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户部银库收支和库存统计

包邮清代户部银库收支和库存统计

1星价 ¥19.0 (7.9折)
2星价¥19.0 定价¥24.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1105612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284
  • 出版时间:2008-02-01
  • 条形码:9787211056125 ; 978-7-211-05612-5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讨论清代户部银库收支及库存并提供现存银库黄册全部原始数据的书稿。本书全面概述了清代的户部三库及银库出纳基本制度、现存户部银库黄册、银库历年结存统计等内容。

目录

**部分 绪论
 一、本书缘起
 二、清代的户部三库及银库出纳基本制度
  1.户部三库
  2.银库及其出纳制度
 三、现存户部银库黄册和银库黄册抄档
  1.现存户部银库黄册
  2.银库黄册抄档
 四、本书的内容及资料使用
  1.银库历年大进、大出及出入盈亏统计
  2.银库历年结存统计
 五、户部银库收支及库存统计的初步分析
  1.清代的京饷拨解与户部银库收入
  2.历朝银库支出与收支盈亏分析
  3.历朝银库库存变化
第二部分 统计表格
 一、户部银库历年大进、大出及出入盈亏统计
  表2—1 康熙四十四年银库金银钱数目
  表2—2 康熙四十四年银库银钱出入盈亏统计
  表2—3 雍正朝银库历年大进银钱统计
  表2—4 雍正朝银库历年大出银钱统计
  表2—5 雍正朝银库历年银钱出入盈亏统计
  表2—6 雍正朝银库历年银钱出入盈亏统计
  表2—7 乾隆朝银库历年大进银钱统计
  表2—8 乾隆朝银库历年大出银钱统计
  表2—9 乾隆朝银库历年银钱出入盈亏统计
  表2—10 乾隆朝银库历年银钱出入盈亏统计
  表2—11 嘉庆朝银库历年大进银钱统计
  表2—12 嘉庆朝银库历年大出银钱统计
  表2—13 嘉庆朝银库历年银钱出入盈亏统计
  表2—14 道光朝银库历年大进银钱统计
  表2—15 道光朝银库历年大出银钱统计
  表2—16 道光朝银库历年银钱出入盈亏统计
  表2—17 咸丰朝银库历年大进银钱统计
  表2—18 咸丰朝银库历年大进银钱统计
  表2—19 咸丰朝银库历年大出银钱统计
  表2—20 咸丰朝银库历年大出银钱统计
  表2—21 咸丰朝银库历年银钱出入盈亏统计
  表2—22 同治朝银库历年大进银钱统计
  表2—23 同治朝银库历年大出银钱统计
  表2—24 同治朝银库历年银钱出入盈亏统计
  表2—25 光绪朝银库历年大进银钱统计
  表2—26 光绪朝银库历年大出银钱统计
  表2—27 光绪朝银库历年银钱出入盈亏统计
 二、户部银库历年结存银钱统计
  表2—28 康熙六年至乾隆三十九年银库实存银数
  表2—29 雍正元年银库金银钱四柱
  表2—30 乾隆十三年银库金银钱四柱
  表2—31 乾隆十八年银库银钱四柱
  表2—32 乾隆二十年银库银钱四柱
  表2—33 乾隆二十二年银库银钱四柱
  表2—34 乾隆二十八年银库银钱四柱
  表2—35 乾隆三十八年银库银钱四柱
  表2—36 乾隆四十年银库银钱四柱
  表2—37 乾隆四十一年银库银钱四柱
  表2—38 乾隆四十二年银库银钱四柱
  表2—39 乾隆四十五年银库银钱四柱
  表2—40 乾隆六十年银库银钱四柱
  表2—41 嘉庆元年银库银钱四柱
  表2—42 嘉庆三年银库银钱四柱
  表2—43 嘉庆七年银库银钱四柱
  表2—44 嘉庆十年银库银钱四柱
  表2—45 嘉庆十二年银库银钱四柱
  表2—46 嘉庆十六年银库银钱四柱
  表2—47 嘉庆二十年银库银钱四柱
  表2—48 嘉庆二十一年银库银钱四柱
  表2—49 嘉庆二十二年银库银钱四柱
  表2—50 嘉庆二十三年银库银钱四柱
  表2—51 道光元年银库银钱四柱
  表2—52 道光二年银库银钱四柱
  表2—53 道光七年银库银钱四柱
  表2—54 道光八年银库银钱四柱
  表2—55 道光十年银库银钱四柱
  表2—56 道光十三年银库银钱四柱
  表2—57 道光十四年银库银钱四柱
  表2—58 道光二十三年银库银钱四柱
  表2—59 咸丰四年银库银钱四柱
  表2—60 咸丰六年银库银钱四柱
  表2—61 咸丰九年银库金银钱四柱
  表2—62 咸丰十一年银库金银钱四柱
  表2—63 光绪九年银库金银钱四柱
  表2—64 光绪十七年银库金银钱四柱
  表2—65 光绪二十三年银库金银钱四柱
  表2—66 光绪二十四年银库金银钱四柱
  表2—67 光绪二十五年银库金银钱四柱
  表2—68 康熙朝银库历年结存银钱统计
  表2—69 雍正朝银库历年结存银钱统计
  表2—70 乾隆朝银库历年结存银钱统计
  表2—71 嘉庆朝银库历年结存银钱统计
  表2—72 道光朝银库历年结存银钱统计
  表2—73 咸丰朝银库历年结存银钱统计
  表2—74 光绪朝银库历年结存银钱统计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部分 绪论
  一、本书缘起
清代户部有三大库藏,即银库、缎匹库和颜料库,合称“户部三库”。其中以银库*为重要,“为天下财赋总汇”,“各省岁输田赋、盐课、关税、杂赋,除存留本省支用外,凡起运至京者成人焉”。清中央政府的各项财用,如八旗兵饷、王公百官俸银、京师各衙署办公经费、匠役工食等,亦均经由银库支放。户部银库在清朝财政上的地位,犹如今之国库。
清代财政,重京师而轻外省。清前期,各省每年所征赋税,盐课、关税正额“尽收尽解”,全部入于户部银库供用;田赋和各项杂税收入,除各省官员俸廉及地方政费留支、驻军兵饷并户部安排的省际协拨外,其剩余部分,亦均报解银库,谓之“京饷”。其时每年汇集到户部银库,由中央政府直接支配的银钱数量,约占全国赋税及其他财政收入总额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晚清时期,虽因各省财权增大及财政规模扩张,银库收入占国家岁入的份额有所下降,但其绝对数量依然可观。鉴于户部银库每年进、出银钱数额巨大,研究清代财政而不涉及银库收支,即不讨论清中央政府收支这一块,无疑是不全面、不完整的。然而,在以往的清代财政研究中,关于户部银库及其收支的著述,无论数量还是深度,都十分薄弱,称其为“基本空白”,并不为过。之所以如此,缺乏相关资料尤其是有关银库收支的长时段的详尽数据是一个主要原因。清官修史书,无论历朝“实录”还是《清三通》、《大清会典事例》、《户部则例》等政书,都没有银库收支的系统记录;私家著述如各种奏牍、文集、笔记中的相关记述更属零星,难以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和分析。
 ……

作者简介

史志宏,1949年生,北京市人。经济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史学会古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理事。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明清及近代经济史,尤以农业史、财政史为主攻方向。代表作有《清代前期的小农经济》、《中国经济发展史》第三册(明清卷,任主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