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识学概论 因明大疏删注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唯识学概论 因明大疏删注

1星价 ¥22.4 (7.0折)
2星价¥22.4 定价¥32.0
商品评论(1条)
***(三星用户)

国学大师专著

值得反复阅读,很好

2014-03-06 06:37:30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678789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4
  • 出版时间:2008-01-01
  • 条形码:9787806787892 ; 978-7-80678-789-2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熊十力的两部著作。 《唯识学概论》是熊先生在北京大学讲授唯识学的**部讲义,1923年由北大印制。本书依据佛家本义概括唯识学体系,忠实于著者此前在南京支那内学院所学。因讲义本难以觅获,此据湖北教育出版社《熊十力全集》本(全集本依熊氏自存北大讲义本整理)重行点校。 《因明大疏删注》是熊先生在北京大学讲授因明学的讲义,删注窥基《因明人正理论疏》,为治因明之津梁。1926年由北大印成讲义,并于同年7月经熊先生稍加修订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此据商务印书馆本点校。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熊十力的两部著作。 《唯识学概论》是熊先生在北京大学讲授唯识学的**部讲义,1923年由北大印制。本书依据佛家本义概括唯识学体系,忠实于著者此前在南京支那内学院所学。因讲义本难以觅获,此据湖北教育出版社《熊十力全集》本(全集本依熊氏自存北大讲义本整理)重行点校。 《因明大疏删注》是熊先生在北京大学讲授因明学的讲义,删注窥基《因明人正理论疏》,为治因明之津梁。1926年由北大印成讲义,并于同年7月经熊先生稍加修订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此据商务印书馆本点校。

目录

序:读熊十力札记 王元化
唯识学概论
题记
 绪言
 部甲
 境论
 识相篇
  唯识章
  诸识章
  能变章
  四分章
  功能章
  四缘章
  境识章
  转识章
因明大疏删注
 题记
 揭旨
 凡例
  附读法二则
 因明大疏删注
展开全部

节选

诸识章
有情各有八识,略如前说。八识云何?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第八复有多名,此姑不述。此八各有相应,相应者,亦心所之异名。心所与心王叶合如一,故云尔也。义详《转识章》。举识摄所,如举眼识,即摄眼识相应触等法。余识准知。参考《三十论》一第二页、《述记》二第十八页。故不别言。诸识行相,眼识以了别色境为行相,耳识以了别声境为行相,乃至第八以受持为行相,历然差别。具如后述,别见《转识章》《本识章》。今独详其义界。此言界者,类也。明诸识同具之义,日义界。夫言识义界者,当上本之天亲。天亲《三十颂》,则以为识者能变之谓,色法是所变,真如不变,皆此所遮。亦复区为三种。初能变识,谓阿赖耶;第二能变,谓末那识;第三能变,谓眼识乃至意识。释见《成唯识论》。然此土古师此土言唯识者,有古学、今学之分。古学大成于真谛。真谛优禅尼国人也,梁、陈问来华,从事翻译,盘弘《摄论》,世称真谛及其前所出诸译为旧译,所谈诸义为古学。唐玄奘法师游学印度,承护法菩萨而弘唯识法相,译书极富,世称新译。其弟子窥基盛事著述,号百部疏主,是为今学开山。犹存歧义,不可不辨。尽古师唯以第八识为能变。真谛译《显识论》现存。“三界但唯有识。何者是耶?三界有二种识:一者显识,谓第八。二者分别识”谓前七。云云。此则以前七为能缘,缘者,缘虑义。余准知。能变仅属第八。第八名显识者,即谓其能变现色心等法。又基师《中边述记》言:“真谛法师似朋一意识师此师执诸识用别体同,故云。
 ……P10

作者简介

熊十力(1885—1968),原名继智,字子真,号逸翁,晚年又称漆园老人,湖北黄冈人。青年时代投身反清革命,武昌起义后任都督府参议,并参预护法运动。三十四岁后慨然脱离政界,专心学问。曾入南京支那内学院从欧阳竞无先生研究佛学,后应蔡元培先生之聘任教北京大学。抗战期间入蜀,先后应马一浮和梁漱溟先生之邀讲学于复性书院、勉仁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特邀代表及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54年后定居上海。熊十力先生学贯古今,融会中西,融摄道释,要归于儒,而自成一家,创立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哲学体系。重要著作有《新唯识论》《十力语要》《佛家名相通释》《读经示要》《体用论》《乾坤衍》等。其学说影响深远,以新儒家名世的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等皆为熊门高足,熊先生也被尊为现代新儒家的开宗大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