。他还在当地的湖里学会了钓鱼、
   游泳和划船。七岁的时候,他开始学习滑雪,这项运动如今仍是他的业余
爱好。
    由于身处农业环境,弗里斯有时也会在奶牛养殖场消磨时光。十几岁
时他就帮助朋友加工干草,还帮忙打理其他杂事。也许正是在这个过程中
对约翰·迪尔(John Deere)设备的亲身体验,引导他四十年后购买了该公
司的股票!
    早期影晌
    弗里斯*初并不是被某一偶然事件吸引到投资领域的,相反,一系列
事情逐渐激发了他的内在兴趣,将他吸引到这一方向。
    弗里斯的父亲在开始从事教育工作之前,曾经是英格索兰
(Ingersoll-Rand)公司的模具制造师,是他*先激发了弗里斯的商业意识。
当全家人在暑假游历新英格兰(New England)时,父亲经常会指着路过的
工厂,讲述它们在生产些什么。“我是个好奇心很强的人,因此我会向他提
一大堆问题,”弗里斯说,“那时的所见所闻触动了我。”
    弗里斯首次接触资金管理,是在读中学时。“我在学校参加了一项学
校与当地银行合作的活动。银行给我们一些孩子发了存折,我们则将钱存
入储蓄账户。这一经历始终影响着我。”弗里斯说道。但是,真正激起他对
储蓄和“以钱生钱”这一概念的兴趣的,还是他八年级的老师谢莉夫人对复
利的讲解。通过初中时的那堂课,弗里斯对复利有了*初的了解,明白了
“越多越好”的道理,并且了解到如果将钱存入一个提供回报的账户,钱就
会自动增加。正是这一点激发了他的兴趣。
    宾州州立大学以及与华尔街的首次接触
    十几岁时,弗里斯考虑的是追随爸爸的足迹,也去从事房屋建筑工作。
事实上,*初接受他的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
sity)的建筑学院。然而,当他参加能力倾向测验并且意识到建筑师需要具
备绘画才能时,他的梦想破灭了。弗里斯的母亲很擅长绘画,但他丝毫没
有继承母亲的绘画基因。“我甚至还没来得及上一堂建筑课,就不得不放
弃了学建筑的想法,”他说,“他们告诉我,我更加适合参军或从商。于是我
参加了后备军官训练团(Reserve Officer Training Corp,ROTC),那个时候
对于由政府赠地设立的大学的学生来说,这是强制性的。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