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拉木.嘎吐萨纳西学论集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10508468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38
- 出版时间:2008-01-01
- 条形码:9787105084685 ; 978-7-105-08468-5
本书特色
纳西学,就是以纳西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在实践上,它贯穿古今;在空间上,它横跨东西。既包括对纳西族的本体性研究,也包含这种研究本身。它起步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初,源于西方学者、传教士、军事人员对纳西族地区的游历……
本论集论文有: 《一种母系文化模式——摩梭制造与保留》 《泸沽湖的诱惑与冲突—一摩梭文化管窥》、 《草根绝唱》、 《也谈<“走婚”之谜>与王德祥、罗仁贵先生商榷二》、 《文化多棱镜中的摩梭》、《浅谈达巴教的教丈及宗教行为》……
节选
于纳西学的崛起(代序)
白庚胜
两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一位朋友在看到我的
小文《纳西学发凡》后,决定将它投稿于该所一本相关专业杂
志发表。谁知该杂志的一位“权威”竞说什么“纳西学何有
之?”听到这一信息反馈,我心怅然,既忿然于这位权威的傲
慢,同时也感慨纳西学学科建设的迟滞。
感愤之余,我并没有停止思考与行动。在从中国社会科学院
调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及分党组书记后,我利用工
作之余穿行于首都北京与全国各地,尤其是昆明、丽江、迪庆等
地纳西学学者及纳西族官员、实业家之间,决定组织一套纳西学
丛书。在我的设计中,这套丛书包括30部国内外较有影响的纳
西学学者的学术专集。
正如广大读者将从这套丛书中了解到的那样,纳西学的发展
历程艰难备至。它的起步一般可以锁定在19世纪60年代至20
世纪30年代初。那时的纳西学以西方学者、传教士、军事人员
游历纳西族地区,并收藏东巴经典,翻译有关文献片断,发表有
关介绍文章为主要特点;从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末,纳西
学粗具规模,刘半农、董卓宾、李霖灿、陶云逵、罗常培等内地
学者开始关注纳西族历史、语言、文字研究,纳西族学者杨仲
鸿、方国瑜、赵银棠亦接踵于后进行多领域的探索,无论是其田
野调查、文物收藏,还是专题性的研究都成果迭出。在国外学者
中,被誉为“西方纳西学之父”的洛克以独居纳西族地区28年
的传奇经历,以丰富的纳西文物收藏与传播,以深刻而全面的纳
西文化诠释在纳西学领域渐入佳境;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
年代中期,洛克在国际纳西学界独领风骚,并影响育成了欧、
美、日等国的一批纳西学新秀。这一时期,与之失去联系的我国
纳西学界仍在踽踽前行,和志武、周汝诚、和发源等先生成为传
递薪火的骨干力量;60年代至70年代末,尽管仍有雅纳特、杰
克逊等活跃于学界,但一代宗师洛克的去世使西方纳西学跌入低
谷,国内的纳西学更是遭受浩劫,纳西文化生态遭受全面破坏,
这是纳西学的全球性低迷时期;从8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年,纳
西学进入全面复兴时期,《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的翻译出
版、国际纳西学学会的成立、国际东巴文化艺术学术研讨会的举
办等盛事都集中出现于这一时期。
对纳西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学问这一问题,我已在《纳
西学发凡》一文中作过这样的表述:“纳西学,就是以纳西族为
研究对象的学科。在实践上,它贯穿古今;在空间上,它横跨东
西。它既包括对纳西族的本体性研究,也包含这种研究本身。就
前者而言,有关纳西族的生存环境、存在历史、生活方式、精神
信仰、组织制度、艺术创造、技术成就等都无不纳入其视野之
中;就后者而言,有关纳西族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学者与成果、
历史与活动、机构与组织都囊括于其内。”对于这一判断,我至
今认为比较科学、正确,它同时也被学术界所接受。因此,编纂
这套纳西学丛书的冲动之一,就是为了进一步为纳西学立名、正
名,并全面、系统展示纳西学的内涵。当然,这只是就至今为止
的情况而言,继续丰富、发展它的使命已经历史地落在后来学者
的肩上。
当这套丛书即将问世之际,纳西族社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
史时期。一方面,固守万古的民族保守性已经被击破,发达的交
通已突破铁甲山的阻绝、金沙江的割断,使“丽江口袋底”的
神话不再;快捷的通讯将古麽些人的后裔编织进全球现代信息网
络之中,靠古老的象形文字及口传心授维持独立的知识系统已难
以为继;农民转变为市民、乡村开发成城市的社会转型风驰电
掣;以追求超额利润为目的的一库八站建设将一改玉璧金川的原
生形态;每年400万的游客正在改变着丽江的一切;不断变化的
行政区划,使纳西族的生存空间从汉时的六江流域退居三江并流
区.继而兰州立县、拖支并维、迪怒建州、行署改市、丽江县裂
身为二。从自然到社会分错杂然,到处都在发生急剧变化;由社
会而主体光怪陆离,一切都在解构与重组。这便是纳西学今天所
面对的现实,这也是纳西学学科的生长点。或许过于苛刻,但纳
西学必须回答纳西文化生死存亡的问题,决不能陶醉于古乐、古
城、古文字带来的荣耀,更不能沉迷于现代社会的犬马声色、
“安乐死亡”。
纳西族社会的阵痛
作者简介
div class="right_content">拉木嘎吐萨,学名石高峰,男,摩梭人,曾出版《梦幻泸沽
-
知识分子的幽灵
¥20.5¥39.8 -
中国馔馐谭
¥12.0¥23.0 -
茶经(黑白版)
¥11.1¥48.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0.5¥29.8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梁晓声解读中国人文化心理的重磅新作
¥18.1¥39.8 -
经典常谈
¥6.2¥14.8 -
寻味中国
¥14.7¥38.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被颠覆的文明-我们怎么会落到这一步-(升级版)
¥13.6¥42.0 -
大家小书:苏辛词说
¥12.2¥26.0 -
经典常谈
¥13.7¥39.8 -
瓷都拾遗-景德镇瓷业习俗
¥10.6¥30.0 -
徐志摩和新月诗人-摇晃的梦想-侧看民国
¥13.5¥39.0 -
国学入门
¥16.4¥48.0 -
替时代写生·日记里的胡适(八品)
¥13.5¥39.0 -
中国文明的密码/何新文选
¥15.4¥48.0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5.0¥39.0 -
柏杨杂文精选集-吓人的国粹教育
¥10.1¥24.0 -
文化树-世界文化简史
¥18.3¥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