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0046406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01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08-01-01
- 条形码:9787500464068 ; 978-7-5004-6406-8
节选
nbsp; 言
欧洲联盟的诞生既是当代欧洲政治演绎的结果,也是全部欧
洲文明发展的无奈结局。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随之到来的
大国时代和冷战,是欧洲一体化运动诞生的直接原因。然而,统
一欧洲的进程并不是两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开始的。它贯穿于欧洲
历史始终,是欧洲文明和政治发展逻辑形成的历史基础。在这个
意义上,当代欧洲一体化运动是全部欧洲统一运动史的一部分。
因此,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和理解当代欧洲一体化运动既是必要
的,也是必需的。
在学术界,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研究欧洲一体化运动并不是新
鲜事。不过,如何在研究过程中看待历史溯源问题,还是存在着
一个本质区别。即,是把历史看做普通的背景,还是看做理解问
题的钥匙?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导致对欧洲一体化运动本
质完全不同的看法。
中世纪以来的欧洲历史表明,欧洲统一运动不是欧洲历史发
展过程中一个阶段性的发展趋势,而是贯穿于欧洲历史始终的政
治演绎主线,体现着欧洲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在
统一大屋檐下发展多样性。从这个基本理解出发,以整体主义历
史观考察当代欧洲一体化运动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在历史发展
的长河中探寻欧洲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和逻辑,应该是欧洲一体化
问题研究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与六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相比,欧洲文明的发展历程显
然短暂得多。然而,也许正是这种短暂,强化了欧洲文明的
整体性和发展逻辑的统一性。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中,辛
亥革命无论如何是一次决定性的变轨。这首先表现在,辛亥
革命秉持的理念和价值观并不是中国社会自身孕育生成的,
而是彻头彻尾的舶来品。其次,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社会逐
步脱离了由春秋战国时代开辟的封建社会发展轨道,开始在
工业文明的范畴里孕育新趋势。但欧洲不同。自从文艺复兴
开辟了世俗发展道路之后,欧洲文明始终运行在商业社会的
发展程式中。其中的重商主义时期、原始积累时期,以及其
后爆发的工业革命和后工业化时代,都是同一个社会发展逻
辑和同一个社会发展程式中的不同历史阶段。而且,欧洲的
商业社会不是舶来品,它的基础完全是在中世纪的漫漫长夜
中孕育生成的。其中,文艺复兴开发的是古典文明;启蒙运
动开发的是中世纪的自由主义传统。从这个角度出发,欧洲
的人本主义、自由、民主、代议制度,都是中世纪传统再开
发的产品。而博爱和大一统则是基督教的传统思想。这就是
说,欧洲商业社会与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社会发展大循环有
着直系血缘关系。因此也是这个大循环的一部分。在这个意
义上,欧洲现代社会与历史的关系和中国现代社会完全不同。
前者是依靠汲取历史养分发展起来的;而后者则必须依靠革
命和批判来实现现代化。
15世纪以来,构建一个稳定的秩序始终是欧洲问题的核心。
这是在文化发展趋同的社会里总要发生的历史政治过程。在世界
其他地区,类似的过程是以造就一个统一的大国为结局的。但在
欧洲,由于中世纪世俗政治不发达,秩序问题在近代民族主义诞
生前没有解决,致使欧洲政局在绝对主义君主制诞生后陷入了长
期动荡。随着工业化的到来,欧洲构筑秩序的过程逐渐演变成一
场持续扩大的血腥浩劫。如不加以遏制,欧洲将面临灭顶之灾。
于是,**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人想出了推进一体化的办法,
希望以此来化解自然历史过程在寻求统一时带来的破坏性。欧洲
一体化运动由此正式登上了欧洲政治舞台。因此,在本质上,欧
洲一体化运动首先是一场建立欧洲新秩序的运动。在这个意义
上,欧洲一体化运动不是欧洲历史发展的一次变轨,而是在旧轨
道上的延续。依据这一逻辑,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得出这样的结
论:欧洲一体化运动的目的,不是要建立一个高深莫测的新社会
模式,而是要在新形式下恢复一个旧传统。即欧洲各国在统一的
大屋檐下和平共处。迄今为止,新的大屋檐秩序结构已基本成
型:欧洲联盟是它的基本形式;协商、妥协、共谋发展是它的基
本原则和发展逻辑。在这个大屋檐下,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与协
调从运动开始时期的安全和国家关系领域,逐步深入到了经济、
政治和社会等各个方面。
构建新秩序的基本目的决定了欧洲一体化运动必然是开
放性的;而通过协调各成员国的利益来维护新秩序的基本途
径则决定了欧洲一体化运动有多种前途。其不确定性是由成
员结构、组织结构、秩序结构、运行机制等不确定性决定的。
它们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我们既不能确定共同体的*
终边界,也不知道这个国际组织未来能融合到什么程度。这
一切都取决于共同体的协调能力。即它能在多深的程度上和
多广的范围里协调成员国的利益,取决于国际形势是否给欧
洲人留下了足够的时间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今天的欧
洲联盟“更多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组织,是一个设想而
不是一种定式,是一种融合而不是一个机构,是一种一体化
而不是单一化”①。不过,无论欧洲一体化运动未来的命运如
何,已经过去的时光和经历必将给欧洲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并影响它今后的发展。
本研究是在吉林大学首批精品项目的资助下启动的。其间获
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和家庭财政的支持。没有后续资金的支持,完
成本研究是难以想象的。同时,笔者的老师杨豫先生、woyker
先生和Mayers先生在学术上给予了笔者相当大的帮助。特别是
两位德国老师为笔者开展工作创造了便利,提供了条件和手段。
没有他们的帮助,本研究是难以完成的。笔者对所有帮助过本研
究的师长和同事深表感谢,特别感谢笔者的家人、国家留学基金
的资助。
2007年4月25日(长春)
牟利性韦伯指出,牟利、获取、赚钱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
关系的主要特征。因为,这类冲动“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见
之于侍者、医生、车夫、艺术家、娼妓、不正派的官吏、士兵、
贵族、十字军骑士赌徒和乞丐。可以说凡是具备了或者曾经具备
客观机会的地方,这种冲动对一切时代、地球上一切国家的一切
人都普遍存在”①。韦伯先生的这个论断表明,他在认识资本主
义社会的牟利性时犯了一个重要的错误,即把某个社会中个体行
为与全社会的普遍行为混为一谈。的确,牟利的冲动在任何社会
都可能存在(这里必须把原始社会除外)。但是,在人类文明发
展史上,只有资本主义社会是明确地把财富作为衡量一切事物标
准的社会,也是唯一把贫穷可耻、财富光荣作为社会道德的社
会。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个突出特性,确保了牟利、获取和赚钱不
再是个别行为,而是一种大众行为,而牟利的观念也不再是个别
人观念异化的结果,而是整个社会的道德准则与核心观念。这显
然改变了问题的性质。牟利观念通过重新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和人们的行为,已经成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灵魂。我们看到,在
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
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
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
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
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②。牟
利的观念在如此深刻的程度上改变了欧洲社会,把这一观念定性
为欧洲新社会的**本性,是恰到好处的。
竞争性 由于牟利成为社会的主体目的,经济关系成为新社
会的主体关系,而自由地发展个人、展现个人,不仅是新社会的
主导观念,也是新社会的行为趋势。同时,城市化和商品化都在
推动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使牟利的机会大增。于是,在财富变
成衡量一切的标准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牟利活动是不可
避免的。这个发展趋势的逻辑结果是,“以前那种封建的或行会
的工业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随着新市场的出现而增加的需求
了”①。于是,自由竞争的法则出现了,并不可避免地成为商贸
社会经济运行的新规则。不过,这个规则在20世纪30年代以
前,是以古典自由主义的方式在欧洲畅行的。所谓古典自由主
义,就是以人法自然为原则,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
汰,把竞争完全看做是参与者自己的私事,与国家和公权无干。
自由竞争原则在开始时以这样的方式出现,与当时人们用人的自
然天性反对神性有关,也与商贸界的后起之秀强烈地反对行会控
制的斗争有关。不过,当时的市场规模和经济总量相对比较小,
供需关系的缺口比较大,应该是古典自由主义原则畅行的*主要
前提。毫无疑问,人法自然的法则与中世纪时代通行的那些非经
济原则相比,突出了公平性和经济性,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不
过,当自然法则被应用于人类社会之后,它的野性特征也会显现
出来。也就是说,物竞天择的原则将驱赶人们不顾一切地进行竞
争,它会像狼群社会的竞争那样,以无序、残酷、非理性和不人
道的方式演进,也会像狼群在竞争时咬伤同类一样,咬伤人类社
会。“达尔文并不知道,当他证明经济学家们当作*高的历史成
就加以颂扬的自由竞争、生存斗争是动物界里正常状态的时候,
他对人们,特别是对他的同胞作了多么辛辣的讽刺。”①
创造性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
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
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
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
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
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
生产力呢?”②
社会和个人的创造力归根结底是社会大循环中的一个环节,
依存于社会结构功能的方程式。欧洲在近代以后出现的创造力大
爆发,是欧洲在生产方式获得突破后,社会结构及其功能发生变
化的必然结果。欧洲的生产和生活脱离土地,在新的层次上展开
自己,其本质是在缔造新文明。人类的文明发展史表明,新文明
的诞生,实际上就是一个特定社会在突破了旧生产方式束缚的基
础上,进入了社会创造力的持续爆发程式。而这种社会创造力的
源泉,是社会各子系统在内涵和关系发生了质变后,由相互制约
的关系程式变为相互促进,相互提供发展动力的关系程式,从而
造成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发展出现涨潮效应的结果。
作者简介
p> 惠一鸣,1956年生,现任吉林大学
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曾获国家留学基
金资助,先后留学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历
史系和威斯特伐利亚州明斯特大学政治
系,并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科研领域:
欧洲史、世界当代史、史学理论;毛要
论文: 《(舒曼计划性质考)》《(欧盟轴心
的裂痕——论新形势下
-
两张图读懂两宋
¥23.2¥76.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4.7¥4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9.5¥38.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9.1¥35.0 -
清朝穿越指南
¥19.8¥45.0 -
人类酷刑简史
¥33.6¥59.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7.6¥39.0 -
万历十五年
¥23.5¥25.0 -
中国近代史
¥21.1¥39.8 -
唐潮:唐朝人的家常与流行
¥21.8¥68.0 -
胡同里的姑奶奶
¥35.6¥78.0 -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21.8¥68.0 -
韩鹏杰说:这才是江湖
¥16.3¥48.0 -
希特勒死后:欧洲战场的最后十天
¥22.0¥68.8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12.5¥29.8 -
创造圣经的城市
¥18.6¥58.0 -
中国近代史
¥8.4¥20.0 -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22.9¥45.8 -
康雍乾盛世中的君臣关系
¥14.3¥39.8 -
昨日书林: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8.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