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的预防及康复

包邮糖尿病的预防及康复

1星价 ¥6.6 (4.9折)
2星价¥6.6 定价¥13.5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885493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0
  • 出版时间:2008-01-01
  • 条形码:9787538854930 ; 978-7-5388-5493-0

节选


    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随
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糖尿病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恶
性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病种,并可伴随患者一生而无法治
愈。
    根据*新统计,目前全世界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超过3
亿人之多,且多在发达国家里。我国近年2型糖尿病的发
病率已由10年前的O.6%上升到2%,有的地区高达4%。
与此同时还有相等数量的糖耐量递减者。糖尿病是一种
由遗传基因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以持续血糖升高
为特征的代谢障碍性疾病。临床的表现有“三多一少”症
状,即指口渴多饮、善饥多食、小便频多、体重减轻为主要
症状。但是,现在早期则多为无明显症状或只有乏力疲劳
症状。血糖升高如果不及早控制,及时治疗,则会出现合
并症,累及心、脑、。肾、眼、下肢等,重者出现昏迷,甚至死
亡。这里除遗传因素外,与饮食过量、运动不足、生活习惯
改变及社会心理方面的压力等原因也有关。我国在发展
和富强之后,也出现了糖尿病这一“富贵病”,出现了很多
患者致残、致盲、致死的病例,并逐渐向年轻化发展。
    目前对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以控制血糖,以减少并发
症。长期口服西药及注射胰岛素,不仅麻烦且稍不注
意,就可以产生副作用及加重病情,进而导致合并症。
我们通过中医传统康复方法,就可以控制病情,减少并
发症。其中包括:中草药、中成药、针刺艾灸、推拿按摩、
点穴导引、火罐刮痧、足疗药浴、心理调节和自然疗法等
方法。
    我们想通过本书系统地把传统中医康复治疗方法
介绍给大家,并力求完整、科学、准确。本书适用于中医
院校的学生,基层中医康复医师,患者及其家属学习使
用。同时对中老年康复爱好者也可以作为参考用书。
本书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多多指教。

消渴敷贴3号方
    配方:石膏、熟地黄各40克,麦冬、知母、牛膝各30克,
黄连、栀子各20克,人参5克,甘草、薏苡仁各10克。
    制法与用法:将以上药物共研细末,用凡士林混匀后调成
膏,贴于穴位使用,每晚敷贴白天取下。
    功效: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适应证: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
消渴敷贴4号方
    配方:熟地黄80克,山药、山萸肉各40克,茯苓、泽泻、
牡丹皮各30克,益智仁、桑螵蛸、五味子各20克,知母、黄柏
各15克。
    制法与用法:将以上药物共研细末,用凡士林混匀后调成
膏,贴于穴位使用,每晚敷贴白天取下。
    功效:滋阴补肾,润燥止渴,益肾缩泉。
    适应证: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
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兼见健忘,精神不振。
消渴敷贴5号方
    配方:熟地黄80克,山药、山萸肉各4JD克,茯苓、泽泻、
牡丹皮各30克,附子、肉桂各10克。
    制法与用法:将以上药物共研细末,用凡士林混匀后调成
膏,贴于穴位使用,每晚敷贴白天取下。
    功效:温阳滋阴、补肾固摄。
    适应证: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
精神不振。

消渴敷贴6号方
    配方:透骨草30克,蒲公英25克,当归、路路通、金银花
各20克,苏木、乳香、没药、穿山甲各15克。
    制法与用法:将以上药物共研细末,用凡士林混匀后调成
膏,贴于穴位使用,每晚敷贴白天取下。
    功效:通络止痛,活血化瘀。
    适应证:适用于消渴性病足、末梢神经炎。
消渴敷贴7号方
    配方:熟地黄50克,山药、枸杞子、山萸肉、川牛膝、菟
丝子各30克,蛇床子、菊花、甘草各15克。
    制法与用法:将以上药物共研细末,用凡士林混匀后调成
膏,贴于穴位使用,每晚敷贴白天取下。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止痒。
  适应证:眩晕久发不己,视力减退,二目干涩,少寐健忘,
腰膝酸软。
消渴敷贴8号方
    配方:皂角刺40克,伸筋草、苏木、草乌、川乌、穿山甲
各18克。
    制法与用法:将以上药物共研细末,用凡士林混匀后调成
膏,贴于穴位使用,每晚敷贴白天取下。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止痒。
  适应证:适用于消渴性病足疼痛。
消渴敷贴9号方
  配方:蒲公英50克,大黄20克,丹皮、苦参、黄柏各15
克,白芷10克,防风40克。

消渴敷贴6号方
    配方:透骨草30克,蒲公英25克,当归、路路通、金银花
各20克,苏木、乳香、没药、穿山甲各15克。
    制法与用法:将以上药物共研细末,用凡士林混匀后调成
膏,贴于穴位使用,每晚敷贴白天取下。
    功效:通络止痛,活血化瘀。
    适应证:适用于消渴性病足、末梢神经炎。
消渴敷贴7号方
    配方:熟地黄50克,山药、枸杞子、山萸肉、川牛膝、菟
丝子各30克,蛇床子、菊花、甘草各15克。
    制法与用法:将以上药物共研细末,用凡士林混匀后调成
膏,贴于穴位使用,每晚敷贴白天取下。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止痒。
  适应证:眩晕久发不己,视力减退,二目干涩,少寐健忘,
腰膝酸软。
消渴敷贴8号方
    配方:皂角刺40克,伸筋草、苏木、草乌、川乌、穿山甲
各18克。
    制法与用法:将以上药物共研细末,用凡士林混匀后调成
膏,贴于穴位使用,每晚敷贴白天取下。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止痒。
  适应证:适用于消渴性病足疼痛。
消渴敷贴9号方
  配方:蒲公英50克,大黄20克,丹皮、苦参、黄柏各15
克,白芷10克,防风40克。

 制法与用法:将以上药物共研细末,用凡士林混匀后调成
膏,贴于穴位使用,每晚敷贴白天取下。
  功效:清热解毒,祛腐生肌。
  适应证:适用于消渴性疾病。
消渴敷贴 10号方
    配方:仙灵睥、蛇床子各15克,紫草、白鲜皮、苦参各20
克,黄柏5克。
    制法与用法:将以上药物共研细末,用凡士林混匀后调成
膏,贴于穴位使用,每晚敷贴白天取下。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止痒。
  适应证:适用于消渴性瘙痒。
消渴敷贴11号方
    配方:苦参、蛇床子、白鲜皮、枯矾、金银花、土茯苓、
各30克,苍术、黄精、花粉、防风各15克,红紫草、苏叶各
10克。
    制法与用法:将以上药物共研细末,用凡士林混匀后调成
膏,贴于穴位使用,每晚敷贴白天取下。
  功效:祛风止痒。
  适应证:适用于消渴性瘙痒。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