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自身心理学:科赫特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753344889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310
- 出版时间:2008-01-01
- 条形码:9787533448899 ; 978-7-5334-4889-9
内容简介
本书的*大特点,是研究视角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它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科赫特的个人经历与其自身心理学理论之间的可能联系。运用心理学的社会学原理,分析了自身心理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
目录
**节 维也纳的岁月
第二节 美国的新生活
第三节 思想的历程
第二章 自身心理学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
**节 自身心理学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自身心理学的思想渊源
一、康德哲学传统的影响
二、现代物理学的影响
三、现代艺术的启示
四、来自精神分析内部的影响
第三章科赫特的精神分析方法论
**节神入和内省确定精神分析的实质
第二节澄清有关神入的各种误解
第三节科赫特对精神分析实质的界定的意义
第四章 狭义自身心理学
**节 狭义自身心理学的形成及其特点
第二节 传统精神分析的自恋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
二、海因兹·哈特曼的自恋理论
第三节 狭义自身心理学的自恋理论
一、自恋独立于性驱力
二、自恋的发展
三、自恋人格障碍的精神分析治疗
第五章 广义自身心理学
**节 从狭义自身心理学到广义自身心理学
第二节 自身——人格的核心
第三节 自身的起源和发展
一、两种自身心理学的人格发展观之比较
二、初始自身的形成
三、内聚自身的形成
第四节 自身障碍的成因及其机制
一、两种自身心理学的心理病原学、心理病理学之比较
二、自身障碍的形成
三、防御结构、补偿结构与自身障碍
四、自身分裂与驱力
五、自身障碍的分类
六、心理病理学和症候学
七、受损的自身及其行为模式
第五节 自身障碍的精神分析治疗
一、两种自身心理学的治疗观之总体比较
二、精神分析治疗的实质和目标
三、精神分析治疗的过程
四、通过形成新的心理结构进行治疗
五、理解和解释——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单元
六、自身障碍的治愈标准
第六章 自身心理学的发展
**节 自身心理学在理论方面的发展
一、巴卡尔的自身对象理论
二、基多的渐成等级模式
三、精神分析主体间性理论
第二节 自身心理学在应用方面的发展
一、运用自身心理学治疗成瘾
二、运用自身心理学治疗变态性行为
三、自身心理学在其他方面的运用
第七章 对自身心理学的评价
**节 自身心理学的贡献
一、创立了精神分析的新范式
二、澄清了精神分析的实质
三、拓展了精神分析治疗的范围
四、改变了传统精神分析消极阴暗的人性观
五、纠正了传统精神分析对女性的偏见
第二节 自身心理学的局限
一、发展观具有形而上学的倾向
二、忽视个体的遗传特性对自身与自身对象互动的影响
三、忽视社会文化因素对自身发展的影响
附录:自恋人格障碍治疗个案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章 科赫特的生活与学术道路
**节 维也纳的岁月
1913年5月,海因兹•科赫特(Heinz Kohut,1913~1981)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开始了在漫漫的精神领域上下求索的一生。
维也纳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思想家。1900年,弗洛伊德就是在这里出版了其划时代的著作《梦的解析》,开创了精神分析这门新的科学。弗洛伊德的大部分学术生涯是在维也纳度过的,直到1938年才因躲避纳粹的迫害而离开维也纳逃亡到英国。科赫特出生之时,维也纳危机初露。此时,奥匈帝国的代议制政体已经蜕变成帝国官僚专制政体,民族骚乱也使它开始走向解体。**次世界大战正在酝酿之中,即将爆发。当时,希特勒还只是个无名之辈,1913年5月,他离开维也纳前往慕尼黑,开始踏上一条祸国殃民的罪恶之路。
科赫特家族在维也纳属于中上阶层。科赫特的父亲菲立克斯•科赫特(Felix Kohut)从事纸业生意,十分成功,同时是位业余钢琴好手;母亲艾尔斯•兰姆佩尔(Else Lampl)热爱音乐,天生一副好嗓子。耳濡目染之间,科赫特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弹得一手好钢琴,音乐趣味博雅、纯正。他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其首篇精神分析论文就是以音乐为主题的,题为《论聆听音乐的幸福》,此文是他与朋友、音乐家西格蒙德•莱瓦尔(Siegmund Levarieg)合作完成的。
1914年8月,,**次世界大战爆发,科赫特的父亲应征入伍,到俄国前线服役,直到1918年退役。其时科赫特已5岁多了。
……
作者简介
蔡飞,男,1966年2月15日生,江苏启东人,先后在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学学士(1987—1991)、心理学硕士,(1991—1994)和心理学博士(1998—2001)学位,2006年9月,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1994年,进入江苏教育学院工作,现为该院教育管理系副教授、科研处副处长,主要从事人格心理学、西方心理学史、自闭症康复治疗的教学、研究工作。发表《精神分析焦虑论批判》、《论心理学中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对立的哲学根源》、《自身心理学:精神分析的新范式》等论文20余篇。参编的《心理学通史(全五卷)》(杨鑫辉主编)和《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郭本禹主编)分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2002年12月,被确定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第二期计划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人选;2003年,被确定为“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3.7¥39.8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24.3¥5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0¥36.0 -
文言浅说
¥9.8¥24.0 -
乡土中国
¥13.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