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商品评论(8条)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254882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22
- 出版时间:2007-12-01
- 条形码:9787532548828 ; 978-7-5325-4882-8
内容简介
晚明文学的先驱——徐渭,是一位诗文、书画、戏曲皆擅的奇人。以往学术界对他的研究,多侧重于书画、戏曲方面,对其诗文,尤其是散文方面的重视不多。本书即将视角聚焦于徐渭的散文创作,运用实证研究和理论阐释相结合的方法,从分期、特色、渊源、文学史上的地位四个方面,对徐渭散文做了系统的研究。作者一方面以细密的分析和深刻的解读,将我们关注的徐渭的情感内涵研究引向深层,一方面又围绕当今我们普遍忽视的徐渭散文创作的“法度”问题,从语体、结构、体制诸方面,对其表现情感的形式进行了开拓性的 探讨,资料翔实,语言流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发行对象:古典文学研究者、爱好者
目录
序
前言
**章 徐渭散文的分期及其依据
**节 从压抑到解放:创作实践与“真我”理论的离合
第二节 从悲愤到悲哀:情感基调的转变
第三节 从实用性到文学性:创作目的的倾斜
第四节 从郁勃到颓放:艺术风格的转向
第二章 徐渭散文的特色
**节 徐渭散文情感论
一、尖锐性
二、深邃性
三、真实性
第二节 徐渭散文形式论
一、古奥语体
二、网式结构
三、短截体制
第三节 徐渭散文张力论
一、语体与情感
二、结构与情感
三、体制与情感
第三章 徐渭散文特色的渊源
**节 徐渭对秦汉文及唐宋文的态度
第二节 秦汉散文对徐渭散文的影响——以庄子、贾谊为例
第三节 唐宋散文对徐渭散文的影响——以韩愈、苏轼为例
第四章 徐渭散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节 传统散文语体的复活者
第二节 上救复古派之偏,下启公安派之变
一、徐渭散文对复古派散文的超越
二、徐渭为公安派先驱说质疑
三、徐渭散文对公安派散文的启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徐渭研究百年述评
附录二 徐渭自刻文集活动考述
附录三 《徐文长文集》与《徐文长三集》的读者之争及其版本问题
附录四 徐渭部分散文系期
前言
**章 徐渭散文的分期及其依据
**节 从压抑到解放:创作实践与“真我”理论的离合
第二节 从悲愤到悲哀:情感基调的转变
第三节 从实用性到文学性:创作目的的倾斜
第四节 从郁勃到颓放:艺术风格的转向
第二章 徐渭散文的特色
**节 徐渭散文情感论
一、尖锐性
二、深邃性
三、真实性
第二节 徐渭散文形式论
一、古奥语体
二、网式结构
三、短截体制
第三节 徐渭散文张力论
一、语体与情感
二、结构与情感
三、体制与情感
第三章 徐渭散文特色的渊源
**节 徐渭对秦汉文及唐宋文的态度
第二节 秦汉散文对徐渭散文的影响——以庄子、贾谊为例
第三节 唐宋散文对徐渭散文的影响——以韩愈、苏轼为例
第四章 徐渭散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节 传统散文语体的复活者
第二节 上救复古派之偏,下启公安派之变
一、徐渭散文对复古派散文的超越
二、徐渭为公安派先驱说质疑
三、徐渭散文对公安派散文的启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徐渭研究百年述评
附录二 徐渭自刻文集活动考述
附录三 《徐文长文集》与《徐文长三集》的读者之争及其版本问题
附录四 徐渭部分散文系期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到山中去
¥9.1¥30.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6.1¥29.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20.6¥32.0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