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02083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49
  • 出版时间:2008-03-01
  • 条形码:9787122020833 ; 978-7-122-02083-3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六章,**章概述了面包的历史、发展现状、营养价值和分类;第二章介绍了面包的基本原料、主要配料及功能;第三章介绍了面包的制作工艺,第四章介绍了面包的发酵方法,第五章介绍了面包的保鲜技术,第六章介绍了花色面包的生产。本书的重点是第六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式面包的配方与制作,有硬质面包、软质面包、夹馅面包、保健面包等。对每种面包都给出了配方、操作要点及特点,内容丰富、实用,通俗易懂,是广大面包行业从业人员**的读物。

内容简介

本书是《食品工艺与配方系列》中的一册。
  本书介绍了面包的基本原料、主要配料、生产工艺、发酵方法、贮藏保鲜,以及各式花色面包的生产。全面详细地讲解了主食面包、快餐面包、点心面包、保健面包、油炸面包的配方与制作工艺。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通俗易懂,可作为广大面包行业从业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章 绪论
 **节 面包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我国面包工业的发展方向
 第三节 面包的营养价值
 第四节 面包的分类
第二章 面包生产原料
 **节 小麦粉
 第二节 油脂
 第三节 糖和糖浆
 第四节 蛋品
 第五节 乳品
 第六节 水
 第七节 乳化剂
 第八节 面团改良剂
 第九节 面包的其他辅料
第三章 面包生产工艺
 **节 面包基本生产工艺流程
 第二节 面团调制
 第三节 面团发酵
 第四节 面团整形
 第五节 面团*后醒发
 第六节 面包烘焙
 第七节 面包冷却和包装
第四章 面包的发酵方法
 **节 一次发酵法
 第二节 二次发酵法
 第三节 快速发酵法
 第四节 过夜种子面团法
第五章 面包保鲜技术
 **节 面包老化及其预防
 第二节 面包腐败及其预防
第六章 花色面包的生产
 **节 花色面包的种类
 第二节 花色面包的制作方法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bsp;前言
    面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风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喜
爱的食品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面包
的消费在日常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面包从西方引入,面包引进
中国之初,主要供西方人士食用。20世纪初以来,经过中国点心
师的改进,已具中国地方特点,并成为中国面食点心的一大类,为
方便面点之一。面包作为一种大众食品,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成
为了人们的主食之一。
    面包中含有一定量水分,入口接受性好,能保鲜数日,冷热食
用均可。制造过程中经过发酵,所含淀粉和蛋白质经过初步分解,
再加上多孔状的组织,摄食后消化吸收率高。随着食品工业技术的
进步,面包制品已能较集中地大规模高效率生产。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面包店数量的快速增加,花色面
包的产量增大,从事面包点心生产的人员较多,从业人员对面包生
产工艺方面的知识以及开发花色面包方面的知识的需求增加,为了
顺应市场的需求,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我们组织编写了
该书,以期能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
    全书分为六章,**章概述了面包的历史、发展现状、营养价
值和分类;第二章介绍了面包的基本原料、主要配料及功能;第三
章介绍了面包的制作工艺,第四章介绍了面包的发酵方法,第五章
介绍了面包的保鲜技术,第六章介绍了花色面包的生产。本书的重
点是第六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式面包的配方与制作,有硬质面
包、软质面包、夹馅面包、保健面包等。对每种面包都给出了配
方、操作要点及特点,内容丰富、实用,通俗易懂,是广大面包行
业从业人员**的读物。
    本书的**章由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李春平编写,第二章由北京
农业职业学院汪慧华、王丽琼编写,第三章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杜
明、东北农业大学王聪编写,第四章由重庆大学郑杰编写,第五章
 由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马长路编写,第六章由中国农业大学许文涛、
曹思硕、郭星编写,全书由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苏东海、河南工
业大学苏东民统稿。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编写时间较仓促,书中肯定会存在欠妥之
处,真诚地希望有关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07年12月

 第六节  面包烘焙
    烘焙是面包生坯变成商品的*后环节,面团坯经烘烤之后,具
    有疏松的内部结构、诱人的表面色泽和可口的风味,面包的芳香味
    中70%是在烘焙过程中获得的,这一步骤的控制非常关键。
    一、烘焙过程中面包的变fi:
    (一)烘焙过程中面包各层温度的变化
    在面包的烘焙过程中,面包各层的温度变化,主要是由于面包
    瓤的中心温度低,而表皮温度高所形成的温度差造成的。一方面瓤
    心内的水分不断蒸发,另一方面面包表皮不断形成并加厚。
    面包坯在250。C高温下烘烤,其表面剧烈受热,而迅速失去水
    分。1~2min后,面包表面几乎失去了所有的水分,并达到与炉内
    温度相适应的水分动态平衡,这样就开始形成面包皮。面包皮的厚
    度受烘烤温度和时间的影响,烘烤时间越长,面包皮就越厚。
    由于面包坯的透水性差,而且表皮与面包瓤心的温差很大,表
    皮层的水分蒸发很强烈。里层向外层扩散的水分小于外层的水分蒸
    发,因而在面包表面开始形成一个蒸发层即干燥层和蒸发区域,随
    着烘烤的进行,这个蒸发层就逐渐向内转移,蒸发区域也慢慢加
    厚,*后就形成了一层无水干燥的面包皮。蒸发层的温度总是保持
    在100。C,其外面的温度高于100。C,里面的温度接近100。C。
    面包皮各层的温度也有所不同,越靠近外面温度越高,越靠近
    蒸发层温度越低。
    烘焙过程中面包坯各层的温度分配情况大致为:面包皮各层的
    温度都超过100。C;面包皮与面包瓤分界层的温度,在烘烤将近结
    束时达到100。C,且一直保持到烘烤结束;面包瓤各层的温度始终
    不超过100。C,并且瓤心的温度*低。在烘烤中面包皮外层与内层
    的温差不断增大,烘烤结束时达到*大。烘烤初期,面包瓤外层与
    瓤中心的温差不断扩大,到烘烤中期温差达到*大,随后很快下
    降,到烘烤结束时趋于一致。
     (二)烘焙过程中面包水分的变化
    烘焙过程中,面包中的水分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水分不仅以气
态方式向炉内扩散,而且也以液态方式在面包内部转移。当烘烤结
束后,原来水分均匀分布的面包坯,发生了水分的重新分配,形成
了各层含水分不同的面包。
    烘焙初期,当冷的面包进入烤炉后,热蒸汽在冷的面包坯表面
很快冷凝,并形成了薄水层,这些水的一部分被面包坯吸收,从而
增加了面包坯的重量。水分的冷凝和吸收,不仅在面包的表面进
行,而且也在与表面相连的皮层上进行。水分的冷凝与吸收的延续
时间和数量,取决于炉内的温度、湿度和面包坯入炉前的温度。炉
内的湿度越大,温度越低以及面包坯在入炉前的温度越低,则水的
冷凝时间越长,水的凝聚量越大。
    之后不久水分开始蒸发,面包的重量也逐渐下降。随着面包表
面水分的蒸发,面包表面形成了一层硬皮,烘烤的时间越长,蒸发
区域推进越深,面包皮就越厚。面包皮的毛细孑L很小,阻碍蒸汽的
散失,加大了蒸发区域的蒸汽压力‘,还由于面包瓤内部的温度低于
蒸发区域的温度,加大了内外层的蒸汽压差,于是蒸汽就由蒸发区
域向内部推进,遇到低温就冷凝下来,形成了一个冷凝区域。随着
烘烤时间的延长,冷凝区域逐渐向中心转移,这样,面包外层的水
分就移向面包的瓤心。从人炉开始,面包瓤外层的水分增长快,内
层水分增长缓慢,但是面包经过一段时间的烘烤后,瓤外层的水分
大量转入内层,使瓤心的水分急增,当面包出炉时,瓤心的水分要
比原有的水分增加了2%左右。
    另外,面团生坯中温度达到60℃以上时,蛋白质开始凝固变
性,原来与蛋白质相结合的水分分离出来,与面团中的游离水一起
被受热胀润的淀粉所吸收,面团中的一部分结合水被重新分配。
    (三)烘焙过程中面包结构的变化
    面包在烘烤中形成蜂窝结构,炉温的高低对对面包蜂窝的形成
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炉温过高时,面包坯入炉后很快形成了硬外
壳,限制了面包内部蜂窝的膨胀,面包内部产生的过大热胀压力,
会造成蜂窝的破裂,而聚结形成厚壁的、粗糙的和不规则的面包瓤
 结构。因此,适当的炉温对面包蜂窝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好的蜂
窝结构应当是壁薄、孔小而均匀,没有大孔洞,形状稍长,手感柔
软而平滑。
    (四)烘焙过程中面包体积和重量的变化
    面包入炉烘烤时,在*初的5~7min内,面包坯的体积有明
显的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面包坯体积增长的速度减慢,*后停
止膨胀,定型为面包。面包坯入炉后,由于高温的作用,使原先积
累和正在发酵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发生了热膨胀,使面包的体积
增大。面包坯被加热至79℃时,酒精发酵而产生的酒精变成蒸汽,
从而进一步促进了面包体积的增大。在烘焙过程中,面包坯内所有
的气态物质都发生了热膨胀,而使面包坯的体积增长。
    烤炉的温度和湿度都对面包体积的变化有影响,如果炉内温度
过高,面包坯的表皮壳很快形成,从而限制了面包体积的增长,使
面包体积过小或造成表面断裂。当炉温过低,就会过多的延长体积
变化的时间,造成面包体积过大,引起面包外形的凹陷和面包底部
粘连。因此,应严格控制烘烤面包的温度。
    烤炉内的湿度对面包的体积也有明显的影响。一般炉内湿度较
大时,烘烤出来的面包,由于面包皮形成的慢,厚度小,而使面包
的高度和体积都有所增加。
    面包在烘焙过程中,重量将有所减少。损耗的物质主要是水
分,还有少量的酒精、二氧化碳以及醛、酮等挥发性风味物质都会
因在高温下散失和进行反应而造成一定的损耗。主食面包的烘焙损
失一般在10%~20%,花色面包7%~10%,加盖烤模烘烤的面包
损失较小。一般烘烤时间过长或炉内湿度低,烘焙损失较大;面包
的重量越大,其损耗率越小;重量相同的面包,烘烤表面积越大,
其损耗率越大;圆形的面包损耗率小于非圆形的面包;面包皮越
厚,损耗率越大。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