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三百首-(插图本)

包邮唐诗三百首-(插图本)

1星价 ¥9.0 (6.5折)
2星价¥9.0 定价¥13.9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759020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6
  • 出版时间:2008-01-01
  • 条形码:9787807590200 ; 978-7-80759-020-0

本书特色

提起杨柳,我们想到离别。提起明月,我们想到聚散。中国人思想感悟中的思乡、惜别、怨愤、怀古、言志,几乎都在唐诗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性语言和物象寄托。

节选

与我们同在
    ——《家藏四库丛书》序
毛佩琦
    国学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学问。因此,
国学不仅包括数千年来积累流传下来的经典,比如“四书五经”、《(老子)》、
《(庄子)》、《(孙子)》、《(史记)》、《(汉书)》、唐诗、宋词,也包含研究中国人思维
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乃至娱乐方式的各种学问。广而言之,国学研
究的对象不仅包括文献,也包括实物;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非
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我国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音乐、绘画、医药、
戏曲等等。
    国学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学问。上面说的从“四书五经”到唐诗、
宋词就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近代以来,国学的研究范围还在不断
地扩大,比如,敦煌学、甲骨学,是随着有关文物的出土而兴起的;比如
红学,是随着文学理论和学术风气的发展变化而兴起和发展的。随着时间
推移和学术进步,必将有更多的学问被纳入国学研究的范围。
    数千年来,中国人作学问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比如思想理
论、史学理论、文学理论,以及训诂学、考据学、音韵学等等。但这些理
论和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在史学研究领域,由于地下文物的出
土,王国维等人提出了所谓以地下文物与传世文献相补充互证的二重证据
法。近代以来,西风劲吹。国人主动借鉴西方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学
问,王国维借鉴尼采的哲学等研究中国的文学戏剧,胡适以杜威的实验主
义研究中国的“国故”。国学从来没有拒绝外国学问的介入,佛教传人中国
后,经过改造,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佛学、因明学;自明朝末年西学传人中
国后,中国的天文学、数学等就已经融入了西学的因素。马克思主义传入
中国后,不少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它们当然也是国学
 的一部分。因此,国学又是开放的、随时代而进步的。那么,当今我们研
究、振兴国学,不允许也不应该倒退,不允许也不应该僵化。
    然而,国学又是与西学明显区分的。国学是西学的对应物,是与西学
完全不同的学术体系。在近代,西学挟船坚炮利强势进入中国之后,中国
人还视自我,对于中国固有之学问出现了中学、国故学、国粹、国学这样
的名称。面对帝国主义的强大,中国人自愧不如,一方面拼命学习引进西
学,另一方面就是拼命地贬低、抛弃国学。虽然也有一些人,如张之洞为
保护中华文化之根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胡适,提出“整理
国故”,以“再造文明”、“建立民族自信心”,但其声音终被时代所淹没。国
学一再被严重曲解和轻视,以致造成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大断裂。也许,这
一历史过程是必然的。但回顾过去,中国在走向独立富强的过程中,国学
所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太惨重了。
    新中国成立,饱受屈辱的中国人从此站立了起来,民族自信心大大加
强,但没有能够及时认识到国学在新时代的重要性,甚至仅存的一点点国
学遗产也进一步成为被抛弃的对象。在全面批判全盘西化的同时,却走向
全面西化。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走向富强的国人终于猛醒,保护和振兴
国学逐渐成为全民的共识。一个强大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必然
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伟大的民族文化。中国人,从学术界到普通百姓,都在
重新发现国学的现代价值。同时,在走向全球化的进程中,东西方各国也
把目光投向了中国。中国学问。中国的一切都在被重新评价。中国不仅为
了自身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而且,中国也面临着以
优秀的中华文化向全人类贡献智慧的责任和机会。
那么,这套国学丛书编纂就是可喜的,编纂者的初衷和努力就是可敬
的。希望这套丛书能发挥点滴作用,如同涓涓细流与千百万有志者的怒努力
一道汇成大潮,去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是为序。
    2007年11月22日于北七家村

【诗人逸事】有一天王维来到洛阳庾敬修的宅邸,宅邸墙壁上彩绘得美轮美奂,
他四处观看,有一面墙画着《奏乐图》,气派很大,王维看了不由得点头称许,同
来的朋友见了问说:“你知道所画的是什么吗?”他回答:“画里奏乐的场面,正
好是《霓裳羽衣曲》第三迭**拍。”有人真的召集乐工,当场试验,演奏到这里,
那乐工的动作姿势,和弹奏的指法果然和画上所画的丝毫不差,从此大家对王维


作者简介

p> 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博
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明清研究
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
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吴晗研究
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明史、社会生活史、文
化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明成祖史论》、《明清
行政管理制度》、《中国明代政治史》,主编有
《岁月河山图说中国历史》、《中国社会通
史.明代卷等。在中央电视台 百家讲坛 主
讲明史、七解《中庸》,影响广泛。
何谓家藏四库
    《四库全书》编定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共收中华典籍
3461种。如此浩瀚典籍仅分经儒家经典、史各类史
书、子百家著述、集名家诗文四类。其后,四
库之名既具有中华经典集成的寓意,同时也具有古代图
书分类的含义。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华经典所蕴含的智慧,越来越为
世人瞩目。中央电视台一百家讲坛的热播足以证明这一
点。丛书策划者为了消除今人阅读古代文言经典的艰涩,
力求使用时人容易读懂的版画图示和读解心得的方式,让
读者充分汲取古人成功的养分,使圣贤的智慧真正进入寻
常百姓家。所以丛书得名家藏四库。
 
    沈锡麟,
福建诏安县人。
l964年8月毕业
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为古典文献
专业首届毕业生,在中华书局从
事编辑出版工作四十年。曾任国
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